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为何要南迁?又为何选择定都洛阳而不是邺城?
创始人
2025-06-10 22:32:00
0

一、拓跋氏家族数代人的奋发图强

鲜卑拓跋氏是非常有进取心的部族。自公元386年拓跋珪在牛川称魏王起,经过数代人的励精图治,到公元494年的100年间,拓跋氏建立的北魏,从一个弱小的部族发展成为西至哈密,东至辽西走廊,北至外蒙,南至淮河的强大国家,在华夏版图上两分天下有其一。

家族的成功源于数代人的不懈努力。拓跋家族也是如此,从拓跋珪到拓跋宏数代人的轨迹,可以看出这个家族的励精图治,奋发图强。

创始人拓跋珪搭建了北魏的架构雏形;他的儿子拓跋嗣虽然恰逢南朝战斗力最强大的时期,不仅抵御住了强大刘裕的进攻,更向南扩张了300里;

拓跋嗣的儿子,雄才大略的拓跋焘完成了整个北方的统一,一度打到建康城下,终结了南朝蓬勃向上的“

元嘉之治

”;

拓跋焘之后,他的儿子拓跋晃虽没有建立不世之功,却也为政清明;

拓跋晃的儿子拓跋濬也同样减轻民负,修生养息;

拓跋濬的儿子拓跋弘北伐柔然,南征刘宋均获大胜,他对内大力解放生产力,推动游牧向农耕进步;

拓跋宏4岁即位,就是大名鼎鼎的北魏孝文帝,在他的任上,不仅极力推行汉化,更做出一个对中华历史影响巨大的举动——南迁都城。

孝文帝拓跋宏的南迁对北魏来说,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举动。

二、一个软道理,使得南迁与众不同

在鲜卑的各个部族中,拓跋部是最落后的,因为他们内迁的时间最晚,当他们来到长城外的内蒙古草原时,包括匈奴、羯、氐、羌和鲜卑的其他部族,已经在长城内生活繁衍多年。

拓跋珪在平城(今大同)建国前,拓跋部都还处在完全的游牧状态。建国后,拓跋各部即使居所固定,不再迁徙,也是采用游牧民族的分居方式,即各部落根据血缘的远近进行“

分土定居

”,著名的北方六镇就是如此的产物。

随着北魏生产力不断提高,民族不断融合,拓跋氏越来越感受到京都平城的局限性。

首先,拓跋氏虽然逐步摆脱游牧的落后生产方式,转而向先进的农耕生产方式转化。可是这样的转化相对于民众的要求还是太慢,特别曾经属于中原王朝的汉民族,他们本就是先进的农耕民族,他们和少数民族的融合交流,也拉动了少数民族对先进生产力的渴望。先进生产力的直接表现就是生产效率高,使得人们的生活质量更好。可是底层民众的要求却触犯到了拥有众多奴隶的贵族利益,引发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使得贵族和民众之间矛盾加深,结果就是民众的不断起义,这样的起义对生产力又造成了严重破坏;

其次,平城做为京都,人口越来越多,地盘越来越庞大,粮食供应成了瓶颈。平城地处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交界,是个可耕可游牧的地区,因此地位非常尴尬。重要的是,平城做为京都需要大量的粮食供应,大量的粮食供应就需要大量的粮食生产。北魏曾试图不断往北方塞外移民,让人们在塞外耕种,可是粮食产量并不高,生产的粮食仅仅能支持北方六镇的军粮消耗,因此向北方要粮食行不通;

第三,北魏逐渐摆脱游牧向农耕转化,掠夺已经不再是增加财富的途径,转而是要以防御来保证耕地和人口的安全。因此,军事战略就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前的军队是为了掠夺,现在的军队是防御,而平城距离塞外的北方民族如柔然等太近,这些北方民族一旦遇到天灾等因素就必然南下,平城常常首当其冲,成为战争之地。

因此,以上三个硬道理导致北魏必须南迁。

可是,所谓“屁股决定脑袋”。南迁是从维护拓跋氏帝王统治的战略考虑,对北魏各阶层的贵族而言,他们大多数并不支持,因为南迁意味着固有利益将被打破,因此拓跋氏的皇帝们虽然意识到了问题所在,可是都没有实施迁都的行动。到了孝文帝拓跋焘时代,对汉文明向往已久孝文帝将迁都变成了现实。

因为,在孝文帝眼里,除了以上三个南迁的硬道理之外,还有一个软道理,这从孝文帝拓跋宏和任城王拓跋澄的一段对话中可以看出端倪。

拓跋宏对拓跋澄说:

“我们国家发迹自北方,之后南迁来到平城,虽然现在我们的地盘已经非常广阔,可是只是形式上的统一,因为文化还没有完成统一,平城这个地方是用武的地方,不是文治的地方,要移风易俗非常难。”

从拓跋宏的谈话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他的一个软道理,就是要完成对北方各部在文化和风俗上的统一,形成一个和中原的大一统完全一致的“

统一

”。

这个从内到外的“

统一

”,才使得北魏的南迁有了历史性的意义。

三、两座城市的选择

孝文帝要南迁,有两个地方是新都城的合适选择:邺城和洛阳。

邺城在今天的临漳,比洛阳距离平城更近,也比洛阳更靠北,相对来说,更利于习惯寒冷的鲜卑人的生活。重要的是,邺城比洛阳更加富裕。

邺城是曹魏时期曹操重点营建的都城,是曹操在这里建著名的铜雀台等三大台并大会群臣的地方。后来羯人石勒建立后赵和鲜卑慕容儁的前燕国,都在邺城建都。邺城所在的冀州,是北魏重要的物资供应基地,被认为“

国之资储,唯籍河北

”。遇到饥荒时,邺城所在的冀州地区也是北魏对饥民的安置地。

除此之外,邺城的漕运也很发达,经过曹操的经营,有多条沟渠可以通黄河和江淮。邺城更有军事战略上的地理之利。当初石勒之所以在邺城建都,就是因为邺城有

“三台之固,西接平阳,山河四塞”。

洛阳是东汉、曹魏和西晋几个朝代的国都。相比邺城,洛阳做为国都的历史虽然久远,可是自西晋灭亡的“永嘉之乱”后,洛阳遭受到极大破坏,号为“

荒土

”。

因此,相比邺城,洛阳在硬件上没有优势。

孝文帝却要迁都洛阳。

四、为何选择洛阳

在孝文帝拓跋宏的曾祖父拓跋焘时代,就有过迁都的讨论,当时主要从经济的因素考虑,大多数人主张迁都富裕的邺城,却遭到汉臣崔浩等人的反对。崔浩等人认为迁都邺城只能救一时的饥荒,对国家来说不是长久之计,国家的长治久安赖于文化政治。

在硬件方面和邺城无法比的洛阳,却恰恰在文化政治的软件上有邺城无法比拟的优势。

孝文帝拓跋宏是具有雄才大略,大一统思想的君主,他需要获得中原民族在文化思想上的认可。东汉以来的京都洛阳,代表着华夏正统观。以拓跋宏的天下意识和君临天下的胸怀,他必须以洛阳为京都。

前面所述的拓跋宏和任城王拓跋澄的谈话中,除了谈论南迁的原因外,孝文帝拓跋宏还谈到了他迁都洛阳的原因:“

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

”他认为长安和洛阳是传统的帝王故都,因此以这两个地方为都城,才可以真正问鼎中原。

其实,迁都洛阳也是桓温和刘裕等具有雄心壮志的南朝君臣们的理想,虽然在实施过程中遭到了大多数人的反对而没有成行,但这些反对主要是基于遏制权臣的政治因素,并非反对迁都洛阳,他们的理由是待天下统一后再返回洛阳。

可见,在南朝君臣们的心中,返回洛阳仍然是他们的最终政治目标。

孝文帝拓跋宏对定都洛阳的想法,和南朝君臣们的终极目标是一致的,可是拓跋宏比南朝的君臣们更加务实,他认为定都洛阳是统一天下的基础,因此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南朝君臣们则是要待天下一统之后再定都洛阳,实际也就变成了虚无的口号。

相关内容

原创 ...
说到白刃战,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抗日神剧。这些电视剧中最让人吐槽的...
2025-11-13 02:01:19
发力科技金融,银行能有哪些...
作者 |李白玉 来源 | 独角金融 在国家金融战略以“五篇大文章”...
2025-11-13 01:48:10
瑞幸咖啡,上市大消息!
据厦门市工商联视频号11月3日消息,在2025年厦门企业家日大会上...
2025-11-13 01:47:53
清越科技融资余额5468....
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鸿途FLY) 雷达财经雷助吧出品 文|吴...
2025-11-13 01:47:23
兴民智通携手北汽集团,聚焦...
来源:财中社 11月12日,兴民智通(002355)发布公告,20...
2025-11-13 01:47:10
原来有人不适合跑步!医生:...
跑步,是一场身心兼修的有氧运动,它能唤醒活力、改善心肺,更是一种自...
2025-11-13 01:47:06
“塌房”演员回归,网友不接...
近日,有网友在河南开封万岁山武侠城仙侠广场音乐节附近,发现因婚内出...
2025-11-13 01:46:10
视频 | 埃及金字塔旁的艺...
当地时间11月11日,“永恒即当下”("Forever is No...
2025-11-13 01:46:00
红色故事绘--每日荐读《革...
红色故事绘—每日荐读 以史为镜、以史明志、知史爱党、知史爱国。 学...
2025-11-13 01:31:59

热门资讯

中国大学生方程式赛车:点燃赛车... 一、赛车文化新摇篮:中国大学生方程式赛车的崛起 在中国汽车产业蓬勃发展的浪潮中,一股充满青春活力与创...
原创 遭... 在商鞅遭遇秦惠文王车裂之前,为了保命他究竟做了些什么呢? 虽然商鞅的历史声誉不佳,司马迁曾评价他...
原创 浅... 前言 阿方索五世(Alfonso V),全名阿方fonso·德·阿拉贡(Alfonso de Ara...
原创 贺... 1942年11月,西北局召开了一次高级干部会议。在会议上,贺晋年将军回顾陕北党史时提到了一段意味深长...
时隔12年再登顶!新疆骑手刘涛... 11月12日,广东深圳光明国际马术中心内掌声雷动,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马术盛装舞步个人赛决赛在此圆满落...
原创 清...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动荡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国家面临着内忧外患,局势不断恶化...
原创 区...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向大家讲述了一些与清朝相关的故事,比如清朝火器的发展、耕地面积的增加等。今天,我...
原创 4... 1943年那会儿,抗日战争正打得火热,冀鲁边军区是八路军的一个重要地盘,黄骅作为副司令员,本来在鲁西...
原创 清... 我国的历史源远流长,朝代更替频繁。在众多的朝代中,我们如何判断一个朝代的兴衰呢?一个最简单直接的办法...
原创 刘... 《陈涉世家》讲述了陈涉少年时期的经历,其中有一段描述他和别人一起耕作的情节,同时也展现了他内心对富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