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俗语,“穷不搬家,富不迁坟”,下半句少有人知,生意人值得一看
创始人
2025-06-09 14:03:43
0

华夏大地发展历史久远,文化也是源远流长,经过五千年的传承,祖祖辈辈的积累,古人真的留下了很多历史的瑰宝给我们。不仅有农业方面的耕种知识,看云识天气的气象知识,大量诗词歌赋的文化知识,还有很多经过人们口口相传的谚语和俗语,这一类特有的民间智慧的保留。

现在流传下来的很多民间谚语或是俗语,有很多人都觉得不可信,尤其是当说到一些涉及风水问题的,就更是嗤之以鼻。但是就整个社会的经验来看,很多俗语还是很有借鉴意义的,并不是一无是处,我们要善于从中汲取经验,从而才有机会收获更多益处。

一、穷真的不要搬家,成本太大了

有一句俗语,算是把很多风水问题和为世处事的哲学问题都融合进去了,那就是“穷不搬家,富不迁坟”。

对于安土重迁的中国人来说,不到万不得已或是必须的时候,是不会轻易搬家的。这句俗语就告诫人们,当真正当需要搬家的时候,还是要衡量一下自己的财力再去做决定,尤其是当家境并不富裕的时候,更是要量力而行。

因为搬家是一件费人力财力的事情。前期需要打包东西,大大小小的的东西都要整理一遍,哪些东西搬得走,哪些东西只能留下来,这些都需要去做抉择。尤其因为古代交通不便,很多东西都没办法搬运,只能丢弃,这就会让贫寒的家庭雪上加霜。

虽然现在社会已经很便利,有搬家公司可以提供搬家服务。但是在古代想要进行大件物品的运输,还是很困难的。只能借用牛车或是马车,马车拉的东西少而且又贵,一般只能运用于运输贵重物品或是人,而牛车或是驴车会变成人们运送家具的主要工具,但不管是租赁还是自有的,都是一笔不小的花费。

当一路舟车劳顿,到达目的地后,会发现很多日常生活用品在搬家的时候因为携带不便被扔掉了,只能重新再去置办,这就又会增加家庭的开支。所以在前期没有做好这些必要支出的准备时,搬家是一件很不现实的计划,不仅对古代人来说是这样,现代人更是如此,尤其是对交友成本巨大的现代社会来说。

二、富不迁坟真的有道理吗?

俗语真的是很好理解,“富不迁坟“其实就是说,当一个家庭处于富裕兴旺之时,最好不要动迁家族的祖坟。这句话其实是古代人风水学的运用,但是很多人会把它完全当成做封建迷信。古代人对风水是极为看重的,尤其是大富之家,他们会去很好的保护自己的祖坟坟址。

因为古代人认为现在这一辈人生活的好,是因为祖坟风水好,靠的是祖辈的保佑和庇护。而且也希望这个运势可以延续到后代的子子孙孙,把祖辈的福气一种传承下去。假如突然去迁坟,不仅家族的人会反对,外面的人还会认为这个人是在发神经,对自己的祖辈大不敬,会对这个人产生不好的印象。

而且直到现在,为了表示对逝去的人的尊敬,我们现在还会有“死者为大”、“入土为安”的说法,所以当人下葬之后,就不会再去挪动他的位置。尤其是当想要挪动自己先辈人的坟茔就更是大不敬,所以才会有富不迁坟这一说法。不仅是风水更是迫于舆论压力。

三、生活不好改大门竟然是真的

“穷不搬家,富不迁坟”其实这两句之后还接了一句话,对生意来说更有借鉴意义。前两句是生活中可能会碰到的事情,但下面的一句话直接关系到生意人的财运,那就是“生意不好改大门”。这其实也是古人研究出来的风水学知识,当你生意不好时,就说明你现在财运不好,改造一下大门,是通过改造风水来迎接财运的表现。

这其实放在现在也是有一定借鉴意义的。毕竟人与人相处时,第一印象都会有很长远的影响,别说去逛街了,当你看到一个平平凡凡的门店进去的几率大,还是看到一个光鲜亮丽的门店进去的几率大呢?当人流量少的时候,借机装潢一下门头店铺,让看到的人眼前一亮,这样才会吸引到更多人,有更多的人气。

到了古代就更实用了,因为古代其实的广告业并没有现在这么发达。人们进店可能只是会根据自己的需求来进行消费,但是猎奇心是无论哪个时代都传承不变的,所以当顾客看到一个很新奇的门头,他就会想进去逛逛。这就是产生购买行为的第一步,而且是很关键的一步,他对商品产生了了解行为。

改大门这件事呢,是有一定程度的帮助,但也不是说全靠改大门就能改变生意。最关键的还是要保证自己的产品质量和服务,因为人进来了,如果质量和服务不能保证,就没有办法有回头客和固定的消费人群,所以说,做生意还是要把控各个渠道和程序,一样都不能落下。

不能认死理说:我就听了俗语的建议了,改了大门,为什么现在生意还不好,老祖宗都是骗人的。不管做生意还是做人,都要学会变通,不能一根筋,觉得别人说的就完全是对的,只是一个建议,给了一个改进的方向和策略,并不是让我们全盘接受的。

四、总结

综合来看,俗语虽然看起来没什么很深刻的意义,它更符合大众传播的原理,便于口口相传,但是它其实蕴含了很多古人生活的智慧和聪明之处。古人通过大概率的统计,将自己的生活经验,用简练的语言向外传播扩散,就是因为在当时得到了印证,所以才会有更多的人去传播。

当我们接触到一件事物的时候,不要忙着去否定,也不要忙着去接受。要先揣摩一下它的深层含义,谨防生搬硬套,套到一半发现不合适,再退回去,就浪费了时间和经历。也要避免什么都不听,只相信自己,这样就会很浪费时间,有好的经验为什么不用。

相关内容

原创 ...
在科技尚未迈入高度发达阶段的古代,人们勇敢地踏上海洋,开辟新的航线...
2025-09-18 13:04:03
档案保存环境与设备管理:守...
档案,作为历史的见证者和信息的载体,其保存质量直接关系到信息的完整...
2025-09-18 13:03:28
原创 ...
一张老照片,一个人旧人物,一段老故事。 大家好,我是历史君,一个搜...
2025-09-18 13:03:17
苏德战争初期苏军为何遭受惨...
对苏德战争初期苏军一再受挫的原因,以往国内外史学界过于强调德军如何...
2025-09-18 13:03:16
原创 ...
很多人不理解,义和团成员看似“愚昧、落后”,为何能迫使西方列强放弃...
2025-09-18 13:03:14
原创 ...
1927年:毛泽东的革命启示 1927年,毛泽东已经34岁。这一年...
2025-09-18 13:03:08
原创 ...
大家好,我是新疆红泉堂。今天我想和大家聊一聊新疆地区的红钱,特别是...
2025-09-18 13:02:57
原创 ...
在建国前,国共激烈对抗的岁月里,国民党顽固派因视野狭窄、未能准确识...
2025-09-18 13:02:42
泰国每年接待大量中国游客,...
当下,旅游已成为大众生活中愈发热门的休闲方式,喜欢踏上旅途、领略别...
2025-09-18 13:02:41

热门资讯

中新网关注徐悲鸿抗战题材作品在... 7月1日,“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桂林抗战文化城文学艺术展”在山西太原晋祠博物馆开展,其中,较为少见...
原创 夏... 夏侯渊被斩于定军山之后,张飞的妻子要求刘备为其举行厚葬的事宜,表面上看似平凡,但背后却隐藏着许多未曾...
原创 皇... 崇祯皇帝朱由检刚刚登基时,也曾信心满满,想要做个挽救天下的中兴之主。第一件大事就是除掉权倾朝野的魏忠...
原创 毛... 好的,我帮你对这篇文章每段进行语义基本不变的改写,并在适当地方增加了一些细节描述,保持文章总体字数变...
原创 什... 古今中外,关于“欲成大事者”的教诲与解读不胜枚举,常见的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
从总体来看,诸葛亮在历史丞相当... 很多人心目中的NO.1。 梁启超在《中国六大政治家》中描述了中国历史上六位杰出政治家,后世把他们称为...
原创 女... 秋瑾被誉为近代中国的“第一女杰”,她短短32年的生命虽如流星般璀璨,但她却谱写了一段壮丽的生命篇章。...
原创 一... 廉颇晚年的死于他乡,似乎并非一个单纯的偶然事件。很多人认为,廉颇的悲剧结局,源于奸臣郭开的陷害,使他...
原创 司... 司马家族无疑是三国时代的最后赢家,他们所建立的西晋王朝结束了长期割据的局面,成功实现了中华的大一统,...
原创 田... 北京时间9月18日晚,2025年世界田径锦标赛,第6比赛日争夺。此役何巫呷出战女子5000米无缘决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