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魏惠王与秦孝公都为战国明君,但商鞅舍魏向秦,这是为什么呢?
创始人
2025-06-17 05:33:35
0

滴滴滴!蓉城笑笑来铲史了!!!

当时间的车轮缓缓驶入战国轨道,“尊王攘夷”这种春秋时期的征伐口号,早已遁入云烟。王室衰微,周天子沦为权力附庸;礼制崩溃,东周王拘泥一城挣扎。而相对比的是诸侯各国,各个变法图强,明君迭起,如魏惠王、秦孝公、赵武灵王、齐威王等等,但为何同是明君且同时期的魏惠王没有抢到“香饽饽”的商鞅,却让此时“国力衰微”的秦孝公抢先一步呢?

我们先看这时的两位君王。

魏惠王

魏惠王(又称梁惠王,惠王将都城由安邑迁都大梁(今开封),因此魏国在战国史料中又称梁国),魏武侯之子,魏文侯(李悝变法、吴起强军时主政者)之孙。在位时,魏国扮演者战国七雄的老大的角色,这时魏国“东败于齐,西丧秦地七百余里,南辱于楚”,可谓风光无限。

秦孝公

秦孝公(公元前381—公元前338),秦献公之子,在位任用商鞅变法,改军制,抚民心,兴法制,使秦国一跃成为战国七雄中不可小觑的力量。当然这是后话,商鞅未到秦国之前,秦孝公刚刚在继位,仅21岁。与在位10年,40岁的魏惠王相比,是初出茅庐的剑客之于经验丰厚的剑圣。

那为什么初出茅庐的剑手的秦孝公,为何抢到了商鞅呢?

国家受辱,富国强兵

虽然秦孝公的父亲秦献公刚与这时候的不可一世的魏国在少梁进行了大战,并且获得了胜利,但可谓是惨胜之状。为什么呢?这时候的魏国可谓四处征伐,兵力与战线很长,但依旧和举国的秦国打了平分,虽然统帅公孙座被俘,但秦献公也深受毒箭去世。

这时的魏国举国震怒,正调集部队,以名将庞涓为统帅(就是马陵之战的那个),攻打秦国。秦国因国力弱小,被迫放人,并与魏国签订合约。这件事也给代父继位的秦孝公深深的打击。于是他昭告六国,求富国强兵之策,为人才汇入提供了条件。

废除人殉葬,鼓励入贤

人殉葬是古代殉葬的一种仪式,常常以死者身边的亲人、贤人、遗嘱所托之人等进行活体殉葬。这对死者算是一种告慰,但令贤者避而远之,这种丧葬模式在当时的秦国普遍流行。试想一下,谁愿意跑到秦国效力,一不留神那一天成为国君或者是重臣的殉葬品。

由于人殉的残忍,春秋战国时期各国都纷纷废除,但秦国直至战国中期才废除,但这只是这时秦国落后的缩影而已。而有些国家甚至用木偶代替人殉,孔子也明确地批评道“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因此秦献公(秦孝公之父)废除了这惨无人道丧葬模式,这虽然不是秦孝公所为,但废除的效果立竿见影,为秦国成为一个“人才的磁石”奠定了不小的基础。

求贤令,昭六国,求才似渴

求贤令,是秦孝公上台后所做的第一件事情。21岁即位,意气风发,雄才大略,有学先祖秦穆公“益国十二,开地千里”的决心。于是他大开国门,招贤入秦,许诺能够使秦国强盛的,分官,分土地,分人民,分爵位。这在当时以“封疆开土”让理想的有志之士眼前一亮,让全体的秦国百姓与六国能人眼前一亮,纷纷献言献策。

这个直接的结果是秦国成为战国同时期”齐威王之六国来朝“、”魏惠王之人才若市“后,又一个战国人才的汇集地,在这源源不断入秦人群中,在魏国此时不受重用的商鞅自然在其中。

看到此时的秦孝公如此地大刀阔斧地改革,而魏惠王在做什么呢?迁都、四处征战、修长城、享受大国之首的最后荣光,虽是霸主,却是明君中的庸君。

重“贤”的悲哀

为什么这么说呢?魏惠王个人注重浮华,注重实效。在纷乱诸侯征伐,实效中如何,主要看的是武将,因此魏惠王与他的爷爷魏文侯不同,重视的人才多为武将如庞涓,而非李悝、商鞅之类的文官。这种的结果是虽然魏国对外战争胜多输少,有“服赵韩”、“震齐辱楚”,但一旦武将而死,威严就下降了,如公元前341年魏国名将庞涓死于马陵之战,魏国虽然“魏武卒名震天下”,但军事力量早已彻底衰落。

而文臣多以政治改革为主,虽不能短期见效,但效果确实持久性的。所以我们看“李悝变法”、“秦孝公变法”“楚国吴起变法”均能延国力四五十年。魏惠王这种“求利”可谓是葬送白白葬送了大批的政治人才,商鞅只是个缩影罢了。

当然还有诸多的原因如:不听从公孙座或重用商鞅或杀掉绝后患、魏国武将为尊、君臣猜忌等等。当所有的原因汇成一个极点时,事情的走向也就成为了必然,可是魏国怎么也不会想到失去的“商鞅”会把秦国改造成自己最强大的对手,强秦的虎狼之师也会有一天“尽吞魏地,灭其都城”。

为此各位看官对此有什么看法吗?请在评论区留言哦!

“五国相王和诸侯,胡服骑射吞中山”,壮哉赵武灵王,你知道多少

披着羊皮的狼,“田氏篡齐”是偶然还是必然?

此人原是无名的粮仓保管员,为何逆袭成为战国七雄首霸秦国的宰相

相关内容

原创 ...
一.忠以为国,复兴越国 春秋末年,范蠡任越国宰相,与越王勾践二十年...
2025-08-18 04:33:38
原创 ...
世人皆知谋士诸葛亮有言:“志存当高远。”在动乱的年代里,不少热血男...
2025-08-18 04:33:23
原创 ...
日本的明治维新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转折点,它彻底改变了日本的命运,将这...
2025-08-18 04:33:14
原创 ...
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一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政治格局与人物命运,而清朝雍...
2025-08-18 04:32:59
原创 ...
它是 整个秦始皇兵马俑中等级最高的一位高级军吏俑, 又被称为将军俑...
2025-08-18 04:32:39
原创 ...
【历史刘老师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昨天的文章中,我们讲述...
2025-08-18 04:32:38
原创 ...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战役和故事,而其中的一段经典战例就是...
2025-08-18 04:32:37
以史为鉴,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健全有效防...
2025-08-18 04:32:37
原创 ...
元朝末年,天怒人怨,元朝贵胄只知道享乐,底层官吏不遗余力地搜刮民脂...
2025-08-18 04:32:31

热门资讯

又是北雁湖!大型室内滑雪场项目... 8月14日,合肥高新区迎来冰雪产业发展关键一步。而今管理与世界顶级冰雪综合运营服务商热雪奇迹,就落户...
原创 陆... 引言:在三国时期北伐是一个十分熟悉的词语,关羽发动过北伐,诸葛亮更是四出祁山展开了五次北伐,而姜维更...
原创 关... 提起三国英雄谁最强,恐怕“关羽”一定位列榜首,尽管“吕布”武力可能比关羽更胜一筹,但看为人,论智商都...
原创 李... 如果选评中国第一诗人,你会选谁呢?李白当之无愧,那么李白之后还有大诗人能跟他争锋吗?自然是有的,而且...
原创 司... 《三国演义》是一部历经数百年仍然备受喜爱的经典之作,其中许多三国故事至今读起来仍然引人入胜,如三英战...
以守正创新绘文化发展之景 【专家视点】 作者:种建荣(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陕西考古博物馆〕院〔馆〕长)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
原创 开... 十大开国元帅,是开国功勋中的功勋,但是要论他们之间谁的贡献最突出,对我们党的影响最深刻,肯定绕不开这...
原创 日... 日本人的祖先一直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其中一个备受瞩目的人物就是徐福。在很多日本人的心中,徐福被奉为...
原创 中... 每逢乱世,群雄争霸,大鱼吃小鱼,形成几股强大的势力,比如三国。滚滚长江东逝水,三国演义我们都知道,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