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今已有四千多年历史的围棋,是中国古老文明的重要发明,历代文献均有详细记载。令人颇感讽刺的是,尽管诞生于中华大地,但在新中国成立后漫长时期内,这项承载着深厚文化底蕴的运动,却被邻国日本与韩国长期主导与压制。
自1988年围棋世界大赛创办以来,直至上世纪90年代末,中国仅凭马晓春一人独揽1995年的两项冠军,而日本取得了八个冠军,韩国更是斩获二十枚桂冠。最初,武宫正树、赵治勋、大竹英雄等日本顶尖高手风头无两;随后,韩国崛起,曹薰炫与李昌镐这对师徒更是称霸舞台,共拿26个冠军。但中国围棋真正大规模崭露头角,则要到2013年才实现第26个世界冠军的突破。
当李昌镐功成身退之际,韩国又涌现李世石这一天才人物,他一人攻陷14座世界冠军宝座。而中国虽然快速追赶,依旧难以完全摆脱压制之势。直到2013年,一个划时代的转折出现: 周睿羊获得百灵杯,时越摘得LG杯,范廷钰夺应氏杯冠军,陈耀烨胜春兰杯,芈昱廷摘梦百合杯,唐韦星问鼎三星杯,当年所有六项世界冠军悉数归属中国选手,中国围棋由此登顶世界之巅,无可辩驳。
2015年,未满18岁的柯洁横空出世,一举摘得首个世界冠军,中国围棋不仅锐气充盈,更厚重坚实,势头一骑绝尘。然而,2016年人工智能围棋程序“阿尔法狗”面世,颠覆了传统围棋格局,也让中国围棋的发展经历了波折。出生于2000年的韩国天才申真谞,潜心研究AI思维,2020年赢得首个世界冠军,带领韩国在当年重新超越中国围棋。
此后数年,世界冠军榜单中,中韩争夺激烈。2020年中韩冠军各夺一座;2021年韩国领先,中韩比分1比3;2022年中国未获冠军,韩国两冠;2023年中韩比分3比2;2024年中韩日本分获2、2、1冠。总体来看,中韩累计世冠数为7比10,仍显示韩国围棋暂居优势。
特别令人瞩目的是,韩国近五年的10个世界冠军中,申真谞独自包揽7枚。他在农心杯中也创造跨届18连胜超级记录,自2021年以来连续五届一杆清台助韩国夺冠,稳坐历史第一宝座。中国棋手面对他的统治,屡屡抬不起头。
然而,历史车轮转向2025年,中国围棋悄然迎来变革。年初,韩国棋手卞相壹以不讨喜方式夺得LG杯,但紧接着申真谞2比0击败王星昊夺下南洋杯。随后中国选手连续囊括北海新绎杯(王星昊)、春兰杯(杨楷文)、烂柯杯(党毅飞),以及最新结束的三星杯半决赛中,丁浩和廖元赫双双战胜韩国对手会师决赛。2025年中韩世冠比最终定格为4比2,中国围棋强势胜出重回巅峰。
值得注意的是,申真谞今年接连遭遇失利:北海新绎杯不敌檀啸,烂柯杯三番棋败给党毅飞,世界最强棋士战输给屠晓宇,三星杯败给廖元赫,LG杯惜败朴廷桓,麦馨杯决赛亦负于李志贤。无论是因为对手研制出了破解他的策略,还是申本人状态下滑,申真谞的统治地位明显动摇,已然从昔日神坛跌落。
申真谞走下神坛,中国围棋抬眼望去,竞争局势焕然一新。日本方面,28岁的成熟棋手一力辽偶有闪光,而唯一值得期待的年轻棋手只剩仲邑堇。韩国的00后能量显然缺乏,申真谞孤军奋战,其余棋手如申旻埈、卞相壹已逐渐步入中年,朴廷桓、姜东润、金志锡等更趋年长。相比之下,中国围棋人才济济,不仅核心世冠棋手群体庞大,00后新秀如丁浩、王星昊、谢科、李维清、廖元赫、屠晓宇等发展势头迅猛。此外,今年三星杯还有19岁新星傅健恒杀入八强,未来潜力无限。
世界风云变幻总在不经意间完成。到2025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中国围棋不仅重返世界冠军宝座,而且这一次,有望长久占据巅峰位置。正如陈毅元帅所言:“国运兴,棋运兴。”或许在未来,唯有中国男足能够和围棋一起,平衡并振兴整个民族的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