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为何会兴起“去鲁迅化”?要去的是什么?莫言、余华看法相同
创始人
2025-06-10 03:03:18
0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

鲁迅,浙江绍兴人,中国近代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作家,他的文字如同一把把锋利的宝剑,直插旧时代的“心脏”,于黑暗之中唤醒了无数中国人。公元1881年9月25日,一个名为周树人(鲁迅原名)的婴儿呱呱坠地,儿时的他与其它小孩相比,就表现出了超出年龄范围的成熟和冷静。11岁那年,周树人进入三昧书屋求学,在哪里度过了人生中最快乐的一段时光。

好景不长,周树人的家道中落,身为家庭顶梁柱的父亲倒下,周家祖父又因罪入狱,他的那些叔叔们见其年纪小,父亲重病不起,于是在分割财产的时候联合起来“欺负”他们一家,这让儿时的周树人第一次感受到了旧社会人性的扭曲。后来,周树人下定决定要依靠读书走出去,在自己的努力,获得了前往日本公费留学的机会。早年间的周树人受到父亲卧病不起的影响,所选择的专业是医学,他向依靠自己的双手拯救更多人的健康。

周树人在日本求学期间,读书非常刻苦,与那些“纨绔”的留学公子哥不一样,他会生活节俭,不仅上课认真听讲,下课之后还会主动找老师借讲义,来补充笔记。课余期间,周树人特别喜欢观察国内时政,当时的中国,正处于帝国主义瓜分时期,国家主权受到严重损害,清政府的统治早是难以为继,周树人和许多身怀救国之志的青年人一样,希望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1906年,是周树人思想大转变的一年,他看到了一部战争教育片,联想到明智未开的祖国,决定弃医从文,依靠写文章来改变民众的思想。对于周树人而言,弃医从文可谓是自己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转折,不然,中国近代史可能就要失去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了。在他看来,学医能够救上百人、上千人,却救不了四万万“沉睡”的中国人,只有写文章,才能够大开民智,拯救国人与水火之中。

周树人经常给杂志报刊投稿,所采用的笔名就是我们所熟知的鲁迅。他名声最盛之时,正是五四运动轰轰烈烈开展之期,新青年们站了起来,反对旧文学,宣扬新文学,反对旧思想,宣扬新思想,特别是陈独秀等人创办的《新青年》报刊,在当时起到了绝对的思想引领作用,鲁迅的文章经常被发表在《新青年》之上,成为了白话运动的先锋人物。“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鲁迅以笔为剑,鼓舞了一批又一批中国青年。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教育部编写了新的语文教材,鲁迅的文章因为深刻的反应了旧社会现实,而被大量引入,成为了中国小学生和初中生的必读之文。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却有人提出了“去鲁迅化”的主张,又名为“鲁迅大撤退”,直指鲁迅文章不适合大量出现在中小学教材之中,应该予以删除。那么,为何会出现这种思潮呢?为何会兴起“去鲁迅化”?要去的是什么?莫言、余华看法一致

实际上,“去鲁迅化”思潮的兴起,根源就在于当年引入鲁迅文章的教育部。专家认为,鲁迅的文字虽为白话,但毕竟处于是文言文到白话文的一个转型时期,文字对于小学、初中学生而言,晦涩难懂,大量鲁迅文章的存在无疑是增加了学生们学习的负担。专家是如此的,教育部也是如此作为,在部编本之中逐渐删除了一些鲁迅文章。不过,对于这样的行为,大部分民间认识却不认可。

民调关于“去鲁迅化”的看法大抵是持反对观点,主要理由是鲁迅的文章思想深刻,对于现代中国仍有意义,不能因为文字的原因而被删除。著名文学家莫言在接受采访时也谈到了自己的观点,他说小时候学语文最害怕的就是遇见鲁迅的文章,个别段落还要求背诵,以现代白话文的角度来看,确实有些文白夹杂的风味,但是莫言也明确表示,他不认可“去鲁迅化”,他认为鲁迅的思想是民族的财富,应当作为每个中小学生的“人生第一课”来看待。值得一提的是,另一位当代文学家余华也是这么认为的。

总而言之,一百年前,鲁迅用犀利的文风,撑起了一座民族的脊梁,不管“去鲁迅化”会不会继续发展,我们依旧要铭记其思想,砥砺前行。

参考资料:《浅谈去鲁迅化》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小苏史

相关内容

20世纪十大考古发现之首:...
20世纪十大考古发现之首:安阳殷墟,活人祭祀延续了600年 新知贺...
2025-09-19 09:06:03
艾米丽在上海的一天
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上观新闻) 艾米丽是比利时鲁汶大学法律专...
2025-09-19 09:05:50
浙江公园无动力游乐设备
在浙江的许多公园里,无动力游乐设备逐渐成为孩子们玩耍的热门选择。这...
2025-09-19 09:05:41
25希腊度假记-19:“一...
今天是返回的日子。 9点多出来,发现是阴天,天空中有大块儿的云。这...
2025-09-19 09:05:13
原创 ...
在全球四大人种体系中,白种人的分布范围是最广泛的,所占领的土地也最...
2025-09-19 09:05:07
8月福州市区CPI同比下降...
近日,国家统计局福州调查队发布今年8月福州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
2025-09-19 09:04:56
原创 ...
在山西省东部,坐落着一座古老的县城,名叫“平定”。据史书记载,这个...
2025-09-19 09:04:31
原创 ...
将整个犹太民族作为憎恨对象的反犹主义,是人类历史上分布最广、持续时...
2025-09-19 09:04:15
杨靖宇牺牲后笔记本被日伪军...
7月3日上午,尘封八十五载的杨靖宇笔记本档案在通化市档案馆首次公布...
2025-09-19 09:04:12

热门资讯

【棋王争霸赛】弘扬传统文化 象... 2025年9月16日14时30分,鸡西市鸡冠区电工小学教室内暖意融融,一场集文化启蒙、物资捐赠与荣誉...
原创 他... 勤俭节约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直被广泛推崇。历史上许多文人都曾感慨此事。比如,司马光就曾说过:“...
原创 南... 在中国古代的历史长河中,晋朝与宋朝两大朝代有着许多令人感慨的相似之处。虽说时光流转,国运变迁,然而许...
原创 明... 明朝灭亡时,我国仅剩大约35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但清朝用短短两百年时间,成功将国土面积扩大到三倍以上...
原创 中... 文|a纵横历史观 编辑|a纵横历史观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其统治期间的外交政策备...
原创 功... 自从孙中山先生创办黄埔军校以来,涌现出了无数杰出的将领。尤其是黄埔一期的毕业生们,个个在战场上都留下...
原创 你... 大禹诛杀防风氏,作为中国古代夏朝时期的一段历史,承载了许多深刻的政治、社会和文化意义。这一事件不仅展...
原创 除... 好的,我帮你将这篇文章保持原意、增加细节、改写一遍,整体字数变化不大。请看下面: --- 1945年...
原创 温... 当然,这就帮你把文章内容重新改写一遍,保持原意不变,同时增加了一些细节和描述: --- 中国与美...
原创 毛... 历史开讲:毛泽东评《东观汉记》 毛泽东曾评价《东观汉记》:“刘秀是中国历史上最懂得用人、最有才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