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嫱
距离山东青岛李村大集不远,便是面积达7.6万平方米的青岛金海牛能源环境产业园。这个一度处于闲置的园区,于2019年由青岛金海牛科技有限公司承租运营,6年时间,这里已吸引节能环保、家居建材、科技等领域400余家企业入驻办公,2000余家企业注册发展,园区整体年营收超过10亿元。
变闲置楼宇为10亿元级生态圈,这个产业园是如何做到的?近日,记者走进青岛金海牛能源环境产业园,探寻园区重构产业链生态,赋能中小企业发展的密码。
为企业“省钱”的共享园区
400余家企业入驻办公,2000余家企业注册发展,该产业园何以吸引企业纷纷“来栖”?园区打造的共享模式可以说是一个“流量入口”。
何为共享模式?青岛金海牛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江树国告诉记者,园区内共享物理空间达到1万平方米以上,包括15间茶室、7间会议室免费为园区企业开放,并配备会务团队,为入驻企业年均节省接待成本超过10万元。
在此基础上,针对装修、环保类企业入驻多的特点,园区还打造了“共享展厅”这一创新平台。
记者在园区内走访发现,一些店铺虽然关着门,但门上都安装了一个智能刷脸装置。“这就是我们的共享展厅,会员企业只需提前录入人脸识别信息,便可带客户刷脸进入展厅谈单选品。”江树国介绍。
以装修行业为例,对于上游制造企业而言,传统展会虽能展示产品,但存在周期短、成本高的问题。对于下游销售企业来说,开店获客成本高,还存在人力、库存等各种成本。而共享展厅则同时解决了上下游的难题——共享展厅可长期集聚知名品牌,解决了上游企业展示、体验等需求;下游销售企业无需开店,只需获得品牌销售代理权即可通过展厅销售,降低了获客、库存等方面的成本。
为企业“解压”的易货平台
在服务传统实体行业过程中,金海牛发现了行业发展面临的诸多挑战。“观察我们园区的企业,一个特点是不缺货物就缺钱。这是痛点,也是提供服务的入手点。”江树国介绍,要在存量中制造增量,既然大家都不缺货,那“以货易货”便可作为交易的一种补充,让企业能够发展共生。于是,金海牛联合中国银行搭建了线上易货平台,会员企业可在上面开设店铺,展示自己的产品。
线上易货平台鼓励企业以货换货进行结算,当双方企业的货物能够直接匹配时,即可顺利达成交易。若出现货物无法直接交换的情况,平台的线上结算系统便会发挥作用,从而形成多家企业之间的易货闭环,促进资源流通。
除了线上助力,在实际业务开展过程中,金海牛的易货模式也为园区内企业解决了实际问题。
园区内企业店小蚁装修产业平台负责人杨雨来举了一个例子:公司承接了一个为其供应链企业装修办公楼的工程,工程款总额为30万元。过程中,供应链企业提出,能否实付17万元工程款和价值13万元的产品,以此促进产品销售、解决企业库存压力,“我们对他们的产品本来就有需求,便认可了这一方案。”杨雨来说,如今,店小蚁的易货交易量约占全部交易量的10%,对有库存、有过剩、有需求的企业是一种市场交易的补充。
推动形成产业链上下游联动生态圈
在金海牛的不断推动下,易货经济这个概念越来越为青岛企业所熟知。截至目前,青岛易货节已成功举办三届,这个诞生在青岛金海牛能源环境产业园的节日,日益展现出蓬勃活力。以第二届易货节为例,开幕当天便达成5600万元易货合作,为产品有效流通和市场快速发展提供助力。
“我们打破传统的招商思维,转换为一种服务思维,以商服商、以商链商。”谈及产业园的成功密码,江树国表示,通过“极致共享+创新易货”平台经济新模式重构产业链生态,产业园形成了产业链上下游联动、信息资源共享的生态圈。
“当前,我们正在推动形成更多的垂直类产业链生态圈,即让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的生态。”江树国说,随着园区和企业的良性发展,一些企业也提出研发、生产等方面的需求,时下,金海牛正在筹划运营30万平方米“产城一体”园区,以实现园区进一步发展。
来源:工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