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航空业的蓬勃发展,飞机日益成为大家远途出行的首选交通工具,自飞机问世以来,空中客机在飞行途中发生空难的新闻偶有发生,由于飞机这种交通工具的特殊性,只要发生空难,飞机上乘客的生还率是非常低的,死亡率接近100%。如果飞机在空中发生故障,已经确定无法安全降落,是否可以让乘客使用降落伞跳伞求生呢?
在国内,目前保持的跳伞高度极限是4000米左右,根据人类身体的极限承受能力,最高的安全极限高度是5000米左右,超过5000米的跳伞属于高空跳伞,此项运动极为危险,需要配备专业的跳伞设备以及氧气瓶,对于高空跳伞而言,不要说一个普通人,就算是训练有素的跳伞军人都不能轻易尝试,危险系数极大。
民航客机飞行高度一般在在6000-8400米,中程飞行客机高度在8900-12500米,远程飞行客机高度在13100-16100米。如果在这个高度进行跳伞,恐怕不会有生还的可能性。
上万米高空的的环境,与低空或者地面的环境有着极大的不同,如果你乘坐在飞机内,机舱里面有一整套的加压补氧设备,能够保持机舱内的空气、气压环境与地面保持一样,让你乘坐起来很舒适。如果你一旦打开机舱门,高空机舱外由于大气稀薄,气压极低,只有地表海平面气压的30%,可以想象,一旦突然转换到这个气压中,人的身体会出现极度不适应,头晕眼花耳鸣都还是轻的,最严重的情况,呼吸功能都将受到影响,造成昏厥休克,甚至死亡。
在机舱内突然的气压降低,还将造成强烈的空气扰动,飞机内的乘客及货物,会被强大的气流朝机舱外“吸”出去,这个时候乘客身体稳定都保持不了,何谈安全跳伞。另外,在高空不只是气压降低,含氧量,气温也都非常低,高空10000米含氧量只有海平面的30%,温度只有-20摄氏度到-60摄氏度之间,可以说环境是非常的恶劣。这个情况可以参考一下高原反应,人类突然到达超过3000米海拔的高山,都会出现高原反应,何况是10000米的高空。
此外,民航的设计上也不适合高空跳伞,专业的跳伞飞机多是单翼设计,跳伞员在跳伞过程中不会受到飞机发动机及机翼的影响,但是民航客机在设计上是单翼和翼吊式发动机的构造,机翼和发动机距离舱门出口过近,擅自从舱门跳出,很容易撞到飞机机翼,甚至被飞机发动机吸入,造成无法想象的后果。
如果你克服了气压、携带了氧气瓶、没撞到机翼发动机,成功跳出来,最后还有失重等着你,在高空落下,没有训练过的普通人,突然失重会面部肿胀,颈部静脉曲张,在空中还会各种旋转翻腾,你甚至连降落伞都没办法打开就晕厥了。
实际上,正是因为发生空难的后果如此严重,所以在航空管理上,安全问题处于绝对优先级。飞机作为近百年发展起来的高科技出行方式,其安全性是每个航空公司最首要的保障。不夸张地说,飞机的安全性是所有现代出行工具里面最高的,故障率仅为几万分之一,如果一人想碰上飞机事故,按照正常情况推算,他需要连续坐15680次飞机才有可能碰到事故,这种高安全,其它交通工具远远达不到。航空在飞机上不配备降落伞,是综合了各种情况考虑的结果,民航的安全性,并不是靠降落伞来保障的,事实上靠降落伞也无法保障。民航的安全性靠的是全方位科学综合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