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学生科学素质,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青少年群体,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国家长期以来关注的一件大事。2023年5月,教育部等十八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强调要在“实”字上下功夫,改进学校教学与服务;要在“宽”字上做文章,用好社会大课堂;要在“同”字上找突破,做好相关改革衔接。基础教育既要夯实学生的知识基础,也要激发学生崇尚科学、探索未知的兴趣,培养其探索性、创新性思维品质。
许多人感到难以置信,孩子竟然在刚出生时就可以开始科学启蒙。这其中的原因,正是因为孩子天生具备好奇心。刚出生不久的孩子会运用自己的五官去感知周围的一切,他们用眼睛去注视周围的人或事,用耳朵去聆听声音,用嘴巴去品尝味道,用鼻子去嗅闻气味,用手和脚去触摸物品。尽管他们并不理解其中的科学概念或原理,但这些探索的过程会让他们获得宝贵的生活经验,这些经验会深深地烙印在他们的记忆中。
进入中小学阶段,是儿童科学兴趣和科学精神培养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孩子们的创新思维和能力会得到极大的提升,他们将以更加好奇的心态去探索世界。以科学探究实践的方式来进行科学教育,正好契合了孩子们喜欢“动手动脑”的天性,让他们在学习的乐趣中亲身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理解科学原理的运作机制,从而培养起他们的科学精神。
对于科学学习,孩子们的兴趣是关键。只有当他们对科学充满好奇,才能激发他们内心的热爱,进而驱动他们去追求、去探索。奇趣科学的教育理念正是基于这一原则,它强调“点亮好奇心,激发探索欲”,以兴趣为核心引导孩子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把他们对科学的“兴趣”转变为科学“志趣”。在课程设计方面注重科学知识的内在逻辑和体系。课程依托于国际领先的科学教学理念和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并联合中科院、北航教授共同研发科学素养启蒙课程,内容覆盖4大科学领域,24个主题+300个知识点。通过独创的PTR教学法和6+6学习法,上课6模块,实验6环节,将课程与实验环节紧密结合。主要目标是培养孩子们的科学思维、科学素养以及创新能力,为他们未来的理科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目前,奇趣科学的分支校区和课程合作机构已经遍布北京、河北、河南、内蒙、江苏、黑龙江等50余个省市,形成了科学教育网络。这一成就不仅体现了奇趣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模式的优越性,也为其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2023年底举办的搜狐教育年度盛典中,奇趣科学凭借其在科学创新教育和科学素养培养领域的卓越表现,与新东方优编程和幂学教育等机构一同荣获了“2023年度科技创新教育知名品牌”的殊荣。这一荣誉是对奇趣科学在科学教育领域的肯定,也突显了其在课程创新和系统性方面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