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苏轼很得罪人的一首词,面对“好色”好友,苏轼当真不留一点情面
创始人
2025-06-09 18:32:53
0

说起苏轼大家都不陌生,作为宋代词坛排名前列的大文人,他的一生堪称跌宕起伏宦海浮沉,但却始终保持着豁达乐观的心态。当然,这只是苏轼最被人熟知的一个方面,其实在生活里,苏轼还有其幽默风趣的一面,就像他写给妹妹的打油诗“未出厅堂三五步,额头先到画堂前”,当真是令人捧腹。

除此之外,苏轼也有辛辣讽刺的一面,话说苏轼有个朋友叫张先,也是宋代著名词人,八十多岁娶了个十八岁的妾室,当时苏轼就作诗讽刺,其中有一句“一枝梨花压海棠”至今还时常被人提起。除了这首诗,苏轼还曾作一首词讽刺这个“老不休”的友人张先。说来张先也是当时有名的词人,但晚年却好美色,更曾千方百计地花钱买妾,这令身为好友的苏轼颇为不满,于是写下这首《天仙子》。全词句句讽刺,读后令人不得不感慨:东坡是不怕得罪人。下面就来和笔者一起走进这首词。

《天仙子》-(北宋-苏轼)

走马探花花发未。人与化工俱不易。千回来绕百回看,蜂作婢,莺为使。谷雨清明空屈指。

白发卢郎情未已。一夜翦刀收玉蕊。尊前还对断肠红。人有泪,花无意。明日酒醒应满地。

这首词并没有直接描写张先纳妾之事,而是借描写花来讽刺张先之事。上阕主要是描写张先千方百计物色美人之事,其中“走马探花”指的便是张先,“人与化工俱不易”表现出张先的迫不及待。而紧接着“千回来绕百回看”则是表达张先的不厌其烦,可见张先对于物色美人这件事真的是想方设法、随时随地都很上心。这几句细细品读满满的都是词人对于张先的讽刺。而最后一句则是词人对于谷雨清明时节看不到鲜花盛开的惋惜之情。

下阕则是借唐校书郎卢某来指代张先,好不容易终于等到鲜花盛开,却被张先这“老不休”拿着剪刀剪了去,这里的意思就是张先将年轻貌美女子纳为妾室。而“尊前还对断肠红”则是描述的鲜花,也即是张先所纳之妾的情状,可谓“断肠”。而最后三句则是描述张先之妾的悲剧,其中既有词人对于张先妾室的同情和惋惜,也同时将整首词的讽刺意味推至极致。

其实苏轼这首词既是对友人张先的讽刺,也是对不平等婚姻的讽刺。由此也可以看出苏轼高洁的品格,哪怕是友人,只要做错事,他也是丝毫不留情面。

相关内容

原创 ...
在科技尚未迈入高度发达阶段的古代,人们勇敢地踏上海洋,开辟新的航线...
2025-09-18 13:04:03
档案保存环境与设备管理:守...
档案,作为历史的见证者和信息的载体,其保存质量直接关系到信息的完整...
2025-09-18 13:03:28
原创 ...
一张老照片,一个人旧人物,一段老故事。 大家好,我是历史君,一个搜...
2025-09-18 13:03:17
苏德战争初期苏军为何遭受惨...
对苏德战争初期苏军一再受挫的原因,以往国内外史学界过于强调德军如何...
2025-09-18 13:03:16
原创 ...
很多人不理解,义和团成员看似“愚昧、落后”,为何能迫使西方列强放弃...
2025-09-18 13:03:14
原创 ...
1927年:毛泽东的革命启示 1927年,毛泽东已经34岁。这一年...
2025-09-18 13:03:08
原创 ...
大家好,我是新疆红泉堂。今天我想和大家聊一聊新疆地区的红钱,特别是...
2025-09-18 13:02:57
原创 ...
在建国前,国共激烈对抗的岁月里,国民党顽固派因视野狭窄、未能准确识...
2025-09-18 13:02:42
泰国每年接待大量中国游客,...
当下,旅游已成为大众生活中愈发热门的休闲方式,喜欢踏上旅途、领略别...
2025-09-18 13:02:41

热门资讯

原创 汉... 在阅读此文之前,不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这样不仅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还能给您带来更多参与的机会。...
民众走进江苏盱眙文博场馆徜徉“... 7月2日,江苏盱眙,大云山汉王陵博物馆《玉得永生——盱眙汉代葬玉文化特展》上展出的复刻版金缕玉衣吸引...
原创 唐... 自古以来,忠臣良将的最大梦想,除了保家卫国外,就是能够遇到一个全身心信任自己的君主。毕竟,作为武将,...
原创 宋... 首先,需要指出的是,中国历史上不同的大朝代,如唐、宋、元、明、清等,其铸币工艺和流程各有变化与独特的...
原创 蒋... 1949年,蒋介石坐在他办公室的桌前,浑身疲惫,眼神充满迷茫。他猛然拍了一下桌子,仿佛想要宣泄心中的...
原创 留... 在1949年5月,历史学家陈垣写了一封信给胡适,并将信件公开发表在《人民日报》上。这封信描述了中共取...
原创 百... 春秋时期,秦穆公曾因一位大才的衰老而感慨不已。这位“英雄”已经年过古稀,白发如霜,步履蹒跚,老态毕现...
叮!一封来自长春历史文化博物馆... (长春历史文化博物馆)
原创 巴... 巴拉克·奥巴马,这个名字在当代美国乃至世界历史中,都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于1961年8月4日诞生...
原创 刘... 在中国封建王朝更迭的历史长河中,常常能够看到“能者居之”的传统。每个王朝的建立者几乎都具备出众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