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养老行业困在了职业偏见里》
在当今社会,养老行业常常被误解与偏见所笼罩。媒体呼吁,是时候打破这一困境了。养老行业并非仅仅是照顾老人的生活起居,它蕴含着专业的医疗护理、丰富的精神慰藉以及人性化的服务理念。那些投身于养老事业的工作者们,用他们的耐心、爱心和细心,为老人们营造出温暖的家园。他们是老人晚年生活的守护者,却往往被忽视和贬低。我们应正视养老行业的价值,给予从业者应有的尊重和支持,让养老行业不再困于偏见,得以蓬勃发展,为更多的老人带来幸福与安宁。
近日,据大风新闻报道,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多伦县上都河敬老院正在公开招聘2025年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其中一个岗位明确要求应聘者负责照护男性老人如厕、沐浴等工作,且建议男性报考。
“招护工还得本科以上?”面对网友质疑,多伦县民政局工作人员称是误解,该岗位为管理岗是有编制的,管理的同时帮忙照护一下老人,且该敬老院全是男性老人,因此比较建议男性报考。
乡镇敬老院招聘岗位,设定门槛无可厚非。从当地工作人员的回应中可以看出,招聘的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护工。由于工作环境的特殊性,提前设定岗位要求,避免应聘者上岗后无法适应工作强度,耗费自身精力。多伦县敬老院提前打“预防针”的做法,并非没有道理。
或许在大多数人看来,招聘本科生照护老人是大材小用。一提到养老服务,可能想到的就是帮助老年人进食、排泄、沐浴等体力劳动。但随着人们对高质量服务需求的增长,养老服务逐渐从传统的体力劳动转向更加复杂精细的脑力劳动。目前,全国有多所高校开设了养老服务管理专业,高学历人才经过系统的专业学习,为养老服务行业注入新鲜血液,同样能够更好地为老年人提供服务。
高学历不能进“低门槛”,本身就是一种职业偏见。此前,武汉某区招聘“本科公厕管理员”,引发网友争议,最后官方澄清管理员并不是扫厕所的,主要负责管理。各行各业这种类似管理岗位的角色,恰恰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能力。
高学历不代表不能干实事,无论是科技前沿领域还是基础服务行业,都需要高素质人才加入。高学历不能成为进入“低门槛”职业的障碍,尊重每一份职业,基层岗位“脏累差”的刻板印象,是时候该被打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