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淝水之战东晋胜利并不是幸运,看完两国对比就能发现,东晋必胜
创始人
2025-06-10 10:04:22
0

公元383年,前秦君主苻坚带着80多万大军进攻东晋。这是前秦所有的军队,苻坚此举可以说是要灭了东晋,一统天下。不过苻坚却被谢玄、谢安等人率领的8万人打败了。这一战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以少胜多的战役。经过这一战北方对东晋的威胁彻底消除了,东晋转危为安。很多人觉得8万对80万,东晋之所以能胜利纯属是幸运。其实如果我们了解两国状况的话就能发现,东晋的胜利并不是巧合,真的是必胜。

八王之乱后,西晋国力衰落,此时周边的少数民族开始崛起,这就是著名的五胡乱华时代。316年,五胡中的匈奴灭了西晋。而西晋皇室司马睿在南方重建晋朝,这就是东晋。东晋的统治范围主要是江南地区。当当时的北方被少数民族占领,政权非常多,而且更替不断。前秦就是其中之一。前秦在苻坚的领导人统一北方,实力非常强大。也正是在这种状况下苻坚才决定南下灭东晋。这就是前秦和东晋的背景。看完背景之后,我们再看一下两国的大致状况。

先看一下东晋。东晋在我国的封建王朝里还是非常特殊的,虽然这个王朝是西晋的延续,但是和西晋完全不同。东晋从建立之初就和其他王朝不同,皇帝不掌握大权。在东晋存在一百多年的时间里,很少有皇帝掌握大权的。之所以这样,主要是因为大权被世家大族所垄断。可以说也正是这样,东晋才不会被灭亡。

司马睿本来是琅琊王,他在八王之乱后开始南下经营江南。不过他并不是自己去的,他带领了很多人,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琅琊王氏。琅琊王氏是山东的大族,影响非常大。也正是有这些从北方去的世家大族的支持,司马睿才能在江南站稳脚,然后称帝。当然,东晋建立之后,这些世家大族都掌握大权,影响非常大。东晋建立之初,甚至有“王与马,共天下”之说,可见琅琊王氏的势力之大。

除了琅琊王氏,颍川庾氏、太原王氏等也是北方来的世族,都在一段时间内影响很大。这些都是北方来的世族,南方本土也是有一些世家大族的。我们熟悉的是谯国桓氏、陈郡谢氏等,这些都是南方本土的世家大族。人家世代都在南方,对当地的影响非常大。司马睿能统治江南,除了有北方世族的支持,还有南方世族的拥戴。

无论是北方世族还是南方世族,他们虽然手握大权,但都是支持东晋的。因为东晋的制度能很好维护他们的权益,在东晋的框架下,他们能够获得最大的好处。东晋维护他们权益的体现就是九品中正制,通过这个制度,这些世家大族可以一直掌握大权。所以即使这些世家大族不想听从东晋指挥,但还是不会推翻这个政权,因为其他政权未必能很好维护他们的制度。

这样看来的话,一旦东晋面临威胁,这些世家大族都会支持东晋的。尤其是面临外患的时候,他们有可能会联合抵抗,共同对抗外来的敌人。只有保住东晋,才能保住他们自己的利益。

再看一下前秦。前秦是在公元350年建立的,但最初是臣服东晋的。两年后,前秦君主苻健称帝,定都长安。前秦的最初的统治虽然是关中,但他们并不是汉人建立的,而是氐族建立的,五胡乱华中的五胡之一。前秦建立后,东晋多次北伐攻打,不过都被前秦打败了,所以前秦在关中的统治开始巩固。在苻坚统治时期,苻坚推崇儒学,奖励文教得到了汉族地主的支持,前秦实力不断上升。之后消灭了北方的各个政权,统一了整个北方,甚至包括西域各地。

前面说了,西晋灭亡之后,整个北方都被少数民族占领了,割据不断,被称为十六国。其实,北方的政权根本不止十六个国家,比这更多,而前秦只是其中之一。前秦统一天下之前,整个北方是非常乱的,这些少数民族一人占领一块地方。鲜卑人建立的代国、前燕、后燕,汉人建立的前凉、后凉,匈奴人建立的成汉等,人家之前都有自己的地盘。不过由于前秦的实力强大,人家都打不过前秦,有的投降,有的被灭。这就是前秦统一北方的状况。

前秦虽然灭了其他的政权,但还是有很多人反对前秦的。那些被前秦灭亡的后裔,他们虽然臣服于前秦,但还时刻想着复国。只不过因前秦太强大,他们不敢随便出头。一旦有机会,他们是绝对会造反的。事实上,只要前秦巩固一段时间,充分消灭这些反对势力,或者消化他们,这样国家的凝聚力就更强了。到时候再出兵东晋,未必不会胜利。但苻坚并没有这样做,他统一北方后,就急不可待地对东晋用兵,想统一天下。

看到这里的对比我们就能发现,东晋虽然总体实力不如前秦,但凝聚力绝对比前秦强。东晋可以说是万众一心,他们都想着打败前秦,这样世家大族才能维护自己的利益。而前秦虽然军队人数多、实力强大,但他们都怀有异心。因为他们都不想前秦能胜利,一旦前秦胜利的话,那些被前秦灭亡的政权很难再复国了。但只要前秦失败,他们就有机会复国。所以很多前秦将领想尽一切办法阻止苻坚胜利。

试想一下,东晋一心想胜利,前秦绝大多数人都不想胜利,这样的仗还没打结果就可想而知了。即使双方实力悬殊很大,前秦胜利的可能性也很小。可见,打仗不仅靠的是军事实力,凝聚力也是决定输赢的重要部分。即使真的是八十万对八万,东晋也未必没有可能胜利。

事实上,前秦和东晋的实力远没有我们想象的这么大。前秦虽然号称有80万军队,但实际上只有20万左右,八十万是他们自己吹嘘出来的。这20万军队,只有一小部分是苻坚的嫡系部队,其他的都是别的少数民族组成的部队,这些人是不希望苻坚胜利的。打仗的时候,前秦军队真正出力的是非常少。

而东晋的军队也不是只有8万这么简单。我们看到的是谢玄、谢安等人指导的东晋军队。这两人都是陈郡谢氏的人,东晋四大世族之一。陈郡谢氏虽然权力很大,但他们并不掌握什么军权。他们所带领的东晋军队是北府兵,是自己刚训练出来的。而东晋掌握兵权的家族是谯国桓氏,就是桓温、桓冲、桓伊他们。当谢玄、谢安等人带着自己的军队在前线抵抗时,桓冲、桓伊也带着自己的部队在抵抗,他们的人数远比谢玄、谢安的要多。这样看的话,东晋军队的总数和前秦悬殊并不大。而且其他家族多少也是出了点军队的吗,这些并没有统计。

除了军队人数上双方悬殊不大,东晋还有地利优势。他们是守卫战,本土作战。南方多山地、河流,北方的骑兵在这里很难发挥优势。而且东晋的军队一直在自己本土,前秦是长途奔袭,对于东晋来说是以逸待劳。这样东晋的胜率就更大了。

经过这样的分析,我们是不是发现,这场仗在打之前东晋的胜率都已经很高了。其实并不是前秦军队不善战,而是人家压根就不想战。前秦的君主苻坚可是有东方拿破仑之称,戎马一生,鲜有败绩。他攻打东晋之所以失败只能说是时机不对。如果他听王猛的话,再过一段时间进攻东晋的话,等国内巩固之后,胜利或许就属于前秦了。

其实淝水之战之后,前秦的问题全部都暴露出来了。前秦失败后多久,那些少数民族迅速复国。慕容泓建立西燕、姚苌建立后秦、乞伏国仁建立西秦、拓跋珪建立代国等等。这些少数民族看到前秦衰落之后迅速复国,这就是他们不想作战的最好证明。反观东晋,淝水之战后,还继续存在几十年时间,虽然统治不稳,但还是有很多世家大族的支持。

相关内容

手握86亿元现金仍赴港IP...
港交所官网显示,继6月初宣告将在港股IPO后,澜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5-08-03 04:42:31
成都近郊自驾露营宝典:5 ...
一、藏在城郊的露营宝藏地 1. 崇州道明竹里・竹隐营地 距市区 1...
2025-08-03 04:38:40
《刺客信条:影》潜行机制革...
《刺客信条:影》已经跳票到了明年,除了“弥助武士”和各种设定问题外...
2025-08-03 04:33:37
原创 ...
文|季婉白 编辑|季婉白 隋炀帝杨广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有争议的皇帝...
2025-08-03 04:33:36
原创 ...
今天我们要说的是一种在唐朝时期的酷刑,是一位叫做来俊臣的酷吏发明的...
2025-08-03 04:33:35
从阿伽门农到亚历山大,“希...
澎湃新闻获悉,“希腊人——从阿伽门农到亚历山大”展于11月20日在...
2025-08-03 04:33:14
原创 ...
【历史】从世界历史来看,国家之间的关系,很多时候会随着国力的变化而...
2025-08-03 04:33:11
原创 ...
我国古代封建社会是以王朝为主,这种封建国家与现代的国家有很大的不同...
2025-08-03 04:32:47
原创 ...
老蒋打指挥打仗的水平怎么样?这个问题,不光是我军会说他不行,就连国...
2025-08-03 04:32:41

热门资讯

原创 世... 【历史】从世界历史来看,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人口那是最为重要的基础,只有充足的人口,以及人口的不断正向...
原创 赵... 话说有一天,赵匡胤和手下大臣们在中秋时节于皇宫赏月,是夜清风徐来,皎洁的月亮横跨天际,月色如水,赵匡...
原创 孙... 三国时期的东吴也是一块人杰地灵的宝地,孙坚、孙策父子文韬武略,以命相搏,换来了江东基业。孙权在接过父...
原创 伊... #历史开讲# 文|木木 编辑|观星 在受训民团建立之初,女王和御前会议并未非常急切地推动其建设。但随...
原创 蒙... 其实,蒙古一开始也打算和宋朝讲和,历史也很清楚的告诉蒙古人,自从辽、金开始,每一次对于中原的战争,注...
原创 这... 大家好,我是读者。关注我,带你走进一个不一样的文化历史世界。 上一讲谈到,周文突破函谷关,一路杀到戏...
原创 俄... 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
原创 宇...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 文...
原创 欧... 美国一直认为美洲是美国人的美洲,但随着钱凯港的正式开港,中国也正式在南美洲踏入了一只脚,这可是具有重...
原创 城... 文|阿明 编辑|青史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