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战争时期,面对中国人民志愿军犀利的攻势,面对美军节节败退的局面,时任美国总统的杜鲁门曾在记者会上公开叫嚣使用原子弹。然而,令他没想到的是,持最强反对意见的不是别人,恰是自己的忠实盟友英国,包括英国两任首相丘吉尔和艾德礼。那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1:美军吃败仗,杜鲁门叫嚣用原子弹
1950年11月7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发起第二次战役,骄傲自大的联合国军很快就陷入了包围圈。到了11月29日,联合国军全面溃退,就连美国第8集团军司令沃克将军都在慌乱撤退中遇车祸身亡。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军界政界也陷入了和前线部队一样的慌乱和迷茫中,其中反应最强烈的无疑是联合国军司令麦克阿瑟和美国总统杜鲁门。
无计可施的麦克阿瑟首先叫嚣使用原子弹,他向参谋长联席会议的同僚们说:“使用原子弹或许是使联合国军能够守住一条防线的决定性因素。”
而一向沉着冷静的杜鲁门这次也似乎也受到了麦克阿瑟的熏陶,变得狂妄起来,并公然在11月30日的记者会上叫嚣使用核武器。
麦克阿瑟和杜鲁门
《纽约时报》的记者安东尼·莱维罗问杜鲁门:“如果联合国授权麦克阿瑟将军要走得更远,他会这样做吗?”
杜鲁门说:“我们将采取任何必要的步骤,以满足军事形势的需要,正如我们经常做的那样。”
《纽约每日新闻》的记者杰克·多尔蒂问道:“这是否包括使用原子弹?”
杜鲁门说:“这包括我们拥有的任何武器。”
《芝加哥每日新闻记者》保罗·利奇提问:“这是否意味着正在积极考虑使用原子弹?”
杜鲁门说:“一直在积极考虑使用原子弹。但我不希望看到使用它,这是一种可怕的武器。”
小男孩原子弹
但杜鲁门也没有把话说死,而是留了回旋的余地,他强调使用原子弹是军方人员决定的事。不过,杜鲁门的这番话是有漏洞的,因为根据美国的《原子能法》,只有总统能够授权使用原子弹。因此,在记者报道了这些内容后,全世界的舆论一片哗然,其中反响最大的要属英国人了。
2:丘吉尔和艾德礼强烈反对使用原子弹
在联合国军中,除了美军外,英国是出兵最多的,超过1.4万人,因此,英国人有一定的话语权。
在获悉杜鲁门在记者会上的内容后,英国举国上下都表现出了强烈反对。工党100多议员在第一时间向首相艾德礼递交联名反对信,强烈表示反对任何情况下使用核武器。议会中也是普遍的不满情绪,包括前首相丘吉尔和前副首相安东尼·艾登,要知道他们是美国的忠实朋友。
丘吉尔和艾德礼
和政界一样,英国军界保持一样态度,英国参谋长联席会议给麦克阿瑟写信,警告后者不得使用核武器。
为了阻止美军使用核武器,艾德礼亲自跑到美国,和杜鲁门会谈此事。
除了英国外,欧洲各国对美国扬言要使用核武器持反对态度,欧洲的媒体纷纷斥责如果美国使用核武器就是反人类罪,要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在国内外此起彼伏的反对声中,原本脑热的杜鲁门终于清醒了,最后,这件事上不了了之。
3:英国人反对背后
为何杜鲁门叫嚣使用原子弹,英国和欧洲国家反应如此强烈呢?
是英国人有悲天悯人之心吗?
当然不是,英国人和其他欧洲人有着自己的算盘。
首先,他们不想扩大战争。一旦美国在朝鲜战场上使用原子弹,很有可能在全球范围内扩大战争规模,毕竟苏联方面不是吃素的,战争规模扩大,苏联势必出兵欧洲,那么欧洲就会陷入战火中。这是刚刚经历过二战的欧洲人不敢面对的。(当时第一次柏林危机刚结束不久)
身经百战的苏军
其次,不给苏联用原子弹借口。朝战时,美国的核垄断被打破,苏联也有一定数量的核武器,一旦美国人肆无忌惮使用原子弹,那苏联也有了借口。苏联的原子弹可能打不到美国,不过覆盖整个欧洲没有任何问题。所以,欧洲人也怕,他们可不想成为美国人的炮灰。
第三则是战术成面,朝鲜地区以丘陵为主,原子弹打击效果并不会很明显,相反,原子弹的爆炸辐射可能会殃及到在朝作战的欧洲军队。
英军
4:志愿军对原子弹的态度
和联合国军不同,雄赳赳,气昂昂的志愿军并不害怕原子弹,用毛主席的话说,帝国主义是纸老虎,没原子弹是纸老虎,有了原子弹还是纸老虎,不是拥有一两件新式武器(原子弹)就能把纸老虎变成真老虎的。
此外,志愿军还对原子弹做了针对性的防护,在后方,我军尽量隐蔽分散部署,免遭集中打击,在前线,我军和对方短兵相接,还怕他敢投掷原子弹?另外,志愿军无论在前线还是后方都深挖洞防核武器的冲击波和核辐射。
志愿军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