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跑步绝对是个好习惯,晨跑吸吸新鲜空气,夜跑吹吹晚风,既强身又解压,难怪越来越多人爱上这项运动。但老祖宗说的“中庸之道”真没说错,干啥都讲究个度,跑步也不例外。
规律跑步能让身体越来越结实,心情也越来越舒畅,可要是一门心思猛冲跑量、飙速度,身体的慢性损伤就会悄悄攒着,哪天突然爆发,反而没法跑了。下面这4个情况,只要中一个,就说明你跑过头了,别硬撑,赶紧调整才是明智的!
01 肌肉酸痛不消,休息完更疼
对经常跑步的人来说,合理跑量跑完后,身体大多是轻松的,不会有啥不舒服。可要是跑完腿、胳膊都酸得厉害,睡一觉起来不仅没好转,连上下楼、抬胳膊都费劲,那肯定是跑多了。这时候别想着“多跑就能适应”,乖乖再歇1 - 2天,等不疼了再跑,距离和速度都往下降降。
02 越跑越沉,腿像绑了沙袋
常跑步的人都有这体验,跑久了步子会越来越轻快,耐力也越来越强。但要是最近跑步总觉得腿沉得像灌了沙袋,抬一步都费劲,别觉得是自己没状态。这是身体在喊累呢!要是这时候还当“毅力考验”硬跑,膝盖、脚踝很容易受伤。到时候不仅得去医院,还得好久不能跑,对爱跑的人来说,这罪可太难受了。
03 跑完兴奋到失眠,睡着也容易醒
本来跑步该帮着睡好觉才对,累了一天躺下就能眯着。可要是跑完步后,晚上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脑子里总回放跑步的画面,肌肉也紧绷绷的;好不容易睡着,还总半夜渴醒、做梦不断,那就是跑过量了。身体细胞一直处于兴奋状态,根本放松不下来,自然睡不安稳。
04 同样速度跑,心跳却越来越快
跑的时间久了,心肺功能会变好,同样的速度下,心跳应该越来越平稳才对。要是最近发现,跑和以前一样的路、一样的速度,却总喘不上气,摸胸口能感觉到心跳怦怦快,那就是身体没歇够。心脏一直超负荷工作,压力太大了,这时候就得减减跑量,给心脏放个假。
咱们跑步是为了健康,不是为了跟跑量较劲。别总想着“别人能跑十公里我也能”,身体舒服才最重要。该跑就跑,该歇就歇,这样才能一直跑得开心、跑得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