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我国古代的回合小说,最具有代表性的自然就是《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和《三国演义》四大名著,可以说它们已经成为了国粹,并且诞生了众多的影视形象,不过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四本书在发行后,也遭来了一些争议,比如说《红楼梦》,有人认为其太过于晦涩,而《西游记》,也曾遭来了佛教徒的大规模抗议,认为其有丑化之嫌疑。
我们不妨来吹毛求疵的设想一下,如果在四大名著中剔除一个,你会选哪一本书呢?品三国的易中天先生曾经在一个视频当中回答过这个问题,他选择了《三国演义》,理由也十分简单,因为罗贯中的作品并不是正史,而易认为这本书过于对刘备诸葛亮等人的歌颂和对曹操等人的丑化,也就形成了如今人们对三国人物的刻板印象,因此是十分不对的。
不过大部分人,却将票都投向了这一本,它就是元末明初期间完书的水浒传。事实上,关于水浒传的立意一直有受到讨论,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就是其太过于暴力,不少人认为,这是对生命的漠视。
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提到:“他们所反对的是奸臣,不是天子,他们所打劫的是平民,不是将相。李逵劫法场时,抡起板斧来排头砍去,而所砍的是看客。”
而在2010年,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侯会在博客里表示,在初中语文课本中《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文应该拿掉,因为其核心是血淋淋的杀人场面,会给孩子带来不良影响。“尽管血淋淋的内容被生动的比喻、花团锦簇的文字所掩饰,但丝毫不能改变一个生命当场殒灭的残酷现实。”不过侯会教授的意见出来后,不少人并不买账,因为文章歌颂的是正义感和打抱不平的精神,硬要将其和暴力参杂在一起,就太过于牵强附会了。
而除此之外,《水浒传》的价值观也备受人质疑,比如施耐庵的妇女观,在他看来,色乃饿鬼,为此不近女色的才算是真好汉,因此著名几个人物,潘金莲、阎婆惜,潘巧云基本全部刻画成为了不守妇道,诱惑好汉的毒蛇美女,另外几个梁山女将,扈三娘父兄被背信弃义的梁山好汉杀害,结果还要被许配给王矮虎,然而扈三娘竟然就这么同意,至于顾大嫂和孙二娘,从他们的行事作风来看,反倒更像一个男子。
如今水浒传的主旨,大部分人认为是赞扬农民起义,那么宋江接受招安无非是一个败笔,鲁迅也指出:“因为不反对天子,所以大军一到,便受招安,替国家打别的强盗,不“替天行道”的强盗去了。终于是奴才。”
从这些观点不难看出,《水浒传》的另外一面,当然了,它还是获得了国内国外广泛的赞誉,美国作家赛珍珠的诺贝尔奖获奖演说《中国小说》评价《水浒传》是“中国生活伟大的社会文献”。而水浒传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小说,开创了白话章回体小说的先河,比起《三国》,水浒更加有趣生动,更加注重对市井社会以及平凡人物的描写,对于中国文学的发展有重要的贡献,对此你怎么看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