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司令员客串炊事员,亲自下厨做饭,没想到竟被部下“嫌弃”
创始人
2025-06-18 16:32:23
0

解放战争期间,曾发生过这样一件奇事:晋察冀野战军司令员杨得志曾客串炊事员,亲自下厨做饭,没想到却被部下“嫌弃”。

那是在1947年10月17日,晋察冀野战军司令部正在随大部队转移的路上,司令员杨得志、政委杨成武、参谋长耿飙带着几名作战参谋和警卫员,骑着马从东西马店原驻地出发,向西转移。

众人经过一个小村庄时,忽听后边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紧接着有人大声喊着:“首长停一下,首长停一下!有重要的事情报告!”

杨得志、杨成武和耿飚勒住马头,翻身下马,站在路旁。

一个骑马的战士追上来,把一份电报交给了杨得志。

电报是野司留在东西马店的电台收到的,电文极简单,大意是:密悉:罗历戎正率第三军出石家庄,现在渡滹沱河,向新乐开进。

战争中出现突发情况是常有的事,但情况变化得这么快,却是众人没有料到的。

杨得志说:“罗历戎是冲我们来的,整个战局将要发生重大的变化。”

罗历戎率第三军北出石家庄,显然是想造成对我军南北夹击的局面。这是一个野心勃勃又十分大胆的计划。

杨得志、杨成武、耿飚等人就地铺开地图,研究应对措施。最终,他们下定了在清风店一带歼灭罗历戎部的决心。

耿飚便蹲在秋风萧瑟的田野起草命令:全军除原攻击徐水、归二纵队指挥地的部队不动外,其余各部接令后一律立即掉头南下,目的地是保定以南的清风店地区。

此时他们身边没有电台,下达命令只得靠身边的参谋人员。几个参谋迅速起身,分头纵马赶赴附近的部队,采取接力的办法,有电话的用电话,无电话的派人,近的通知远的,远的通知更远的。

杨得志向几名作战参谋再三强调:要快!要快!要快!

传达命令的人员出发了,杨得志、杨成武、耿飚身边只有作战参谋余震和三名警卫员。众人一齐动手把地图装好,掉转马头加速南下。

三位指挥员的马好,一路急进到午夜,参谋余震及三名警卫员掉队了,也不能等他们。

拂晓前,三人赶到新指挥所开设地时,余震等四人才赶上来。

虽然时值深秋深夜,霜雾浓重,寒意袭人,但人和马却都汗水涔涔。好在当时三位指挥员都在壮年(杨得志36岁、杨成武33岁、耿飚38岁),可以说体格健壮、精力充沛,彻夜急进并不感到困乏,只是有些饿了。

参谋余震赶来后,耿飚看见他便喊:“快,快把电话搞通!”

杨得志见余震走路一瘸一拐的,便问:“怎么搞的?”

余震扯了扯后面的衣服,不好意思地笑了:“我那马背上没装马鞍子,这一夜跑得太快,屁股给颠烂了。不要紧,不要紧!”

电话很快架通了,但野司机关还没有赶上来,警卫员有两位外出担任警戒。

耿飚面对几部电话机在不停地讲话。杨成武和杨得志商量着起草一部发往部队的战斗命令。

身边那位唯一的警卫员突然问:“首长们要不要吃点东西呀?”

三个人几乎同时点了点头。是啊,从中午到现在,十几个小时过去了,连口水都没顾得上喝,确实有点饿。

耿飚手按着电话机,笑着对杨成武和杨得志说:“这里有我,你们二位,”他又指了指警卫员,“你们三位去做饭吧,不过要快一点,我们在这里停不了多久。”

杨成武说:“这个分工好。不过我是不会做饭的。这样吧,司令员和小鬼做饭,我去遛马。我们的马猛跑了一夜,不遛一遛不行。”

三个指挥员——司令员、政委和参谋长按照自己的分工,在天将破晓的华北平原小村里开始了工作。

警卫员年纪小,干起活来笨手笨脚的,杨得志实在看不下去,干脆自己动起手来。

他的烹饪技术不强,对北方的灶火也不熟悉,但总算是把饭做熟了。

杨成武和耿飚看到杨得志满头大汗地忙活完,不禁开怀大笑:“咱们晋察冀野战军堂堂司令员客串炊事员,亲自下厨给部下做饭,也算是一件稀奇事了!”

警卫员挺不好意思地说:“都怪我……啥也干不了,还得麻烦首长亲自动手……”

“对啊!警卫员吃司令员做的饭,你这待遇够高啦!”杨成武和耿飚开玩笑说。

耿飚跟杨得志一样,也是湖南醴陵人,他一边吃着一边故意“嫌弃”:“你这饭做得一点湖南味道也没有。”

福建人杨成武则打趣说:“你就别嫌弃了,司令员做的是河北饭嘛,我觉得不错,不错!”

他一边吃一边对警卫员说:“拿一些给余震和电话班的同志吃吧!”

警卫员也笑着说:“不用了,人家做的肯定比咱们的好。”看来这小鬼对杨得志的手艺也不怎么满意,像耿飚一样多多少少有点“嫌弃”。

其实这也难怪,杨得志毕竟是司令员,不是炊事员,职责不一样。但在大战前能吃上这么一顿饭,众人还是很高兴的。

相关内容

很难找到比这篇,更全的日照...
如果你是首次来日照,网红攻略看的眼花缭乱的,一直搞不明白威海到底应...
2025-08-22 00:44:08
暑期住宿市场展现多元活力:...
2025年暑期旅游市场呈现多元化、深度化特征,酒店与民宿作为住宿两...
2025-08-22 00:42:52
原创 ...
“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这个典故大家肯定都不陌生,说的是姜维北伐...
2025-08-22 00:37:25

热门资讯

原创 中... 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演变中,不仅诞生出了璀璨耀眼的文化遗产,同时还为后人留下了一件件精妙绝伦的文物...
原创 郭... 前言 “天下谁人不通共!” 这是素有“运输大队长”之称的蒋介石,在败退台湾之后发出的感慨。 蒋介石的...
原创 中... 作者:汉宣团队(小明同学)无授权禁止转载 隐忍是成大事者必备的基本素养,早在几千年前,孔子就曾说过“...
原创 金... 在世界文明几千年的发展历史长河中,古人留下了很多令人叹为观止的奇观。这些奇观不仅包括各种精妙绝伦的制...
原创 世... 大家都知道,我们中国是一个地域十分辽阔的国家。而且不只是现在这样,从古代开始,中国在世界上就已经很有...
历史上的今天 | 中国工程院院... 王选(1937年2月5日—2006年2月13日),出生于上海,江苏无锡人。计算机文字信息处理专家,计...
原创 告... 唐朝是一个让华夏后裔无比眷恋的朝代,因为这个时代达到了华夏封建王朝史上最为辉煌的顶峰!但是,非常遗憾...
原创 古... 要问中国的文官制度有多少年的历史,仿佛在问中国的历史有多久。古代中国自从嬴政统一了中国,就正式进入了...
原创 姜... 周朝时期,出现了一个非常有声望的政治家。这个人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姜子牙,此人在朝廷中的权力以及威望...
原创 历... 入冬以来,天越来越冷,我们这儿没有暖气供应,只能凭一身正气和自然抗争。最终,我还是退缩了,一段时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