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马拉松赛事在国内越来越火。从北上广深到三四线城市,几乎每个月都有各种规模的马拉松比赛。报名通道一开放,名额瞬间被抢光,朋友圈里也总能看到晒完赛奖牌、赛道自拍、PB(个人最佳成绩)的跑友。
但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有些人跑马拉松的动机似乎变了——他们不是为了挑战自我,不是为了健康,甚至不是为了热爱跑步,而仅仅是为了发朋友圈炫耀。
如果你也是抱着这样的心态去跑马拉松,我劝你趁早放弃。
1. 马拉松不是用来装X的
马拉松是一项极限运动,42.195公里的距离对身体的挑战极大。即使是常年跑步的人,也需要经过至少3-6个月的系统训练才能安全完赛。而很多“打卡型跑者”呢?平时不训练,赛前临时抱佛脚,甚至直接“裸跑”,结果就是:
马拉松不是用来装X的,它需要敬畏。如果你只是为了发朋友圈,连基本的训练都不愿意付出,那不仅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也是对赛事和跑友的不尊重。
2. 真正的跑者,不会为了炫耀而跑
我认识很多常年跑马拉松的朋友,他们很少在朋友圈晒奖牌,甚至很少提自己的成绩。对他们来说,跑步是一种习惯,马拉松只是水到渠成的挑战。
而那些“晒跑族”呢?跑前发训练照(可能只跑了一次),赛中发定位(可能只跑了5公里就退赛),赛后发奖牌(可能是蹭别人的)。真正的跑者一眼就能看穿——你到底是在跑步,还是在表演跑步?
马拉松的精神是坚持、自律、突破自我,而不是“我跑过马拉松,我比你牛”。如果跑步对你来说只是社交货币,那不如省下报名费,去买杯咖啡自拍,至少不会受伤。
3. 跑步的快乐,不在朋友圈里
跑步最迷人的地方,不是别人给你的点赞,而是那种独处的自由感。清晨5点的街道、傍晚的夕阳、雨后的跑道……这些时刻,只有真正热爱跑步的人才能体会。
如果你跑步只是为了发朋友圈,那你永远无法感受到:
跑步的快乐,不在别人的评论里,而在你自己的脚下。
4. 如果你真想跑马拉松,先问自己三个问题
如果你的答案都是肯定的,那欢迎你加入马拉松的世界。如果不是,那不如先培养跑步的习惯,等真正爱上跑步后,再去挑战马拉松。
跑步是自己的事,不是表演
马拉松不是用来炫耀的,跑步也不是为了别人的认可。真正的跑者,跑得低调而坚定;而表演型跑者,往往跑得痛苦又虚荣。
如果你只是为了发朋友圈而跑马拉松,我劝你别去了。因为真正的跑步,不需要证明给任何人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