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戴云
“建立实施重要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制度的目的,就是为了保证直接关系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工业产品质量安全,促进产业健康、协调发展。”市场监管总局质量监督司司长段永升表示。
市场监管总局质量监督司司长段永升。摄影 封面新闻记者 戴云
6月25日,市场监管总局举行关于调整完善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目录专题新闻发布会,宣布近日将对冷轧带肋钢筋、瓶装液化石油气调压器、安全帽、钢丝绳、胶合板和细木工板等6种产品制定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对过渡期、提高审批效率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
为何对上述6种产品实施生产许可证管理?段永升回应,主要出于三方面考虑。
一是防止劣币驱逐良币。2017年以来取消6种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后,生产企业大量增加,部分不法企业偷工减料,一些不符合国家标准的低价劣质产品流入市场,带来安全隐患。
二是降低产品不合格率。近年来6种产品抽查不合格率偏高。2021-2023年,冷轧带肋钢筋、瓶装液化石油气调压器、钢丝绳、胶合板、细木工板、安全帽产品监督抽查平均不合格率在10%以上。
三是强化生产源头治理。实施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监督企业生产的产品符合相关国家标准和产业政策要求,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公共安全。
段永升还表示,6种产品实施生产许可证管理后,将倒逼企业提升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营造质量第一、优胜劣汰的市场环境,有利于建设自主可控、安全可靠、质量竞争力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行业迈向中高端,实现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