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戚继光16岁袭“登州卫指挥佥事”,到底有多大的权力?为何说这印证了明朝的衰
创始人
2025-06-09 18:33:17
0

戚继光在中国历史绝对是一个特殊的存在,他为国驱寇,和俞大猷抗击倭寇十余年,扫平了困扰明朝多年的倭患。他镇守蓟门,驰援辽东,和李成梁抗击蒙古诸部内犯,确保大明北境固如金汤。

除了战功赫赫之外,戚继光还有很多开创性的举措,比如撰写兵书,发明和改造戚氏军刀和狼筅等各类新式武器,建造大小战船、战车,在长城修筑攻台,使明军的水路装备都远优于周边之敌。他的鸳鸯阵更是屡屡创造以少敌多且零伤亡的军事奇迹。

戚继光和岳飞堪称中国历史的两个名将典型,都是民族英雄,在军事上常胜且都有推动军事革新的创举。但和岳飞不同的是,戚继光军旅生涯的晋升更为的坦荡,并且堪称明朝武官成长模式的一个典型。

《明史·戚继光传》曾记载“戚继光,字元敬,世登州卫指挥佥事。” 明朝的指挥佥事是正四品的武官,相当于副将的一种,指责便是辅助指挥使掌管士卒。明朝“卫所制”规定一个卫所设置军士5600人,以指挥使为主将,下设4位指挥佥事。也就是说,戚继光军旅生涯一登场就负责分管千人以上的部队,而这时候的戚继光仅仅16岁。

而让戚继光“年少有为”的根本,不是他的能力,而是祖宗的功劳。明朝设有专门的指挥佥事、指挥同知和卫镇抚等武官职位,都是专门用来服务世袭军官的制度。这个制度也是明太祖朱元璋的首创,规定功臣武将的官职可以由子辈继承,但这种官职是固定的,也就是说父亲当过指挥佥事,哪怕他后来升官到了尚书,子辈也只能继承指挥佥事这个原始官职。

戚继光16岁承袭父亲戚景通的官职,也帮助他省掉了基层摸爬滚打的这一步骤,直接成为军官。而放眼整个明朝,像戚继光这样“坐享其成”,最后成为名将的也不在少数。比如和戚继光齐名的俞大猷是承袭“百户”,一上任就正六品,统兵120人。李成梁的儿子李如松,朝鲜之役大破日军的一代名将,也是承袭的“指挥同知”一职。

武将世袭这一制度,虽然成为了明朝武将的一个重要来源,也涌现了很多少年名将,帮助他们及早地登上了历史舞台。但这个制度也存在一个很大的弊端,那就是使明朝的武将质量根本得不到保障。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李成梁一家,李氏一族在辽东势力庞大,后辈也因此蒙受恩荫,几乎个个为将封侯。但除了李成梁和李如松外,李家出现了所谓的庸才,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李如松的弟弟李如柏。

李如柏早年承袭“锦衣千户”,但和哥哥不同的是,他不仅因为迷恋酒色被免职,官复原职后担任辽东总兵出征萨尔浒,结果还没遇到后金就兵溃而逃,丢尽了脸面。萨尔浒一战明军精锐尽失,从此由盛转衰。

承袭制度让很多世家的纨绔子弟占据了明军的指挥职位,基层士兵的晋升通道更加狭窄,这样成为了明军战斗力无法保证的一个重要缘由。

相关内容

原创 ...
在科技尚未迈入高度发达阶段的古代,人们勇敢地踏上海洋,开辟新的航线...
2025-09-18 13:04:03
档案保存环境与设备管理:守...
档案,作为历史的见证者和信息的载体,其保存质量直接关系到信息的完整...
2025-09-18 13:03:28
原创 ...
一张老照片,一个人旧人物,一段老故事。 大家好,我是历史君,一个搜...
2025-09-18 13:03:17
苏德战争初期苏军为何遭受惨...
对苏德战争初期苏军一再受挫的原因,以往国内外史学界过于强调德军如何...
2025-09-18 13:03:16
原创 ...
很多人不理解,义和团成员看似“愚昧、落后”,为何能迫使西方列强放弃...
2025-09-18 13:03:14
原创 ...
1927年:毛泽东的革命启示 1927年,毛泽东已经34岁。这一年...
2025-09-18 13:03:08
原创 ...
大家好,我是新疆红泉堂。今天我想和大家聊一聊新疆地区的红钱,特别是...
2025-09-18 13:02:57
原创 ...
在建国前,国共激烈对抗的岁月里,国民党顽固派因视野狭窄、未能准确识...
2025-09-18 13:02:42
泰国每年接待大量中国游客,...
当下,旅游已成为大众生活中愈发热门的休闲方式,喜欢踏上旅途、领略别...
2025-09-18 13:02:41

热门资讯

原创 汉... 在阅读此文之前,不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这样不仅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还能给您带来更多参与的机会。...
民众走进江苏盱眙文博场馆徜徉“... 7月2日,江苏盱眙,大云山汉王陵博物馆《玉得永生——盱眙汉代葬玉文化特展》上展出的复刻版金缕玉衣吸引...
原创 唐... 自古以来,忠臣良将的最大梦想,除了保家卫国外,就是能够遇到一个全身心信任自己的君主。毕竟,作为武将,...
原创 宋... 首先,需要指出的是,中国历史上不同的大朝代,如唐、宋、元、明、清等,其铸币工艺和流程各有变化与独特的...
原创 蒋... 1949年,蒋介石坐在他办公室的桌前,浑身疲惫,眼神充满迷茫。他猛然拍了一下桌子,仿佛想要宣泄心中的...
原创 留... 在1949年5月,历史学家陈垣写了一封信给胡适,并将信件公开发表在《人民日报》上。这封信描述了中共取...
原创 百... 春秋时期,秦穆公曾因一位大才的衰老而感慨不已。这位“英雄”已经年过古稀,白发如霜,步履蹒跚,老态毕现...
叮!一封来自长春历史文化博物馆... (长春历史文化博物馆)
原创 巴... 巴拉克·奥巴马,这个名字在当代美国乃至世界历史中,都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于1961年8月4日诞生...
原创 刘... 在中国封建王朝更迭的历史长河中,常常能够看到“能者居之”的传统。每个王朝的建立者几乎都具备出众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