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因为父亲韩复榘,儿子从小被人欺负,母亲也让家里人去改姓
创始人
2025-06-15 02:04:12
0

韩复榘,字向方,于1891年出生于河北霸县的一个平民家庭。他的一生,毁誉参半,褒贬皆有。有人夸他学识渊博,英勇善战,还是个优秀的改革家;也有人骂他冷酷残暴,曾捕杀大量党员,甚至为了一己之私不顾国家安危,将我国大好河山拱手让人。

每一个人都是复杂立体的,韩复榘也不例外,他的一生,确有贡献,但是他的贡献却不能掩盖他的过错。

投军入伍显才能

韩复榘出生于湖北武昌,后其先辈辗转至霸州城定居。韩复榘也于此出生。年幼时,他家中虽有土地,但由于家族人口众多,且受战争纷扰,只是小康的家庭常有青黄不接的时日。年幼的韩复榘就在这种环境中慢慢长大。

1910年初,年仅21岁的韩复榘为了减少父母的压力,毅然决定离开家乡另谋生路。当时东北的年轻人们外出谋生一般都往中原地带走,由于要经过山海关城东门,便称之为"闯关东"。韩复榘也沿着这条路走到了辽阳。

到了辽阳后,他刚巧赶上了冯玉祥部队的征兵。由于韩复榘少时读书写字十分认真,所以写得一手好字。除此外他外表俊秀斯文,在部队一帮粗鲁壮汉中显得格外突出,很快就引起了冯玉祥的注意。

获得了冯玉祥的赏识后,韩复榘一路升职,凭自己的实力成为了冯玉祥的左膀右臂,与刘汝明、孙良诚等人并称"十三太保"。

1927年5月,冯玉祥所率部队被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韩复榘所率部队则属于第二集团军中的第六军。当年10月,张昌宗率部队进攻豫东,韩复榘带领部队迎击,重创张昌宗部队。

11月,他升任第二集团军中路总指挥,大胜直鲁联军,并于12月将其主力部队消灭。在一次又一次的战斗中,韩复榘充分展示出了自己的军事才能,他或许天生就属于这个混乱的年代,混乱的战场。

飞鸟已尽,良弓当藏。1928年,韩复榘率队攻占北京南苑,立下如此功劳的他不仅没有升职,反而被免去师长职务。不知不觉间,嫌隙已生。这之后,韩复榘与冯玉祥之间的矛盾逐渐扩大。

二人的离心让他萌生出了投靠蒋先生的想法。1929年,他接受了蒋先生任命的第三路军总指挥,彻底与冯玉祥决裂。却不知,蒋先生不过是另一位比冯玉祥还要难对付的"猎人"。

一念之差毁终生

1930年9月,韩复榘升任山东省主席。因为与蒋先生之间也存在各种矛盾,他所统治的山东一直保持着半独立的状态。统治山东的八年间,他一方面重视乡村建设、吏治澄清、人才培养;一方面却又捕杀大批党员和无辜群众,暴力镇压各地的武装暴动。

1937年,抗战爆发后,韩复榘被任命为国民政府第五战区副司令兼任第三集团军总司令。他肩上担着黄河防务和指挥山东军事的重任。1937年冬,日军进攻山东,韩复榘率队拼死抵抗,最终导致自己指挥的三个师损失过半。

正当韩复榘率部队与日军作战的生死存亡之际,蒋先生却调走了韩复榘部队所属的炮兵。这个举动让韩复榘看到了蒋先生置自己于死地的想法,他对蒋先生彻底失望。军事上的失利和部队战力的削弱让他不得不另寻出路。

在祖国与自己之间,保护黎明百姓与保留自己嫡系部队战力之间,他自私的选择了自己。他放弃了济南,放弃了黄河泰山的天险,等于将山东省拱手让人!他的心中,没有祖国的大好河山被人占领的愤怒,没有黎民百姓受尽屈辱的血泪;有的是党争,是自己的前途与手中握紧的权力。为了这些,他不惜牺牲给予自己前途与权力的黎明百姓!

韩复榘率队离开济南后,李宗仁联系上他,命令他死守泰安。韩复榘回电:南京不守,何守泰安。李宗仁勃然大怒,便将韩复榘的言行告知蒋先生,怒斥韩不听指挥。

蒋先生听后便猜测到韩复榘很大概率是有了反心。一番调查后果然发现他与四川省政府主席刘湘秘密联络。这些行为让蒋先生下定决心,一定要将其肃清!

山河危机之际,生死存亡之时,无论是韩复榘还是蒋先生,他们竟都将心思放在了党争与夺权之上!作为当时国家的重要领导者与掌权人,他们都辜负了人民的信任,也必将失去人民的信任!

决心铲除韩复榘后,蒋先生并没有立刻采取行动。他知道,韩复榘嫡系部队仍保持着较强的实力,不能强攻,只能智取。1938年1月19日,蒋先生通知韩复榘前往河南省政府开会。韩复榘果然未起疑心,按时赴会。当他带领几个部下到了会议中心时,才知道等待他的,其实是一场军法会审。

1月24日晚,韩复榘被枪决于武昌市平阅路的一座小楼上。至此,这位曾立下战功,却又犯下大错的军事天才彻底陨落,他终是受到了惩罚,即使这个惩罚不是来自于那些被他辜负的黎民百姓。

韩复榘被枪决后,他的原配夫人并未改嫁,而是带着孩子改名换姓,奔波逃亡。因为自己的父亲曾在外敌面前不战而逃,背叛了信任他的广大人民,韩复榘的孩子们没少被知道他们身份的人欺负。他们的母亲甚至为了保护他们而让他们改名换姓。

不过,韩复榘的孩子们到最后也没有改变自己的姓氏。他们知道自己的父亲,知道他保家卫国的热血,也知道他弃城而逃的无奈;知道他尚有爱国之心,也知道他将自己的利益与权力看得比祖国更重。他们曾享受自己父亲高官厚禄带来的荣光,也应该背负他背叛祖国和人民的耻辱。

爱国,话虽二字,却重千钧。一个真正的英雄,应该时刻将祖国的命运与安危放在自己的前途与权力之前。韩复榘为了保全自己的实力放弃了山东省,就是背叛了自己的祖国与人民。

就算他侥幸在政治夺权中赢过了蒋先生,历史与人民依旧会永远的记住他的背叛行为。一个人如果享受了这个国家的百姓才能享受的权利,接受了这个国家的百姓给予的权力,那他就不应该辜负身后的祖国与人民,即使青山埋骨,马革裹尸!

文/史海观复

相关内容

原创 ...
众所周知,在古代有一种专门用于形容退休官员返回故乡的说法,称为“告...
2025-09-06 13:03:53
原创 ...
在那个风雨飘摇、动荡不安的民国时期,众多的汉奸们为了一己私利,甘愿...
2025-09-06 13:03:38
原创 ...
在《三国演义》中,关羽温酒斩华雄的形象广为人知,这一场景也成为了许...
2025-09-06 13:03:20
原创 ...
晋朝,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个颇具重要性的朝代,却在很多历史文献中未能得...
2025-09-06 13:03:08
原创 ...
东汉末年,汉献帝在朝廷中并无实权,他的权力被董卓、李傕、曹操等一系...
2025-09-06 13:02:48
原创 ...
中国有一个古老而深厚的名称,称为“华夏”。这个词汇不仅是对一个地理...
2025-09-06 13:02:40
原创 ...
前言: 在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九月的某个午后,岷王朱楩正在...
2025-09-06 13:02:38
原创 ...
瓦岗军的五虎将中,单雄信这一人物在历史上确实存在,但奇怪的是,《旧...
2025-09-06 13:02:30
2025 湖北旅游及襄阳旅...
一、行业发展现状 1.1 湖北旅游市场全景扫描 近年来,湖北旅游业...
2025-09-06 12:51:13

热门资讯

原创 华... 第一次华山论剑时,王重阳已经年过五十,而其他四绝的年龄也都在三十多岁。王重阳虽然深得武学之道,但他学...
原创 民... 民国时期,西南地区的滇军是一个举足轻重的军事力量。滇军不仅曾参与了云南的重九起义,还积极参与了反对袁...
原创 鲁... 在梁山泊的迅速崛起中,宋江无疑是关键人物,他的威望在大破曾头市之后达到了巅峰。正是因为有了他的领导与...
原创 东... 前言 提到三国时代,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往往是人们最先想到的。然而,如果我们深入历史的脉络,便会...
原创 1... 今天我们来聊一个颇为有趣的故事。回溯到1952年,我国的贺龙元帅,这位享有盛名的将军,竟然被赋予了管...
西域都护府博物馆,今日开馆! 5月18日,西域都护府博物馆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轮台县西域都护府历史文化园开馆。 在自治区党委和政...
原创 岳... 提到岳飞,大家常常会想起他身上背负的忠诚誓言。北宋时期,金国屡次侵扰边疆,国家陷入深深的困境。岳飞目...
原创 三... 《——·前言·——》 三国时期,真心想匡扶汉室的人并不多,其中王允、赵云与荀彧是极为典型的代表。与...
国博新书《思接千载:115件文...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王珺)5月17日,在5·18“国际博物馆日”到来之际,中国国家博...
原创 他... 1949年,解放战争进入了一个关键的决定性阶段,第四野战军的三位将领——李天佑、韩先楚和邓华,担负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