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受超预期的关税消息影响,股票市场全线调整,暴跌的冲击历历在目,恒生指数单日跌13.22%,恒生科技指数跌17.16%,恒生生物科技指数跌19.57%。
这个跌幅到底有多夸张,以恒生指数为例,其在4月7日高达13.22%的跌幅创下21世纪以来的记录。
在之后的一周里,港股基本上实现了连续回暖,但板块之间分化也较为明显;截至4月14日,恒生科技指数区间涨幅13.9%,而恒生生物科技指数涨超17%,表现更为亮眼;金融权重较大的恒指涨幅约8%。
同样是反弹,为何医药板块的弹性更大?总的来说,还是绕不开关税豁免、超跌反弹、情绪回暖、政策共振这几个方面。
关税豁免 出口逻辑
此次美国对华加征34%关税中,大部分药品制剂被列入对等豁免清单,直接规避了出口冲击。中泰证券指出,中国直接出口美国的终端药品占比不足5%,且以制剂为主,关税实际影响有限。
国产创新药通过License-out(海外权益授权)形式出海,属于知识产权交易而非实体商品流通,不涉及HS编码下的关税问题。
美国国家新兴生物技术安全委员会(NSCEB)报告称,美国企业建立替代药明康德的本土体系需至少8年,进一步验证国产创新药企的全球竞争力。
广发证券表示,创新药“前期授权费+里程碑付款+销售分成”的盈利模式与关税无关,药明康德等CXO企业的全球服务网络亦未受冲击。
业绩支撑 超跌修复
头部药企(信达生物、百济神州、恒瑞医药等)2024年盈利改善显著,估值上有支撑。2025年4月7日单日跌幅近20%存在过度反应,反弹具备技术性修复动力。
关税变动 风险偏好提升
消息面来看,美国4月11日宣布对消费电子等部分商品豁免关税,带动科技股反弹,医药作为“泛科技”资产同步受益。中欧新能源车关税谈判释放缓和信号,市场对出口链信心增强,资金风险偏好回升。
美联储降息预期 国内政策宽松
据CME数据,市场预测美联储6月降息25bp概率超60%,降息50bp的概率近10%,美元流动性也有助于推动外资回流港股。
国内“择机降息降准”的预期下,叠加《促进健康消费专项行动方案》落地,消费医疗、创新药械等内需板块也有望直接受益。
AACR会议临近 催化密集
展望后市,4月底即将召开的AACR会议催化事件较为密集,有望进一步提振行业热度。据东吴证券数据,今年有126家中国药企亮相AACR会议,共发布近300项新药研究结果。
短期需关注美联储降息落地节奏及国内创新药临床数据披露,中长期则需警惕海外政策反复及行业竞争加剧风险。
相关投资机会:
恒生医药ETF(159892):聚焦港股创新药主线,涵盖CXO、生物科技、创新药械等细分领域,具备较强的创新特征。
生物科技ETF(516500):聚焦A股医药龙头,覆盖创新药、CXO、生物制品、疫苗等。
T+0特别风险提示:恒生医药ETF为跨境ETF,实行T+0回转交易机制(即当日买入,在交收前可以于当日卖出),资金运作周期缩短,可能带来短期波动风险。
1.上述基金为股票型基金,主要投资于标的指数成份股及备选成份股,其预期风险和预期收益高于混合基金、债券基金与货币市场基金,属于中高风险(R4)品种,具体风险评级结果以基金管理人和销售机构提供的评级结果为准。2.上述基金存在标的指数回报与股票市场平均回报偏离、标的指数波动、基金投资组合回报与标的指数回报偏离等主要风险。3.投资者在投资上述基金之前,请仔细阅读上述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和《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充分认识上述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独立承担投资风险。4.基金管理人不保证上述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上述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对上述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5.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资者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投资者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基金份额上市交易价格波动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投资者自行负责。6.中国证监会对上述基金的注册,并不表明其对上述基金的投资价值、市场前景和收益作出实质性判断或保证,也不表明投资于上述基金没有风险。7.上述产品由华夏基金发行与管理,代销机构不承担产品的投资、兑付和风险管理责任。8.恒生医药ETF为境外证券投资的基金,主要投资于香港证券市场中具有良好流动性的金融工具。除了需要承担与境内证券投资基金类似的市场波动风险等一般投资风险之外,上述基金还面临香港市场风险等境外证券市场投资所面临的特别投资风险,包括港股市场股价波动较大的风险、汇率风险、港股通机制下交易日不连贯可能带来的风险等。9.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