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商鞅王安石张居正,改革家如何摆脱宿命?向一个奴隶学习就行
创始人
2025-06-15 22:07:12
0

《趣读通鉴》24:改革者的宿命,如何逃脱,这群人都要向一个奴隶学习

中国的改革者,都有一个宿命,那就是不得好死,越是知名的改革家,越是不得好死。

远的如商鞅,四分五裂,近的如张居正,死后全家遭殃,差点被鞭尸,即便得了善终的王安石,也因改革失败,抑郁而终。

这三人变法,都有开天辟地之势,也有一股精神,那就是无所畏惧,从不妥协。

(变法犹如独背众人)

这点,从史书的评价就能看出。

商鞅说:公如青山,我如松柏,粉身碎骨,永不相负。

王安石说:天命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张居正说:当大过之时,为大过之事,未免有刚过之病,然不如是,不足以定倾而安国!

这三句话,都展示了一往无前的勇气。

这就是华夏变革者的精神,他们都感觉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都深知自己言行,有着济世救国的使命感,正是基于这样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大多数改革家都有个特质叫做不近人情。

这样的精神,让我在深深倾佩之余,也对他们深表同情。

(铁面无情)

同情与他们的一生,都如在无尽的黑暗中,坚持着自己的光明。

因为变法改革,就是在黑暗中打开窗户的过程,当光亮照进来的时候,习惯于黑暗的利益获得者,会选择疯狂的反击。这反击,无论是君王,还是重臣都会无差别感受到,更可怕的是,除了攻击之外,还有更多基于不理解而冷漠的大多数存在。

孤立无援,就是改革家的常态,因此君王的支持至关重要。

比如商鞅之死,就是明证。

他的改革,虽然大获成功,可自己却遭遇车裂,根源就在秦孝公不长命。王安石的变法,为何半途而废,也因为宋神宗中道崩盘,张居正改革何以成果全无,万历皇帝的心态变迁也是关键。

这就是封建帝制时代的最大弊端,所谓国家,从不是国在前,而是家在前,家长的态度,决定了改革的成败和变法者的人生。

(帝王支持至关重要)

这个时候,如何同天下为家的皇族君王相处,至关重要。

商鞅下场悲催,就是和继承人秦惠王关系太僵,因由则源自商君变法之初,为了推行新法,为了树立法制的效应,杀鸡儆猴一样,将太子师傅公子虔判了割鼻之刑,从此和秦惠王结怨。

再加上变法时候的大公无私,严苛执法,也让本就对新法很是不满的老秦人,旧贵族愤恨无比。

这样的人,即便基位的秦惠王知道商君之法的好,也不会再任用商君,而是会提拔一批新人来干、

原因吗也很简单。

首先:商鞅功绩太大,秦孝公标签太显著,不敢用。

其次:提拔的新人,和商鞅配合不到一起去,不好用。

最后:旧有势力,怨念太大,需要宣泄口,不能用。

(言语犹在人不同)

唯一的办法,只能是拿商鞅的人头,缓解旧贵族的怨念,给新人腾位置。

这样的事,不仅在商鞅身上出现,后世王安石,张居正每一个都是如此,为了心中的理想,他们坚持己见,不徇私情,除了张居正为人稍许原话之外,都是顽固之人。

这个时候,我不由想起了曾经商鞅朋友赵良,劝诫商鞅的话。

他所商鞅,性格志刚志强,个性缺陷明显,必定会给自身带来危险,如果要化解,也有榜样可以学,那就是秦穆公时候的五羊大夫百里奚,百里奚这人啊,大事做了不少,也是改革家,却功成身退,原因很简单,就是在多大事之余,还懂一个道理。

(低调有为百里奚)

低调,夹起尾巴做人。

这样的人,君王信任,他能顺利改革,同僚不会愤怒,他能顺利行事,即便非要得罪人,也能用低调言行缓和与对方的关系。

也许,这就是所有改革家,该学的精神吧。

所谓高调做事,低调做人,就是说的这个理,不过这群光耀千古的人物,要是真的都学了这招,估计也没有如此伟岸的人格魅力了。

孰轻孰重,后人真不好置评!

相关内容

组团去广东潮汕纯玩两天要多...
假期来临,正是出游的好时节。潮汕地区以其独特的文化、美食和迷人的自...
2025-09-10 09:03:52
耍到不想走的成都千年古镇,...
◀ 公园城市 幸福成都 ▶ 溪水穿镇而过 明清老房尚有人家 烟火气...
2025-09-10 09:03:32
邂逅成都版“小洱海”!红杉...
踏入这片秘境,我才懂得什么是 “人间仙境”。 最近发现了一处藏在成...
2025-09-10 09:03:22
广东潮汕两天一夜旅游人均花...
前段时间,我一直心心念念着去潮汕旅游,那片充满历史韵味与美食诱惑的...
2025-09-10 09:03:04
原创 ...
在三国那段风云激荡的历史里,关羽失荆州无疑是一个极具震撼性的重大事...
2025-09-10 09:02:54
原创 ...
类别:历史,内容:韩信的军事天赋如何卓越?以小胜大,三万汉军克敌二...
2025-09-10 09:02:51
原创 ...
一个人能否掌握自己的命运,比命运本身更为重要。——洪保德 我国有...
2025-09-10 09:02:46
原创 ...
《三国》一书中最让人感到激动与快意的,莫过于那面鲜艳的红色旗帜,它...
2025-09-10 09:02:38

热门资讯

西方人突然发现,中国人对两次世... 前言 最近看到个挺有意思的事儿,张纯如那本《南京大屠杀》又在西方引起热议。 哈佛的教授们这才承认,...
原创 坑... 中国历史上,门第显赫的将门世家一直不乏其人。这些世家往往与世袭制度和子承父业的观念紧密相连,几乎每个...
原创 刘... 刘邦经过一番生死搏斗,最终击败了项羽,登上了帝位。成为皇帝的确很不错,因为可以自由决定一切,刘邦初登...
原创 清... 借刀杀人,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清朝在面对韦俊时,做出的这一决定,效果如何,是否令人心满意足?你不...
原创 如... 关于宋朝的皇帝,许多人对他们并不熟悉,除了开国皇帝赵匡胤之外,或许最让人记住的就是《包青天》中的宋仁...
原创 德... 1864年,在普鲁士宰相奥托·冯·俾斯麦的卓越领导下,普鲁士开启了统一德国的战争。在这一重要的历史时...
原创 三... 在《三国演义》这部史诗中,刘备一直被刻画成一位仁德之君,他以礼待人、关心百姓,甚至被尊奉为“刘皇叔”...
原创 秦...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完成了历史性的壮举——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华第一个大一统帝国。这一伟大成就的背后...
原创 北... 景泰 景泰,字周卿,出身于北宋普州,是仁宗时期的一位杰出官员。他不仅武艺超群,文才也非常出众。在与...
原创 魏... 在中国历史长河中,三国时期被誉为人才辈出的时代,涌现出无数杰出的能臣与武将。曹操领导下的魏国有五子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