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你明确一下具体的“以下内容”呀,没有具体内容我没法准确进行创作呢。你可以详细说说相关的事件、行为、言论等方面的内容,这样我才能更好地为你写这段 200 字描述让美国再次“双标”。
历史告诉我们,大规模驱逐移民在美国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只是最近特朗普再次将它推向了风口浪尖。
特朗普援引1798年颁布的一项很少使用的战时法案《外国敌人法》,在没有经过正当程序的情况下将委内瑞拉移民驱逐到萨尔瓦多。
2025年2月20日,被美遣返移民抵达委内瑞拉首都加拉加斯西蒙·玻利瓦尔国际机场。新华社/路透
随后,美国政府又向委内瑞拉施压,要求后者再次开始接受被美国驱逐的委内瑞拉移民。
几乎每天都有满载的印有美国国旗的遣返航班将不知所措的移民们送回他们的母国。母国则面临要么接受关税大棒的敲打,要么接受移民汇款减少的两难境地。
文|谭慧婷 瞭望智库国际观察员
编辑|蒲海燕 瞭望智库
本文为瞭望智库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在文前注明来源瞭望智库(zhczyj)及作者信息,否则将严格追究法律责任。
1
非法移民的“非法”往事
美国早期对移民持开放态度,主要源于廉价劳动力的短缺。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后,先是从非洲引进黑奴来开拓殖民地,获取殖民地资源。在19世纪初非洲奴隶贸易禁止后,亚洲成了他们攫取劳动力的新目的地。
大量华工被运到美国“淘金”、修铁路,被称为“猪仔”。1882年美国国会通过《排华法案》,禁止任何华工入境,而且规定已经在美的中国“苦力”需要在离境前事先申请“回美证”才能返回美国。在1900年前,到达加州的中国人高达30万人,留下来的大约为10.7万人。
2025年2月14日,在洪都拉斯西北部城市圣佩德罗苏拉的拉蒙·比列达·莫拉莱斯机场,返乡移民走下飞机。新华社发(戴维 摄)
面对拉美裔移民,美国也是如此。
二战中,美国国内劳动力短缺,尤其在农业方面。于是,1942年美国和墨西哥签订协议,以“短工”(Bracero)方式,从墨西哥引进劳力。短工由墨西哥政府招募,美国农业部负责与雇主签约,雇主须负责工人的食宿及交通费用,并保证不歧视和同工同酬。短工合同期满工人需返回墨西哥。该计划持续到1964年,美国共签发约450万份短工签证。
二战后,该计划受到美国工会批评,认为短工抢了本土工人饭碗并压低工资。同时,部分短工并非墨西哥直接招募,而是将美国境内非法移民合法化,被视为对移民法的破坏。该计划不得不草草收场。但大量墨西哥工人滞留美国,期盼得到一张合法打工的准许证。
此后,美国政府多次修改移民法案,加强边境管控的人力与资金投入,但都收效甚微。政客们依然呐喊着移民威胁,却对房间里的大象熟视无睹。
从根本上看,美国非法移民屡禁不止,主要还是美国与墨西哥等拉美国家之间经济发展差距造成的“推力-拉力”结构性问题。多名美国学者也表示,非法移民的数量主要取决于拉美国家的经济发展程度,这就是美国在边境管控中投入了许多,依然效果不佳的真实原因。
1980年,美国政府首次提出《辛普森-马佐利法案》,1986年由时任总统罗纳德·里根签署成为法案,史称《1986年移民改革与控制法案》(简称IRCA)。该法案旨在解决美国的非法移民问题,将1984年1月1日以前进入美国的移民合法化,同时加强边境管控与对雇佣非法移民的雇主实施惩罚。多管齐下的法案签署后,近300万人由此申请了美国的合法身份,约有270万人最终成功。对内,据《纽约时报》1985年评论称,这个法案平衡了国内左翼右翼的意见。
在1986法案实施后的十年内,美墨边境的逮捕非法移民事件有所减少。一是法案增加了身份合法化的预期,二是加强了美墨边境巡逻力量,提高了打击移民们非法入境的能力。
不过,根据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学者的研究数据,1986年至2008年间,美国政府在边境安全方面大幅增加资源投入:边境巡逻人员增加了5倍,边境巡逻时间增加了4倍,边境管控资金投入增加了20倍。但这样的投入并没有带来非法移民数量的减少,反而从1986年的约300万增长至2008年的1200万左右。
反恐形势下,美国对非法移民的态度出现复杂转变。一方面强调国家安全,加大边境控制;另一方面仍维持劳工输入的弹性政策。
2004年1月7日,时任总统小布什发表讲话,建议修改美国的移民政策,有条件地给予在美国的非法移民以临时的合法身份。他要求国会起草一项新移民法,允许外国人来美国从事美国人不愿意做的工作,以填补劳动力市场空缺。布什建议,允许非法移民合法逗留3年或以上,只要有雇主愿意雇佣他们。
布什的临时工计划正是在这一矛盾背景下提出,意在平衡安全、经济与政治需求。
2
移民管控政策为何失败
普林斯顿大学道格拉斯·S.梅西(Douglas S. Massey)教授及其研究团队分析指出,美国强化边境管控的措施非但未能有效减少非法移民,反而导致了非法移民人数增加。从政策上来说,主要有以下原因:
——破坏了移民的“往返迁徙”模式:
在历史上,墨西哥移民赴美主要采取“往返迁徙”模式,即工人短期入境打工,然后频繁返回墨西哥。加强边境管控后,由于越境难度加大、成本和风险提高,移民开始避免重复往返,转而长期留在美国。这一变化直接导致了美国境内稳定的非法移民人数不断增加。
——边境偷渡路线转移,危险性大幅提高:
随着加州和得州传统越境点的管控力度增强,非法移民被迫转向更为偏远和危险的路线,如亚利桑那州的索诺兰沙漠。这种地理转移提高了偷渡的成本、身体风险,导致偷渡死亡率显著上升。
——偷渡产业(蛇头组织)的兴起:
边境偷渡日益困难、复杂,促使非法移民越来越多地依赖蛇头组织协助偷渡,偷渡价格大幅上涨,也催生了有利可图的跨境犯罪产业,进一步破坏了边境安全的政策目标。
——对非法移民的抓捕效率提升有限:
尽管美国政府在边境执法方面投入大量资源,但成功抓捕非法移民的概率却基本维持稳定。蛇头组织快速适应变化,边境执法的力度增强,并未明显提升抓捕效果,政策目标难以实现。
——政治驱动的政策选择:
边境管控政策的出台很大程度上并非出于对非法移民现状的经济或社会原因考量,而主要是出于政治目的。政客通过将移民问题描述为国家安全危机,不断推动边境管控升级。这种出于政治目的而非现实需求的政策选择,制造了资源不断投入的恶性循环,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非法移民问题,如劳动力需求、经济因素等。
2025年1月28日,被美国遣返的哥伦比亚籍非法移民抵达哥伦比亚首都波哥大的埃尔多拉多国际机场。新华社发(安德烈斯·莫雷诺 摄)
但如果我们从历史上探究,大量拉美移民偷渡美国的主要原因还是那句广为流传的话:“离天堂太远,离美国太近”。美国在历史上对于拉美国家的干预造成了区域经济发展极大的不平衡,甚至政治动荡、内乱频发,从而导致拉美人民宁愿冒着跨越边境的危险,也要背井离乡谋生存。
以加勒比国家海地为例,美国在历史上曾出兵占领海地、扶持独裁政府和发动军事干预。据统计,过去108年来,美军及其代理势力至少41次以“维护和平、政治稳定和人权”为由出兵海地。
目前,海地政局动荡,黑帮泛滥,枪战与暴力事件不时爆发,整个国家深陷政治、安全、发展、人道多重危机。2023年海地有约8400人死于黑帮暴力事件,比2022年增加一倍多。
拉美社报道指出,从美国来的大量毒品和武器加剧了海地的黑帮暴力活动。联合国毒品和犯罪事务办公室2023年发布报告说,大量狙击步枪、突击步枪、机枪等武器正从美国,尤其是佛罗里达州走私至海地,落入当地黑帮手中。
3
坚持以移民为替罪羊
此次被特朗普政府推上风口浪尖的委内瑞拉,也有类似问题。自2019年美国对委内瑞拉实施制裁以来,委内瑞拉的经济和政治危机加剧,导致大量委内瑞拉人逃离家园,寻求更好的生活条件。截至2023年,约有77万名委内瑞拉移民居住在美国,占美国总移民人口的不到2%。
与此同时,委内瑞拉移民的劳动参与率(2023年)达75%,高于美国其他移民(67%)和本地出生人口(63%)的平均水平。在美25岁及以上的委内瑞拉移民中,约有57%拥有本科或以上学历,显著高于全美移民平均值(34%)和本地出生人口的数据(35%)。近年新移民(2017-2021年间)中,高学历占比更高,达到62%。彭博社报道,2023年委内瑞拉侨民汇款增长至50亿美元,占委内瑞拉GDP的 6%,汇款大部分来自美国。但数据也显示,委内瑞拉移民的收入低于移民的平均水平。
美国媒体援引美国移民政策研究所的数据表示,“无论是无证移民还是有证移民,犯罪率都比土生土长的美国人低得多。”但这并不妨碍特朗普援引18世纪末出台的《外国敌人法》,批准将一大批美方认定为委内瑞拉犯罪团伙成员的委籍人员,强行遣送至中美洲国家萨尔瓦多关押。
2025年2月2日,在墨西哥奇瓦瓦州华雷斯城的一处移民收容所,一位母亲为女儿梳头。新华社记者 李梦馨 摄
《外国敌人法》于1798年首次被通过,在美国建国两百多年的历史中仅使用过三次。该法律允许总统在战时驱逐被视为美国敌人的国家的公民,美国上一次援引该法律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用来拘留日本、德国和意大利血统公民。非营利组织美国移民委员会政策主管奈娜·古普塔说,美国国土安全部长期以来一直使用“站不住脚或未经证实”的指控来驱逐移民。
2025年3月27日晚,美国国务卿鲁比奥表示,他已经签署了约300封信函以吊销学生、访客和其他人的签证,并因他们的外交政策观点或犯罪活动将他们驱逐出美国。据CNN的报道,纹身也成了部分委内瑞拉移民被驱逐的证据。被驱逐的一位移民称,他腿上的一朵玫瑰和骷髅以及一只带有时钟的眼睛图案的纹身,让他成为被驱逐的目标。
在特朗普的第一个任期内,有超过150万人被驱逐出境,在他的“零容忍”政策下,数千名非法越境的儿童被迫与父母分开。如今,特朗普借“驱逐移民”的竞选口号卷土重来,挟关税以令拉美各国接收被遣返的移民。据《纽约时报》报道,特朗普上任六周内至少有2.7万人被驱逐出境,至3月19日,已有258架次驱逐航班从美国飞往世界各地,其中至少有31架飞机是军用飞机。
在这种时候,“人权”和“法理”似乎都不在美国的考量范围内了。美国务卿的回答或许表明了美国如今的态度: “世界上每个国家都可以拒绝向任何他们想要的人发放签证。就这么简单。这是事实。”
朝令夕改的政策,体现的是美国将移民问题政治化的傲慢态度和坚持以移民为替罪羊的政治话术。强硬驱逐没有选票的移民,与其说是让美国再次伟大,更像是让美国再次“双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