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马关条约签订时李鸿章被打伤,日本为什么那么害怕?
创始人
2025-06-09 12:04:12
0

两国交战不斩来使,谁斩来使,谁就是下三滥。

下三滥没有道义,其他国家自然不会跟下三滥当朋友。至少明面上是这样。

尽管八国联军个个都是王八蛋,但自始至终都装出一副绅士摸样。

李鸿章这个和谈使者份量很重,他是清朝的全权特使,负责甲午战争后清王朝与日本的善后事宜,也就是去日本当冤大头。

日本极端分子刺杀李鸿章,就是要打乱清日和议计划,重开战端,这是日本国内很多军政大臣不愿看到的。

甲午海战,日本赌上国运,集全国之力去和李鸿章的北洋舰队决战,得亏是打赢了,要不然,日本就无法迈上台阶,成为新的列强。

甲午战争是日本的投名状,它的胜利,让西方列强认可了日本也是列强。

简单的说,就是日本可以上桌和列强一起吃饭了。

甲午战争后,日本经济面临崩溃,亟需休养生息,需要赶紧从中国获得巨额赔款,用于国内战争善后事宜,缓和国内矛盾。

此时刺杀李鸿章,将会彻底打乱日本恢复国力的计划。

除此之外,李鸿章毕竟是清朝代言人,在国际上声望日隆,日本刺杀他就相当于证明自己是个下三滥,是不讲信义的小人。

这让其他列强怎么看,虽然大家都是真小人,但是表面上都得表现得像个绅士,你刺杀别国大臣,就是脸也不要了,这种国家我们诸列强怎么能跟你合作。之前你们就刺杀到访的俄国皇太子,这回又刺杀清朝大臣,下回是不是就要刺杀我等列强?

再者,西方列强看着日本击败清朝,有可能获得巨额赔款和割地,眼馋又嫉妒,都在想办法如何分一杯羹。

在这个节骨眼上,李鸿章被打伤,就给了西方列强插手的口实。如果李鸿章硬气点,立马调头回国,停止和谈,邀请西方列强协助防御日本,承诺事成之后给与重谢,估计像英美德法俄这些殖民者都会心动下场,届时日本将处于两头为难的困境。

国内矛盾重重,国际危机四伏,日本掌权者自然对李鸿章遇刺一事感到棘手。只有尽快停战,降低赔偿要求,尽快完成条约签订。

李鸿章因为遇刺,赔款由3亿两改为2亿两,李中堂算是凭借肉身之辱为大清国换来了一点好处,即使这样,自己还是成了卖国贼,岂不悲乎?

相关内容

原创 ...
1945年,延安召开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七大,选举产生了中央委员44人...
2025-09-11 05:04:06
古籍蝶影雨中来,携手共探奇...
2025年6月1日,雨中的六一儿童节下午,上海图书馆东馆5F-01...
2025-09-11 05:03:41
原创 ...
八爷党并不是败给了四爷党,而是败给了康熙帝本人。 在“九子夺嫡”之...
2025-09-11 05:03:32
原创 ...
公元1449年,蒙古瓦剌大举入侵明朝边境,明军在初次交锋中惨遭失败...
2025-09-11 05:03:22
原创 ...
三国时期,战乱不断,诸多豪杰为争夺天下霸主的地位,纷纷广招兵员,壮...
2025-09-11 05:02:42
原创 ...
欢迎阅读史源历史专栏第2868期。在1955年全军授衔时,尽管开国...
2025-09-11 05:02:37
原创 ...
今年7月18日,一则关于美国公民从韩国越境进入朝鲜的新闻迅速引发了...
2025-09-11 05:02:34
原创 ...
在阅读本文之前,欢迎您点击“关注”,这样您不仅能够更方便地参与讨论...
2025-09-11 05:02:25
原创 ...
前言:由于数百年来江南文人的各种演绎与传说,刘基刘伯温这位在明朝开...
2025-09-11 05:02:16

热门资讯

原创 年... “伴君如伴虎”,这句话在古代是广为人知的真理。笔者深信,雍正皇帝时期的年羹尧和隆科多对此感触颇深。年...
原创 从... 在现代社会,除了身份证外,能证明我们身份的证件还有户口簿。其实,“户籍”和“籍贯”这两个词早在古代就...
清朝时期最大的一座王府 有这么一座宅子,光是一根柱子,就高达上亿元。 ▼ 恭王府占地面积约6万平方米,是乾隆皇帝宠臣和珅花...
原创 清... 喜欢清宫剧的朋友们,是否在欣赏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个相当有趣的细节呢?那就是剧中宫女和皇妃所穿的鞋子。与...
原创 人... 黄巾起义后,东汉朝廷腐化,朝堂权臣争斗,天下陷入了动荡不安的局面。 有句古话说得好:“乱世出英雄。...
原创 为... “不称臣,不纳贡,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种铮铮誓言,充分展现了明朝作为...
原创 唐... 公元771年,年逾七十的郭子仪凯旋归来,皇帝对他表现出极高的敬意,询问他所期望的赏赐。令所有人意外的...
原创 1... 1943年4月13日,纳粹德国以雷霆万钧之势侵入苏联,并占领了卡廷森林。在这片远离人烟的荒芜森林中,...
原创 为... 棺椁里的阴阳哲学:中国丧葬文化中的生死智慧 秦岭北麓的古墓群中,考古学家拂去汉代棺椁上的青膏泥,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