原创 从批掼蛋批苏超到对那尔那茜沉默,这家报纸的操作让人看不懂
创始人
2025-06-20 13:59:38
0

#优质好文激励计划#

有些媒体,大概身体有点残疾吧,对某些事件总是装聋作哑,选择性失明。

我说的是北京这家报纸,这些年真没见着有什么特别亮眼的作品,可偏偏就让不少人记住了,为啥呢?就因为去年到今年,它干了两件“大事”。

头一件,是去年掼蛋正火的时候。这掼蛋啊,说白了就是个扑克牌游戏,好多人闲着没事就喜欢凑一桌玩玩,图个乐呵。这家报纸突然跳出来发了篇文章,把掼蛋批得是一无是处,说什么“危害堪比鸦片”。打个牌而已,至于吗?不知道的还以为打掼蛋能让人倾家荡产

第二件事就发生在前阵子,苏超联赛正举办得如火如荼。这苏超其实就是民间的一个足球赛事,老百姓看得挺开心,图的就是个热闹和激情。这家报纸又坐不住了,发文批评苏超 “过度娱乐化”“饭圈化”,硬生生把这种民间喜闻乐见的赛事上升到了价值观的高度。这就有点小题大做了,老百姓看个球都不能安心看,还被上纲上线。

就这两件事,直接把老百姓惹毛了网上骂声一片,有位大V更是用一句话把这家报纸的脸打得啪啪响:“为什么不批那尔那茜?”

这话问得妙啊!

简直是一针见血地戳穿了某些媒体的“欺软怕硬”,专门挑软柿子捏,对老百姓喜欢的小事儿上纲上线,追着猛批。一旦遇到真正该关注的大事,就选择视而不见,装聋作哑。

这就叫“文章写尽太平事,不肯俯首见苍生”。

那尔那茜的事大家都知道的,内蒙古人,北京上学,回内蒙高考,然后通过定向委培进上戏,毕业后不但没按约定回内蒙工作,反而跑去国外镀金,回来还能在上戏当助教,最后混进娱乐圈捞金。

这一路走来,行云流水,半点阻碍都没有。

最离谱的是高考成绩。179分!这分数放普通人身上,怕是连大专都够呛吧?可人家那小姐就是能进上戏。更巧的是,她妈也是上戏定向委培的第一届学生。

坊间都在传,上戏的定向委培就办了两届,一届录了她妈,一届录了她。这事也太“巧合”了吧?

不知道的还以为回到了大清,说这是“世袭制”也不为过吧。

更有意思的是,“那尔那茜”堂哥,音乐人科钦夫,数学只考了 10 分,钢琴才学了一年,就考上了 985 大学。

说点题外话,最近内蒙古查出来 2008 年高考有 466 个考生涉嫌高考移民。而那尔那茜就是 2008 年参加的高考。更巧的是,上戏 2007 年 12 月 29 日才启动招生,那尔那茜 2008 年 1 月 1 日就出现在录取名单里了,这时间线和流程合规性,总让人觉得不对劲。

这么多问题明摆着放在这儿,北京这家报纸能看不见吗?

我觉得不可能。

可人家就是保持沉默,不过在6月17日那天,这家报纸倒是转发了一篇妇女报的评论文章,标题是《彻查那尔那茜舆情是守护公平正义》

批掼蛋的时候,连发三篇文章,引经据典;批苏超的时候,长篇大论;怎么到了那尔那茜这儿,就只敢转发别人的文章了呢?

不过,也不是所有媒体都装瞎。

另一家北京的媒体 “北京时间” 站出来了,对那尔那茜事件直接喊话《那尔那茜事件消解政策公信力》,文章里还有句话说得特别到位:“那尔那茜事件撕开的不仅是个体违约的道德缺口,更是教育公平防线疑被特权渗透的制度裂缝。”

您看,这才是媒体该有的态度嘛,敢说真话,敢直击要害。

“北京时间” 隶属于北京新媒体集团有限公司,虽然论名气可能不如这家报纸,但在这件事上的态度,那可是甩这家报纸好几条街。

除了 “北京时间”,上海“看看新闻”和河南日报也站出来了。

看看新闻直言不违,“那尔那茜事件公众亟待一个答案”“教育公平容不得任何侵蚀”。

河南日报也直接问:“那尔那茜委培违约事件,何时启动调查机制?” 河南日报还在文章里问上海戏剧学院:“为什么一直不表态呢?是利益关系太复杂,还是人情面子过不去?”

说到上戏,之前他们回应过,说:“我们不知道这事,那尔那茜没在我们这儿当过助教。”结果没过多久,就被人扒出来说谎了,那尔那茜不仅是助教,还以教师身份出现在上戏的官网上。

这不是欲盖弥彰吗?

越想掩盖,越说明有问题。

这事摆明了就是特权阶层在挑战教育公平。

北京这家报纸的沉默,恰恰暴露了某些既得利益者的心虚,他们敢批老百姓的娱乐活动,却不敢碰特权阶层的奶酪,这不是欺软怕硬是什么?

相关内容

南京图书馆赵瑞蕻杨苡专藏室...
南京图书馆赵瑞蕻杨苡专藏室落成 江南时报讯(记者 钱海盈) 194...
2025-07-14 00:33:41
原创 ...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在那个刀光剑影、人才辈出的三国时代,...
2025-07-14 00:33:28
马王堆汉墓考古发掘50周年...
今天,马王堆汉墓考古发掘5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 在湖南长沙召开 将...
2025-07-14 00:33:24
原创 ...
在诸葛亮去东吴与孙权商讨联合抗曹的时候,专门提到了自己手中还有一支...
2025-07-14 00:33:09
罕见的三位名将同框合影,左...
这张比较罕见的珍贵老照片,是在淮海战役爆发时留下的。照片中的三人,...
2025-07-14 00:33:09
原创 ...
纵观历史来看,有一些神秘事件的发生,至今依然还是会引起人们的关注和...
2025-07-14 00:33:01
原创 ...
文| 夜谈 编辑| 古往奇事说 毛人凤逃到宝岛后,竟然密谋绑架蒋经...
2025-07-14 00:32:56
原创 ...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内斗。 三国时期,由于内部的激...
2025-07-14 00:32:53
原创 ...
晚清1907年的初秋之际,一位名叫沙畹的法国学家来到清朝进行建筑考...
2025-07-14 00:32:44

热门资讯

原创 不... 不要忘记,当年八国联军联手攻打北京紫禁城,是烧杀抢掠排在第一名的俄国军队率先在北京城墙上升起了旗帜,...
原创 赫... 苏联已经崩溃31年,但苏联那段历史并没有被人忘记,特别是苏联历史上那几个领导人,这些人虽然各不相同,...
原创 选... 要说选人才,曹操是第一。但是要说用人才,刘备和孙权平分秋色,而曹操只能屈居第三。 韩信是人才,但得...
原创 年... 在古代,人们非常注重伦理秩序,尊重君王,大臣更是要顺从皇帝的旨意。虽然历朝历代的大臣地位和权力不尽相...
原创 岩... 其实要说到今天的这个事情,还要先从我国的汉朝历史开始说起。众所周知,汉朝是一个存在感极强的王朝,汉人...
原创 难... 作为一位凡人帝王,纣王朝中居然有两位大罗金仙,这两位大罗金仙还对他俯首称臣,听从他的差遣。 一位是闻...
原创 民... “今生事业馀田舍,天下英雄独使君”,国学大师傅斯年是一名在夹缝生存的自由主义者,他敢说敢做,只要是他...
国际博物馆馆长对话青年 共“绘... 中新网长沙8月19日电 (张雪盈)马王堆汉墓考古发掘5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国际博物馆馆长对话青年”...
原创 在... 大家都知道,毛主席年轻时就读于湖南省立第一师范,是湖南一师的风云人物。 不过,在毛主席读书时,他还算...
原创 清... 说起清朝的这个“宗人府”,其实并非是清朝人自己建立的部门,而是在明朝的时候,由我们汉人最早建立。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