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个接一个的中美关税加码的消息,让很多人眼花缭乱、心惊胆战。
不少企业家朋友给我发信息:“马老师,这生意还能不能做啊?”
所有关于能不能做的疑问,我只有一句:不做,我们有更好的出路吗?既然没有,我们就要想办法去做。
近几年中美博弈是大概率事件,目前的黑天鹅只能说是这一事件的进行曲。既然注定要发生,我们就没必要给自己增加心理负担。
认清局势,干就完了。
这波关税风波,我觉得对外贸企业或者中小企业,主要有以下四方面影响:
1.没有价格优势了,赚钱更难了
以前国内有人口红利,有强大的工业基础设施,所以我们能把很多产品做得很便宜,再出口到美国赚取外汇。
但是现在关税一加,我们的价格优势就没有了。比如做服装的老板,面料从美国进口贵了20%,卖给美国用户又被加15%关税,成本大大提高。
成本高了,那最终的售价肯定也要提高,但是海外用户会为这个价格买单吗?他们会不会选择其他供应商?
总之,我们赚钱更难了。
2.订单的不确定性,可能会让人很焦虑
另外就是关税大战带来的不确定性,订单肯定是减少了,但是未来的情况还无法精准预测。
这种情况下,你是继续扩大生产呢,还是保守一点?扩大生产吧,万一后面形势更糟糕,产品卖不出去,那不得亏死。
保守一点吧,又怕错过了市场机会。
这就像在迷雾里开车,根本不知道前面是啥路况,心里肯定很焦虑慌张。
3.资金链面临巨压,一断全玩完
和订单量紧密相关的是资金链,很多中小企业资金本来就不宽裕,很多都是靠着订单回款来维持运转。
现在订单不稳定了,回款也慢了,资金链就像一根紧绷的弦,随时都有断裂的风险。
收入减少了且不稳定,但是各种支出还在,中小企业的资金链面临重压。
4.内卷加剧,活下去比什么都重要
前几年很多赛道的创业者都说国内太卷了,他要出海,但是在目前的形式下,国人的这种“卷”显然要面临更多海外政治和文化的冲击,并且不知道振幅和时间。
大企业还能靠规模硬扛,中小企业只能眼睁睁看着市场份额被蚕食,产品卖贵了没人买,卖便宜了不赚钱,左右“为难”。
所以,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破局的关键:用“爆品”重构游戏规则
要破解关税战,其实要打“供应链+产品力”的组合拳,而爆品战略就是这一组合拳的核心要义,它不是单一维度的产品竞争,而是系统化的破局路径。
它的核心思维有三点:
a.从“价格战”升级到“价值战”
爆品的核心是创造用户无法拒绝的价值。
比如做宠物食品的,别只卖“便宜狗粮”,而是聚焦“解决狗狗泪痕”这个细分痛点,用天然原料+专利配方打造差异化产品,让用户愿意为效果买单,关税影响自然被稀释。
b.用“系统创新”破解成本困局
比如某做户外用品的,把帐篷骨架从铝合金换成碳纤维,虽然材料成本上升,但重量减轻30%,直接切入露营高端市场,关税压力通过溢价消化。
这就是用“技术+设计”重构成本结构。
c.打造“反脆弱供应链”
当关税不可控时,供应链的弹性就是护城河。
比如某做跨境电商的,把部分产能转移到RCEP成员国,同时用“模块化设计”降低跨境运输成本,甚至推出“关税补贴版”和“本土化版”双产品线,灵活应对政策变化。
关税战打到今天,活下去的赢家都是“两条腿走路”:一条腿是极致产品力,一条腿是灵活供应链。
与其在红海里等死,不如用爆品战略杀出一条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