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清代除了进士、举人,还有哪些人具备知县的任职资格?
创始人
2025-06-15 15:02:13
0

最近有读者留言,询问清代的知县是不是必须由举人、进士的身份才能任职?关于清代基层官员的任职情况,笔者已经发过不少文章,可能说得还不够细致,现借着这个问题来讲一讲知县的任职制度。这里需要说明一下,以下所说的仅仅是关于汉人的任职情况,满洲、蒙古、汉军旗人的任职方式较多,不在其列。

清代的知县除了京县之外,其他县均为正七品,其任职需要具备一定的资格。我们知道,清代官员的出身分为正、杂二途,其进士、举人、贡生出身者为正途,其捐纳、保举、吏员出身者为杂途(异途),正途、杂途均有资格担任州县官。

不过,由于散州知州和直隶州知州的品秩较高,一般不授予初次任职者,而由品级较低一级的官员升任,或以其他品级相当的官员调任、转任,而知县则可以由以下出身者担任。

1,进士。清代进士一甲第一名授翰林院修撰,二、三名授翰林院编修,二、三甲则需要参加朝考。二、三甲进士参加朝考后,根据成绩分以下几途:(1),优秀者入翰林院学习,即所谓的馆选庶吉士,三年散馆除留用为编修外,可不经吏部铨选,也不需分发各省候补而直接任用为实缺知县,时称“老虎班”。(2),分发六部、内阁等衙门见习,合格者授官。(3),到吏部候选,归入进士班,得知县缺后给予执照,赴各省报到后赴任。

2,举人。清代对于会试三科不中的举人,或拣选其貌、言、书、判优秀者为知县,或单纯凭资历“截取”为知县,均归举人班到吏部候选,得缺后赴任。举人每科中额1200余人,能经吏部铨选得官者不过十分之一。

自乾隆十七年始,开始实行大挑制度,举人参加正科会试三科不中者,允许参加每六年举行一次的大挑。吏部堂官对于参加大挑的举人先行察验,再请旨选派王公大臣数名共同挑选,选取形貌和应对较好者任为知县、府经历、州同、州判、县丞、教谕、训导等,分发各省候补,其中知县为最优者。

3,贡生。清代贡生送国子监学习三年后,经吏部考职可以授官,其优者以知县用,归班参加吏部铨选。乾隆以后,还实行拨贡、优贡朝考制度,择其优者授予知县,分发各省试用。

4,捐纳人员。清代捐纳分为两种:一为“现行事例”,长期办理;二为“暂行事例”,遇有救荒、河工、战争等事件开办,期满或事竣则停。后者可捐实官,文职小京官至郎中,未入流至道员均可捐得,其中包括州县官。最初,捐纳人员得缺仅有吏部铨选一途,乾隆间为疏通选途,许加捐分发,京职郎中以下,外官道府以下,可以通过捐纳分发各部院、各省。道咸间,又增加捐纳“分发指省”例。

5,吏员。清制,凡经制之吏(编制内),五年役满则可以参加考职,取得做官资格。吏员考职,其在京各衙门由堂官主持,外省各衙门由总督巡抚主持,录取数额京吏无过十之七,外吏无过十之五。成绩一等者给从九品衔,二等者给予未入流衔,咨吏部给照,注册入于铨选。吏员出身的官员可升任州县官系后定之制,清代知县吏员出身者人数极少,但确实存在。

捐纳和吏员系异途,虽然原则上具有任州县官的资格,但限制较严。康熙初年定保举之法,规定捐班人员非经该堂官、督抚保举不得升任京官和正印官,只能升任佐贰、杂职。至康熙中叶,捐纳制度中才立有“捐免保举”一项,规定吏员出身者,可以捐免保举升任正印官。

事实上,吏员想要升任州县官,路途极为艰难遥远。首先须在京外衙门充当普通书吏,才有可能转为有资格参加考职的经承,且只能得到从九品或未入流职衔,而得官后只能任佐贰杂职,最终经过督抚的保举,方准升为正印官。

相关内容

组团去广东潮汕纯玩两天要多...
假期来临,正是出游的好时节。潮汕地区以其独特的文化、美食和迷人的自...
2025-09-10 09:03:52
耍到不想走的成都千年古镇,...
◀ 公园城市 幸福成都 ▶ 溪水穿镇而过 明清老房尚有人家 烟火气...
2025-09-10 09:03:32
邂逅成都版“小洱海”!红杉...
踏入这片秘境,我才懂得什么是 “人间仙境”。 最近发现了一处藏在成...
2025-09-10 09:03:22
广东潮汕两天一夜旅游人均花...
前段时间,我一直心心念念着去潮汕旅游,那片充满历史韵味与美食诱惑的...
2025-09-10 09:03:04
原创 ...
在三国那段风云激荡的历史里,关羽失荆州无疑是一个极具震撼性的重大事...
2025-09-10 09:02:54
原创 ...
类别:历史,内容:韩信的军事天赋如何卓越?以小胜大,三万汉军克敌二...
2025-09-10 09:02:51
原创 ...
一个人能否掌握自己的命运,比命运本身更为重要。——洪保德 我国有...
2025-09-10 09:02:46
原创 ...
《三国》一书中最让人感到激动与快意的,莫过于那面鲜艳的红色旗帜,它...
2025-09-10 09:02:38

热门资讯

原创 他... 在北宋时期,广西的一个少数民族在与北宋的接触中希望能够附属于其统治。然而,他们几次的请求均遭到拒绝,...
原创 安... 当李当隆李基隆沉基迷开始于放享任乐朝、政疏、于沉政迷事享时乐,时唐,朝唐已经朝陷已经入处了于重重危机...
原创 朱... 朱元璋,这位历史上备受瞩目的皇帝,他身上蕴藏着许多吸引人探究的传奇色彩。他不仅是中国历史上唯一凭借自...
原创 多... 清朝在其建立初期,的确是一支强大的力量,尤其是明末时期,清朝的前身——后金,开始逐渐崛起。起初,后金...
原创 汉... 汉武帝时期,汉朝的军事实力达到了一个辉煌的巅峰。在这个时代,汉武帝挥斥方遒,倾尽国力,剑指北方的匈奴...
原创 始... 《汉书》记载,大禹成功治水后,百姓安居乐业,天下归心。他的声望因此迅速攀升,成为当时的英雄。舜帝的儿...
原创 朱... 朱元璋在征战四方、平定天下之后,内心深处始终在思索一个重大的课题,那就是如何能够让他老朱家延续千秋万...
原创 慈... 清朝的两位宫太后:慈安与慈禧 提到清朝的两宫太后,许多人第一时间会想到慈禧太后,然而,鲜有人提及另一...
原创 庞... 庞统并没有明确表示要放弃荆州,诸葛亮也从未说过荆州是蜀国一统天下的关键所在。如果用这个来对比卧龙凤雏...
原创 为... 清朝人口从7000万激增到4亿,从政局稳定到农业发展,再到外来作物的引入,这一系列因素交织在一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