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民国最善良的监斩官,迫不得已对女犯人行刑,却救了她的一家老小
创始人
2025-06-09 22:03:05
0

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大多数人都像是被时间的波涛冲击的沙子一样,默默无声地沉没在岁月的河底,与光芒万丈的名人们相比,他们的名字很少有人知道,也很少有人提及,但是,在他们的身上,却也发生着一些温馨的故事,让人们看到他们身上那一丝人性的光辉。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起义

1907年10月29日,跟历史上的许多时刻一样,只不过是再平凡不过的一天,不过在这一天,一个叫李钟岳的县令,趁着妻子外出自缢身亡了。

去世之前,他嘴里一直念叨着女侠秋瑾就义之前写下的一句诗:秋风秋雨愁杀人。当时他的年龄并不大,才只有52岁,一心赴死只是因为饱受“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的心理折磨。

李忠岳是土生土长的山东人,而秋瑾是浙江绍兴人,两个隔着千山万水的人,本来不会产生任何交集。李钟岳之所以会和秋瑾之间产生瓜葛,是因为他在1898年,也就是戊戌变法的这一年,幸运地考中了进士,之后就被派到浙江衢州府江山县担任县令,成为了清朝末年的一名政府官吏。

清代末年革命思想风起云涌,哪怕是一个小小的县令,也并不好当,一不小心还可能因此丧命。1906年,李忠岳遇到了他人生最大的危机,同为绍兴老乡的秋瑾和徐锡麟秘密商议举行推翻清政府的起义,徐锡麟负责先在安徽发动起义,而秋瑾则负责在浙江发动起义,和徐锡麟遥相呼应。

在革命先驱的身上,最令人敬佩的就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牺牲精神。按照计划,起义是由徐锡麟在安徽先发动,然后由秋瑾在浙江响应。但是,早在徐锡麟发动起义之前,消息就已经被泄漏。明知道消息泄漏的徐锡麟,为了唤醒民众,还是坚决起事。

1907年7月6日,徐锡麟率领学生军发动安庆起义,刺杀安徽巡抚恩铭,在4个小时候的激烈战斗后,兵败被捕。7月7日,年仅35岁的徐锡麟被清政府在安庆扶院门前杀害,心脏还被用来炒菜,方式极为残忍。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秋瑾听说了好友徐锡麟牺牲的消息之后,非常悲愤,但此时官府还没有下令搜捕秋瑾所在的绍兴大通学堂,她完全还有多余的时间逃走。

之所以不走,就是因为秋瑾早已下定了为革命赴死的决心要用自己的鲜血唤醒广大民众的革命意识,将革命提前五年。

当时的浙江巡抚是张之洞的侄曾孙张曾杨,徐锡麟被捕的手下供出实情后,张曾杨就急电绍兴知府贵福,让他立刻去绍兴大通学堂拘捕徐锡麟的同党秋瑾。

迫不得已对秋瑾行刑,却救了她的家人

负责具体执行此次抓捕秋瑾任务的,正是当时的山阴县令李钟岳。要是换了别人,肯定是欣喜若狂,觉得这是一个可以借机向领导邀功的大好机会。

但是李钟岳却是一个非常有良知的好官,虽然和秋瑾所处的立场不一样,但是同为读书人,他却非常欣赏秋瑾的才华和为人。

秋瑾不仅是一个为革命高声疾呼的女侠士,更是一个文采卓绝的才女,尤其是诗歌写得更好。其实秋瑾能够写出来优秀的诗歌并不难理解,诗言志,歌咏言,不管诗歌还是文章,都是作者内心感情的抒发。

林则徐因为爱国的精神写出“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千古名言,光读一遍就能令人心潮澎湃,而秋瑾虽然是一个女性,但为人光明磊落,忧国忧民,写出的诗歌同样能达到激励人心的作用。

李钟岳最喜欢秋瑾的一句诗就是“驰驱戎马中原梦,破碎山河故国羞”,而且他还经常用这句诗来教育自己的子女,感叹秋瑾作为一个女子都能写出如此荡气回肠的诗歌,真是令自己这些须眉浊物无地自容。

既然李钟岳如此倾慕秋瑾的才华,在接到抓捕秋瑾的命令后,他就采取了消极怠工的策略,一直拖着不去执行抓捕任务,为的就是让秋瑾能够趁着这段时间逃跑。

李钟岳冒着得罪上司的危险,在贵福面前替秋瑾辩护,说绍兴大通学堂一直以来都遵纪守法,并没有什么实际上的不轨行为,不能冒然地使用武力,可以由自己先去暗中调查,先摸清楚实际情况到底是怎样的,不能只听信一面之词。

李钟岳说的也很有道理,秋瑾确实没有什么板上钉钉的罪行,也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她犯上作乱。在这段官府还在犹豫的时间里,秋瑾完全有逃生的机会,但是一心想为革命牺牲的秋瑾并没有逃走。

巡抚一再下令,李钟岳却一直拖着不执行命令,贵福狠狠地训斥了他一顿,下了死命令,让他率领部队前去,将学校师生全部击毙,否则就要判他勾结乱党的谋逆之罪。

李钟岳没有理由再推脱,只好带着300多人前去执行任务,为了避免手下开枪打伤师生,他让自己的轿子走在最前面,这样士兵便不敢随便开枪。

李钟岳下令不要抓女学生,但秋瑾这个时候却早已换上了男装,带着几个学生拿枪抵抗抓捕,终于寡不敌众被俘。

看到自己一心想放走的秋瑾还在这里,李钟岳的心里大失所望,他没想到秋瑾这么固执。第二天,李钟岳又接到命令去搜捕秋瑾的娘家。

在搜捕中,为了保护秋瑾的家人不受牵连,李钟岳提前打听到了秋瑾的住处,故意不让人去搜查秋瑾的房间,这样秋瑾和革命党往来的大量信件才没被发现,秋瑾的家人也因此没有被牵连,也算是护全了秋瑾一家老小的性命。

在对秋瑾的审问中,李钟岳也不忍对她动用酷刑,只是给了她一把座椅,然后与她面对面地像朋友一样交谈,还给她纸笔,秋瑾有感而发,在上面写了一句:秋风秋雨愁煞人,李钟岳看后大受触动。

这样的审讯,自然结果是什么结果也没有,秋瑾只承认自己只是男女革命、夫妇革命,并没有参与推翻清政府的政治革命。

但即便如此,在没有找到任何证据的情况下,清廷依旧下了命令要杀害秋瑾,而且是采用最为残酷的斩首之刑。

李钟岳再次为秋瑾据理力争:既没有供词,也没有证据,怎么能够如此草率的杀人呢?贵福听后勃然大怒:这是巡抚的命令,杀与不杀都在你,请你好自为之!

1907年7月15日凌晨,李钟岳被迫压着秋瑾前往绍兴轩亭口刑场,行刑之前,李钟岳问秋瑾还有什么愿望。

秋瑾提出了三点:一、准许写家书作别;二、不要枭首;三、不要剥去衣服。秋瑾的三个要求体现了她人生中最后的牵挂,一是舍不得自己亲人,想跟亲人告别,二是想保留自己作为女人的最后体面。

但是,李钟岳只答应了秋瑾的后两个要求,没有答应第一个条件,之所以这么做,也是为了保护秋瑾的家人,因为她写给家人的书信很可能被当成作乱的证据。

虽然李钟岳在职责的压迫下,不得不执行了行刑的任务,但是从此之后他就被愧疚的心理折磨。在他心里,秋瑾万万不该死,却偏偏是自己行刑将她处死,对于这一切的发生自己都是无能为力。而秋瑾面对行刑时的大义凛然,更是让李钟岳的灵魂大受冲击。

“秋风秋雨愁煞人”的句子,一直萦绕在李钟岳的耳边,李钟岳也一直处在“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的悔恨中,他多次自杀,跳井自杀被家人救了上来,在树上结绳自杀也被家人给救了下来。

但李钟岳的死意坚决,最终还是趁着家人不注意,在秋瑾死后百天,于家中自缢身亡。而秋瑾的家人因为李钟岳的保护没有被牵连,一直非常感激他的恩德,李家和秋家人也因此成了世交。

1912年,辛亥革命成功后,西子湖畔建立了秋瑾墓和鉴湖女侠祠,李钟岳的牌位也被摆放在祠中,上面写着:"清山阴知县李钟岳之神位","李钟岳先生,山东安丘县人,秋案中有德于女侠",李钟岳也因为保护秋瑾的行为和为秋瑾殉道的义举永远被后世之人敬佩和悼念。

相关内容

田径世锦赛|活久见系列:美...
9月19日晚举行的东京田径世锦赛男子400米栏决赛上演争议一幕。2...
2025-09-20 05:05:16
不开挖,如何为地下管道“悬...
当地面之下深埋的输油管道出现破损,若不及时察觉,便可能引发能源泄漏...
2025-09-20 05:04:41
看“最美公路”如何激发乡村...
□杨帅 俯瞰南粤大地,蜿蜒于山水之间的惠州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2...
2025-09-20 05:04:01
原创 ...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无疑是最为人所熟知的英雄之一。他的故事起始于山...
2025-09-20 05:03:47
原创 ...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朱元璋的画像如此丑陋? 很多人或许会认为,这...
2025-09-20 05:03:43
原创 ...
清代超品一等公与正一品大学士谁的地位更高、权力更大?这是后台一位读...
2025-09-20 05:03:25
原创 ...
好的,我会保持原意,适当增加细节,整体字数变化不大地进行改写: -...
2025-09-20 05:03:24
原创 ...
1937年底至1938年10月,周恩来在武汉度过了10个月的关键时...
2025-09-20 05:03:17
原创 ...
春秋时期,长达数百年的乱世局面,最终导致中国广袤的土地被七个强大的...
2025-09-20 05:03:17

热门资讯

原创 赵... 神爵元年(前 61 年)春,金城郡的黄河岸边,76 岁的赵充国拄着拐杖,望着远处正在开垦的屯田。他的...
原创 雍... 当然可以!我将根据您的要求,逐段进行改写,保持原文意思不变的同时增加一些细节描述。 --- 写作并非...
澳门抗战人物群像展开幕 中新网澳门7月8日电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由澳门历史教育学会与澳门...
原创 除... 中国历史上曾定都南京的政权 一、三国时期的东吴政权 孙权最初并没有把都城设在建业(今江苏南京),而...
原创 韩... 脸都不要了? 最近,韩国一些学者居然提出了一个引人注目的观点——明朝永乐大帝朱棣竟然是韩国人!这一...
黔阳地名消失与怀化地缘命名逻辑... 湖南省“黔阳”古地名,在怀化“地改市”命名中的消失,是当代中国行政区划“县市合并”调整中文化逻辑让位...
原创 难... 《三国演义》中的英雄人物层出不穷,每一位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记,给人留下了永恒的记忆。曹操,那个“文韬堪...
原创 错... 好的,我帮你把文章保持原意,适度丰富细节并改写如下: --- 在三国那个风云激荡、战火连绵的时代,天...
原创 项... 秦朝灭亡后,项羽将功臣们分封了封地,但为何这些诸侯不安心做自己的王,反而联合起来反对项羽呢? 我们...
原创 溥... 在我们身处的社会中,想要真正做到孤身一人几乎不可能。时代的洪流汹涌而至,想要活得轻松,随波逐流或许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