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后人嘲讽李白,韩愈愤而反驳,写下流传千古的骂诗
创始人
2025-06-09 08:31:40
0

盛唐不仅是个国力强盛,万邦来朝的超级帝国,更是以辉煌灿烂的唐诗文化成为了历史长河中不可磨灭的时代。最闪耀的明星,当然是李白和杜甫,他们如同大唐的双子星,永远璀璨夺目。然而,李白和杜甫生前的境遇并不相同。李白是全民偶像,少年成名,还被唐玄宗召入宫中,走到哪里都是万众敬仰的焦点。杜甫则低调得多,名气也小得多,大部分的时光,都是在籍籍无名和穷困潦倒中度过。

然而,就在李杜相继陨落后不久,中唐文人们开始了全新的认识。白居易和元稹推动了“新乐府运动”,认为杜甫的诗歌主张才是正途。因此,杜诗的地位直线上升,一时风头无二。这也奠定了杜甫作为诗圣的基础,宋代崇尚杜甫到了更着迷和疯狂的程度,与此不无关系。

杜甫的价值被发掘,这是一件好事,然而,元白二人却抨击李白,认为他华而不实。比如白居易就评价诗仙“才矣,奇矣,人不逮矣”,他认为诗歌应该“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也”,而李白只讲文学性,没有揭露现实的一面,不足为后世效仿。

元稹更过分,他为杜甫写了墓志铭,高度评价杜甫的文学水平,认为自西汉开始,没有一个诗人能与杜甫相比。鉴于墓志铭的特殊性和杜甫本身的地位,这个说法也不为过。但他却公然说,李白的诗歌,只不过想象力出奇一点,与杜甫根本不是一个档次的。

现在我们知道,李白的豪放洒脱与杜甫的沉郁顿挫是诗歌的两种风格,谈不上谁比谁更高端。然而在当时,白居易和元稹的影响力太大,他们公开尊杜贬李,就让文坛出现了一边倒的风气。他们的好朋友张籍,更是杜甫的拥趸,根据《云仙散录》的记载,张籍曾将杜甫诗集烧成灰,然后沾上蜂蜜吃,希望能沾上诗圣的仙气。

总之,唐朝中期,李白的诗坛地位突然降得很低,甚至一些不入流的诗人也敢指指点点。这种风气,让文坛领袖韩愈非常愤怒。他是老派文人,听着李白诗歌长大,为此,他写了这首《调张籍》: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伊我生其后,举颈遥相望。夜梦多见之,昼思反微茫。徒观斧凿痕,不瞩治水航。想当施手时,巨刃磨天扬。垠崖划崩豁,乾坤摆雷硠。唯此两夫子,家居率荒凉。帝欲长吟哦,故遣起且僵。翦翎送笼中,使看百鸟翔。平生千万篇,金薤垂琳琅。仙官敕六丁,雷电下取将。流落人间者,太山一毫芒。我愿生两翅,捕逐出八荒。精诚忽交通,百怪入我肠。刺手拔鲸牙,举瓢酌天浆。腾身跨汗漫,不著织女襄。顾语地上友,经营无太忙。乞君飞霞佩,与我高颉颃。

这首诗很长,韩愈开篇就摆明自己的态度:李白和杜甫都是光耀文坛的天才,是大唐的荣耀,也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前两句本身就带有诗仙的浪漫主义特点,韩愈显然是在向李白致敬,以瑰丽神奇的手法表达自己的仰慕之情。

接下来,韩愈的笔下就没有留情了:“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他用蠢儿子来痛骂那些读不懂李诗的文人,说他们故作诽谤。他又用蚍蜉和大树,比喻这些人与李白的差距之大,而且,这些人对李白的攻击,并不能起到什么作用,因为什么时候蚍蜉可以撼动参天大树?

这就是文坛宗师的霸气,他骂得不留情面,骂得惊天动地,更让人无地自容。后面的内容,韩愈依旧用的诗仙手法,对李白、杜甫二人尽情讴歌,文采飞扬,让人心潮澎湃。

从这首诗的名字可以看出,韩愈是写给张籍的。张籍虽然与白居易、元稹交好,但也是韩愈的大弟子。他写出过“恨不相逢未嫁时”的名句,虽然比韩愈大两岁,却是韩愈一手提拔的,相交很深。“调张籍”就是调侃张籍的意思,并不是狠话。而且,韩愈在诗中,显然也不是特意指责张籍,而是指桑骂槐。

让韩愈大动肝火的,还是白居易、元稹这些人。其实,韩愈和柳宗元推行古文运动,白居易和元稹推动新乐府运动,主旨是一样的,都是摒弃华而不实的文风。然而,元白二人却搞错了对象,将李白当作只知道莺歌燕舞的文人对待。其实,李白的诗中,讴歌了祖国大好山河,赞美的朋友的深情厚谊,也揭示过现实的苦难,百姓的困顿,凭什么说他只是想象力出奇?

韩愈擅长的是文章,被称为“唐宋八大家”之手,也被认为是“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他的主要成就并不在诗歌,但这次恐怕是出离的愤怒,才会洋洋洒洒写出长篇诗歌。也就是他的振臂高呼,让人胆战心惊,此后胡乱攻击李白的文人们才消停下来。

很多读者私信问小珏,如何能培养孩子养成阅读唐诗习惯,进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小珏也不是教育专家,但我们现在有专家啊。推荐一套书籍,涵盖唐诗宋词元曲,特别有纳兰性德、李清照、李煜和仓央嘉措的经典诗集,一共十本书,一次投资拥有多部经典。讲解唯美,通俗易懂,无论是孩子还是成年人都很合适。不管什么时代,多读点书总是不会错的。而且,平台与商家搞活动,一套10册才149元,每本不到15元,从我这里进入领券还能减10元,链接奉上。

相关内容

原创 ...
在科技尚未迈入高度发达阶段的古代,人们勇敢地踏上海洋,开辟新的航线...
2025-09-18 13:04:03
档案保存环境与设备管理:守...
档案,作为历史的见证者和信息的载体,其保存质量直接关系到信息的完整...
2025-09-18 13:03:28
原创 ...
一张老照片,一个人旧人物,一段老故事。 大家好,我是历史君,一个搜...
2025-09-18 13:03:17
苏德战争初期苏军为何遭受惨...
对苏德战争初期苏军一再受挫的原因,以往国内外史学界过于强调德军如何...
2025-09-18 13:03:16
原创 ...
很多人不理解,义和团成员看似“愚昧、落后”,为何能迫使西方列强放弃...
2025-09-18 13:03:14
原创 ...
1927年:毛泽东的革命启示 1927年,毛泽东已经34岁。这一年...
2025-09-18 13:03:08
原创 ...
大家好,我是新疆红泉堂。今天我想和大家聊一聊新疆地区的红钱,特别是...
2025-09-18 13:02:57
原创 ...
在建国前,国共激烈对抗的岁月里,国民党顽固派因视野狭窄、未能准确识...
2025-09-18 13:02:42
泰国每年接待大量中国游客,...
当下,旅游已成为大众生活中愈发热门的休闲方式,喜欢踏上旅途、领略别...
2025-09-18 13:02:41

热门资讯

原创 N... 距离新赛季NBA常规赛开战还有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最近,NBA官方发布了一组采访视频,询问多位NBA球...
「好运角半程马拉松」那香海景区... 9月7日,2025年威海横渡刘公岛公开水域国际邀请赛在威海幸福公园冬泳基地圆满落幕。 赛事由威海市...
“只要我还能讲,就要把革命故事... 渣滓洞幸存者、99岁老党员杨俊生: “只要我还能讲,就要把革命故事讲下去” 2007年,杨俊生在...
原创 2... 2015 年深秋,我国东北某基建工地的挖掘机意外掘开了一段尘封百年的历史 ——63 个锈迹斑斑的铁箱...
原创 他... 他是我国领导人中,唯一一位与列宁面过面并且握过手的人,连毛主席和周恩来也未曾有过此经历。在那个特定的...
原创 宋... 在开始阅读本文之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不仅方便您参与讨论和分享,也能让您获得更多的互动体验,感...
原创 地...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毛主席在土地改革运动中落实了“耕者有其田”的理想,满足了广大农民的愿望。在四川朱德...
激辩“秦始皇遣使采药昆仑石刻”... 6月8日,《光明日报》刊发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仝涛文章《重大发现!秦始皇派人去昆仑山采长...
原创 蒋... 在国民党败退时,蒋介石早早准备好了退路,甚至提前为这一历史时刻做好了周密的安排。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他...
原创 宋... 宋朝自公元960年赵匡胤建立北宋开始,直到1279年南宋灭亡,历时319年。在这个近三百年的历史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