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隋炀帝杨广三征高句丽,为何却没有使其灭国?
创始人
2025-06-14 22:33:54
0

高句丽这个国家肇始于中国西汉时期,历史上是由东北的少数民族扶余人建立的,其疆域一般在辽河以东、吉林和朝鲜北部。

在历史上高句丽一直是奉行制衡策略,表面上向中原王朝臣服,其实经常暗中勾结中原的反对势力。在隋朝建国时,高句丽的疆域扩张到了最大,到达极盛时期。

这两个国家同时崛起,相互也就怀着一些敌意。在隋文帝灭陈朝之后,开皇十八年就发动三十万大军进攻高句丽,但因为准备不足,被迫撤军。

隋炀帝即位之后,相比父亲他的野心更加膨胀《隋书》记载:

慨然慕秦皇、汉武之事

但他并没有急着攻打高句丽,而是吸取了隋文帝东征失败的教训,这即位后的七年里,他大力推进大运河建设,将补给基地推进到了涿郡(今北京),扩充军队,使得府兵人数多达113万之众。

百万大军,首次出征

隋炀帝将113万人分为左右两部,共24军,各军将领都直接对隋炀帝负责,不受任何人节制。24军一次出发,每日一军,各隔40里,阵线前后达到了960华里,阵容浩大,同时也说明了隋炀帝对于自己的绝对自信,认为自己可以实力碾压高句丽。

但是军队一出征就暴露出了问题。

首先,并没有采取保密措施,一般来说战争中应尽量隐藏自己的真实作战意图,战争越突然,留给敌军准备的时间就越短,己方取胜的机会就越大。可隋炀帝天下公告,自然就给了高句丽准备的机会。

其次进军迟缓,隋军此行离补给基地甚远,只有快速进攻,才能取胜,但隋炀帝为炫耀军威,刻意为之。

再次是指挥混乱。隋炀帝虽为挂名出战,但实是居于后方遥控军队,各军之间没有隶属关系,自然各自为战,不懂配合,优势力量被极大地化解。

最终当然是在高句丽的充分准备之下,隋军惨败。

二次出征,因内乱而退

大业九年,隋炀帝决定再次东征高句丽。虽然群臣多有反对,但隋炀帝决意如此。不过隋炀帝仍吸取了上一次的教训,做了一些新的举措。

首先,将补给基地继续推进到了辽东古城,正对辽东新城,补给线路缩短;其次,放权给诸位将领,不再统一节制;第三,招募精锐部队,进一步扩充兵力。

唯一缺点就是隋军缺乏优秀的统帅将领如贺若弼、韩擒虎等优秀将领在政治清洗中都死的死,退的退,在总体战略上并没有多少新意。

隋军出征的重点仍是辽东城,隋军出动了飞楼、冲车、云梯的等各种器械,攻城近月,又拿出了“鱼梁道”等新武器,辽东城形势急转直下,就在破城指日可待之时,突然传来了一个惊天噩耗——杨玄感造反了。

杨玄感为楚国公杨素之子,在黎阳郡负责向涿郡前线督运粮草。杨玄感造反所在之黎阳正是隋朝的腹心之地,叛乱同时还切断了征辽前线的粮草供应。

同时隋军出征的兵部侍郎斛斯政因为暗中勾结杨玄感,也因为害怕而叛逃了高句丽,这等同于将隋军的大量军事机密全部告诉了高句丽。隋炀帝没办法,只得命令诸军退回辽西。

第二次东征,就在即将取得胜利的重要关头,就这样前功尽弃了。

江河日下,东征计划破灭

第二次东征失败之后,隋军南撤至中原地区,集中力量扑灭了杨玄感的造反。但此时天下已经烽火遍地,隋军主力已经陷入剿杀义军的泥潭之中。

但是隋炀帝仍然不愿意承认自已与万民做对的事实,大业十年不顾群臣的强烈反对,下诏天下兵马征伐高句丽,前往涿郡集合。

终于,隋炀帝在涿郡见到了他不愿意见到的事实——军队数量锐减。即使是到达涿郡的士兵也有许多有厌战情绪,不时出逃。隋炀帝即便杀掉逃兵,也阻挡不住像野火一样蔓延的厌战情绪。

就在隋朝水军攻入朝鲜半岛,直逼平壤时,高句丽王遣使投降。原来经过两次大战,高句丽虽然勉强未败,但毕竟国力弱小,也已经支撑不住了。

隋炀帝一面思考着国家内部的农民起义,一面面对着敌国的投降使者,正是骑虎难下之际,也没有必要置高句丽于死地了。于是隋炀帝下诏退兵,第三次东征高句丽,就这样结束了。

三次东征,耗时四年,征发人力四五百万,高句丽之征终于画上了句号,但是并没有达到稳定东北局势,消灭高句丽的目的,反而因此加剧了国内的矛盾,诱发了农民战争。

最终隋炀帝终于为自己的错误决策吞下了苦果。

参考资料:《隋书》

注:文来自钧儒说史原创,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内容

原创 ...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飞将军李广,大概是中国古代令人...
2025-08-17 08:33:55
马来西亚青少年“邂逅”兵马...
作者 杨英琦 党田野 揉搓陶泥、挑选模具、按压模具、脱模修整……经...
2025-08-17 08:33:52
原创 ...
这位开国少将,唯一特批享受中将待遇,周总理亲自安排给他手术 55年...
2025-08-17 08:33:37
原创 ...
华夏文明五千多年的历史经历过三个社会时期的演进,分别是原始社会的开...
2025-08-17 08:33:30
原创 ...
日本人的名字多以四字者为多,三字者或五字者也为数不少,但以两个字为...
2025-08-17 08:33:30
原创 ...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人统治了整个东三省,100万关东军在这里,建立起...
2025-08-17 08:33:26
原创 ...
吴吉清是毛主席的警卫员,他非常尽职尽责地保卫毛泽东的安全,可惜在长...
2025-08-17 08:33:22
原创 ...
开国上将洪学智一生都在和贪腐作斗争,晚年担任过军委副秘书长,他这辈...
2025-08-17 08:33:22
原创 ...
1934年5月,因在长城抗战中目睹了中日两国在机械化方面的巨大差距...
2025-08-17 08:33:16

热门资讯

原创 赵... 文|妍妍 编辑|妍妍 前言 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权力移交之一,他通过一场酒宴...
原创 走... 张之洞,“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早期是“清流派”领袖,而后成为“洋务派”的代表人物。张之洞曾长期署...
东中华路上的先生们 郎秋红 孟含琪:东中华路上的先生们|新华走笔 最近,曾在吉林文化圈流传甚广的一部历史随笔《先生向北...
原创 他... 他是国军将领,起义后任兵团司令,后主动降为军长,最后授衔上将 蒋介石手下,陈明仁可以说是最重要的将领...
原创 秦... 在秦末汉初的乱世中,有一位小农民以其非凡的勇气和智慧,成为了那个时代最令人敬畏的存在。他的名字,如同...
原创 苏... 苏联解体,阿赫罗梅耶夫元帅自杀殉国,遗言:我与祖国同死 1991年8月22日的莫斯科,克里姆林宫里的...
原创 西... 萧何,不仅是西汉的开国功臣,而且被汉高祖刘邦封为第一功臣,今天我们的话题是: 西汉的萧何,为何能被刘...
一周观展|古人丰神看辽博,汉代... 2024年即将收尾,诸多博物馆、美术馆也开启了年末重磅大展。辽宁省博物馆推出“丰神有仪”馆藏人物画展...
原创 好... 8月13日消息,8月13日,著名车手周冠宇在社交媒体上晒出了和国乒大满贯得主樊振东聚会的照片,两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