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此人写书重塑慈禧正面形象,自称为慈禧曾孙,但谱系怎么对不上呢
创始人
2025-06-14 22:03:34
0

慈禧太后作为中国近代史的著名人物,有关

写她的书数不胜数。

无论哪一种,她在书里的形象基本是一致的:心胸狭窄、卖国求荣。

但市面上突然出现了一本特别注明是“慈禧曾孙口述实录”的慈禧传记,完全刷新了人们对慈禧的认识。

按照这个书所写,慈禧是一个聪明、睿智、遇事沉着、能顾全大局、有魅力、有担当的超级女政治家。

难道,之前我们读的关于慈禧的书,包括历史课本,都对慈禧的理解出现了偏差?

或者,这个“慈禧曾孙”说的、写的,更接近真实的慈禧本来的面目?

这本“慈禧曾孙口述实录”的慈禧传记封面上赫然印有作者的名字:叶赫那拉•根正。

叶赫那拉•根正出生于1951年,现在已是六十开外的老人了,在身份证上,他的名字叫那根正。

关于为什么要写这样一部书,那根正老先生有点激愤,说:“近些年来,有关慈禧的书的确出了不少,大部分都是演义出来的。对历史负责,对历史人物负责的书太少了。有些写慈禧的书,我的伯父、我的父亲看了都感到很气愤。感觉污辱性的内容太多,不能正确地对待历史人物,不能正确地分析历史人物出生及执政的时代背景,不能把历史人物的所作所为放到当时特定的历史时期,加以实事求是,符合历史原貌的分析。这些都是令我的父辈们气愤的原因之一。那些写慈禧的演义故事,都把她写成一个凶狠、残暴、善于弄权、阴险狡诈的女人。可是,慈禧执政的那个年代,内忧外患,国难重重,清朝末年的国家已经成为了一个破烂摊子。在这种特定的历史时代,慈禧太后挑起了统率国家的大任。如果把大清灭亡的原因,统统归结到慈禧身上是不公正的……”

老先生越说越激动,情难自抑,站了起来,挥舞着手说:“对我而言,我感到非常骄傲、自豪,我们叶赫那拉家族竟能出现这样一位赫赫有名的女政治家。想想看,在那个崇尚男尊女卑的封建时代,咸丰去世后,同治尚年幼,她充满自信,勇敢地站出来,凌驾于男子之上,挑起了执掌国家大权的重担。我们作为老人家的后代,认为她是中国历史上出生在清代末叶的一位女政治家。”

老生生把慈禧定位成一个受命于危险之际的女中豪杰,但大家都说慈禧卖国,她为了重修颐和园,甚至动用海军经费,使海军经费不足,致使有黄海受挫于日本兵舰之辱,这个问题,几乎是无可辩驳的了。

那根正却严肃地说:“慈禧重修颐和园,不仅仅动用了海军经费,还动用了各省的捐款,以及一部分洋药税。三款合一重新修复了这座被八国联军烧毁的历史名园,给我们中华世族留下了这样一份皇家园林的魂宝。正确地评价一个历史人物,这是一个关键的问题。我们家里人从来不认为我们的这位老祖宗卖过国。在她接见各国使节时,涉及到国家的领土和主权问题时,她历来是寸土不让、据理力争的。她曾经主张建立起自己的民族工业,特别是振兴民族工业制造业,也推行过君主立宪制度,这些都没有获得成功。但慈禧为此而努力过。作为慈禧太后的后人,我们迫切地希望我们实事求是的历史学家们,对慈禧这个历史人物,做出公正的、全面的、符合历史真实性的评价。对于慈禧爱国还是卖国的问题,也应以对历史极端负责的态度,做出符合历史事实的结论。”

老先生口口声声称慈禧为“老祖宗”,说自己是“慈禧太后的后人”,甚至在书的封面上标识上“慈禧曾孙”文字,可是,众所周知,慈禧传只生了同治皇帝一个儿子,而同治没有生子,先后过继过来的光绪、宣统也都没有儿子,那么,“慈禧曾孙”的身份是从何而来昵?

那根正老先生自己抄了一本家谱,他指着家谱上慈禧的弟弟叶赫那拉•桂祥的名字说:“这是我的曾祖父叶赫那拉•桂祥,慈禧的亲弟弟。我的祖父是叶赫那拉•桂祥之子叶赫那拉•增锡。”

原来,那根正并非慈禧太后真正意义上的曾孙,而是内侄曾孙。

为了加深大家对叶赫那拉•桂祥的印象,那根正老先生又补充并强调说:“老姑奶奶(指慈禧)从京城逃往热河,为他驾车的人就是我的曾祖父。用自己的弟弟为自己驾车,老姑奶奶才会感到放心。”

叶赫那拉•桂祥是慈禧太后的弟弟,这是有史可查的。

事实上,那拉•桂祥除了大姐慈禧太后入宫,二姐婉贞也成了醇亲王奕譞嫡福晋,系光绪皇帝生母、宣统皇帝嫡祖母。而那拉•桂祥的女儿静芬后来也嫁给光绪皇帝,即隆裕皇后。

所以,大家对叶赫那拉•桂祥和慈禧太后关系并不怀疑,而在疑惑于那根正先生与叶赫那拉•桂祥的关系是否真的曾祖父与曾孙的关系。

老先生也看出了大家的疑惑,提到了家里的物证。

老先生说:“老姑奶奶曾给我们家

赏了一张非常豪华的龙床,可惜被胆小的父亲自己毁掉了。家里珍藏的祖传下来的文物,以及老姑奶奶与我们全家人的合影,也统统毁于一旦。”

物证既然都全部不存在了,那就只有认真考查老先生所抄写的家谱了。

不过,老先生所抄写的家谱与相关史料记载严重不符。

叶赫那拉•桂祥的儿子在《清史稿》第十八册第5342~5343页有记载。

叶赫那拉•桂祥一共生有两个儿子:长子德恒,大排行行二;次德祺,大排行行五。并没有那根正老先生说的叶赫那拉•增锡。

德恒共有二女一子:长女德淑敏,后名叶燕生;次女德淑琴,后名叶华;子德恩贤,卒于1982年,葬于太子峪陵园。

德祺共有二女四子:长女叶希贤;次女叶希嬿;长子叶恩印;次子叶恩显;三子叶恩民;四子叶恩植。

如果叶赫那拉•桂祥真是那根正老先生的曾祖父,那德恩贤和叶恩印兄弟四人都算是那根正老先生的父辈。但德恩贤只生有四女:德欣欣、德温温、德明明、德迎迎。而叶恩印兄弟四人的子女全改为叶姓,并不姓那,与那根正老先生并

关系。

总之,叶赫那拉•桂祥的后裔清晰可查,并无那根正。

那根正老先生自称祖父增锡“小的时候在贵

胃学堂读书,考到保定陆军速成学堂读书”,“宫里当了御前侍卫”,到清河陆军学堂“去教书,一直做到校长的位子”。但第一历史档案馆查无此人,该学校的校长是毛继承和钱选青。

那根正老先生说“傅作义是我爷爷的学生”,“在抗日战争时期……傅作义就派人给我们家用卡车送来一些面粉。当时是50斤一袋,大概有上百袋。”实际上,抗日战争时期,傅作义根本不在华北,主要在绥远。先后参加山西忻口战役、绥南战役、包头袭击战、五原大捷。抗战胜利后,接收包头、归绥,并抢占集宁。“送一百袋面粉”事纯属杜撰。

那根正老先生还说,孙中山、黄兴曾在北京与增锡会见,增锡“答应一定支持他们。所以孙中山在会后送了一管铜箫”。但查《孙中山年谱》,辛亥革命之前,孙中山从未

来京。

更搞的是,那根正珍藏有一张自称为“爷爷和李鸿章”的照片,但照片上的人实际是醇亲王奕譞和李鸿章!

这,到底是

啥回事儿嘛?

相关内容

原创 ...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飞将军李广,大概是中国古代令人...
2025-08-17 08:33:55
马来西亚青少年“邂逅”兵马...
作者 杨英琦 党田野 揉搓陶泥、挑选模具、按压模具、脱模修整……经...
2025-08-17 08:33:52
原创 ...
这位开国少将,唯一特批享受中将待遇,周总理亲自安排给他手术 55年...
2025-08-17 08:33:37
原创 ...
华夏文明五千多年的历史经历过三个社会时期的演进,分别是原始社会的开...
2025-08-17 08:33:30
原创 ...
日本人的名字多以四字者为多,三字者或五字者也为数不少,但以两个字为...
2025-08-17 08:33:30
原创 ...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人统治了整个东三省,100万关东军在这里,建立起...
2025-08-17 08:33:26
原创 ...
吴吉清是毛主席的警卫员,他非常尽职尽责地保卫毛泽东的安全,可惜在长...
2025-08-17 08:33:22
原创 ...
开国上将洪学智一生都在和贪腐作斗争,晚年担任过军委副秘书长,他这辈...
2025-08-17 08:33:22
原创 ...
1934年5月,因在长城抗战中目睹了中日两国在机械化方面的巨大差距...
2025-08-17 08:33:16

热门资讯

棋圣战屠晓宇首夺挑战权将战柯洁... 特约记者古柯报道 2025年8月14日,2025洛阳·栾川“老君山杯”中国围棋棋圣战挑战者决定战在新...
原创 王... 1948年9月16日,济南战役打响,华东野战军代理司令员粟裕带领华东野战军主力,与国民党军第2绥靖区...
原创 他... 他是川军出身,擅长攻坚战,后虽为纵队司令,授衔时却只是个少将 华东野战军是1947年成立的,是人民解...
原创 袁... 中国最后一个封建大一统王朝是清朝,1912年2月12日隆裕太后与溥仪颁布《清帝逊位诏书》宣告着它的结...
原创 魏...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此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任何平台不得搬运,搬...
原创 从... 作为中国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的秦朝,在战国七雄当中,他的变法算是比较晚的了。知道秦孝公时期才开始重视农田...
原创 空... 本文参考历史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相关文献来源。 (绝世奇功 郭崇韬) 后唐庄宗李存勖...
原创 他... 唐金龙出生于1912年湖北汉川一贫农家庭,父母在他6岁那年双双去世。于是,他靠着给地主家没日没夜地当...
故宫的建造作为中国古代建筑领域... 故宫的建造,作为中国古代建筑领域当之无愧的巅峰工程,无疑是一个令人叹为观止、举世瞩目的伟大奇迹。据浩...
原创 王... 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文学家、诗人,还是儒家思想的坚决捍卫者。按理说,他应该严格遵守儒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