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不仅取消了今年的第二次“普特会”,还要制裁俄罗斯!普京也不客气,直接下令发射洲际导弹!遭遇俄乌同时拒绝的特朗普,究竟错在了哪里?
央视新闻报道显示,美国总统特朗普突然宣布取消原定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的会谈,理由直白而尖锐:“俄罗斯在停火问题上毫无诚意,我不想再浪费时间。”
他在公开表态中反复强调:“每次我和普京谈得不错,局势反而更糟。”但他也表示,两人未来肯定还会再次见面。
要知道,前几天,特朗普才刚刚激动地对外放风,说普京要与其在匈牙利见面,在此背景下,他还对今年“三进宫”的泽连斯基破口大骂。
可以说,为了满足普京的要求,顺利实现会面,特朗普也是操碎了心,但是为什么突然又不见了呢?这里不排除至少三个原因:
其一,特朗普施压失败,并没能说服泽连斯基接受俄罗斯提出的要求;
其二,普京在与特朗普的通话中,明确强调俄方现在在战场上掌握主导权,形势占优,并不可能因为特朗普着急,就轻易妥协。
其三,特朗普的“停火计划”对于俄乌来说,并没有吸引力,因为他的最终目的只是给自己创造“丰功伟绩”,并不是真的调和。更何况,热衷于出尔反尔的特朗普,也早已没了信誉可言。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特朗普对普京的怨恨只会越来越多,一气之下取消会面也是意料之中。
但显然,光取消会面并不解气,所以,特朗普还宣称,是时候要对俄罗斯实施制裁了。
话音刚落,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就宣布,将对俄罗斯实施“史上最大规模制裁之一”,直指俄罗斯经济命脉能源行业。
美国财政部外国资产管制办公室迅速将两家俄罗斯石油巨头及其30余家子公司列入黑名单,警告任何与这些企业进行“重大交易”的外国金融机构都可能面临二次制裁。
这一招不仅掐住俄罗斯的能源出口咽喉,更对印度、中国等持续购买俄石油的国家发出明确信号:选边站队的压力正在升级。
这番话背后,是美俄围绕乌克兰问题持续数月的僵局彻底浮出水面。
分析指出,过去几个月里,普京与特朗普之间的互动,包括电话交谈和之前的会晤,在美方看来,可能被视为一种战略拖延。
其目的在于利用特朗普急于达成外交成果的心理,为俄罗斯军队在战场上的调整与巩固争取宝贵时间。然而,这种策略反复使用,其边际效应正在递减,最终触发了特朗普的不耐烦与强硬反弹。
但是,特朗普也并不敢彻底激怒普京,所以在宣布制裁的同时,还补了一句话,“我和普京每次谈话都很愉快,希望制裁不会持续太久”。
这种摇摆暴露出美国战略的两难:既想通过施压迫使俄罗斯让步,又担心彻底激化矛盾。
然而,俄罗斯的民族性格与战略传统决定了它绝不会在压力下轻易低头。面对特朗普的制裁威胁,克里姆林宫的回应迅速而强硬。
在接到会晤取消通知的同日,普京亲自指挥,俄罗斯战略火箭军在普列谢茨克航天基地成功试射了一枚RS-24“亚尔斯”洲际弹道导弹。
这枚导弹携带模拟弹头,横跨欧亚大陆,精准命中了数千公里外、与北美大陆隔海相望的堪察加半岛库拉试验场目标。
与此同时,俄海军核潜艇在巴伦支海试射“深蓝”潜射导弹,空天军图-95MS战略轰炸机携核巡航导弹升空,三位一体核打击力量同步亮剑。
尽管克里姆林宫宣称这是“例行演习”,但外界普遍认为,这是普京对特朗普取消会晤和发起制裁的强硬回敬。
RS-24“亚尔斯”作为俄军最新陆基机动洲际导弹,可携带多枚分导核弹头,1.1万公里射程足以覆盖美国全境。
俄军方高调宣称“现有反导系统无法拦截”,无异于直接警告华盛顿:俄罗斯的核威慑依然可靠,也表明俄罗斯不是一个可以任由羞辱和轻视的国家。
说白了,此次外交风波的原点,还是在于双方在“停火”条件上存在无法弥合的分歧。
特朗普政府所推销的“就地停火”方案,本质上是一种希望冲突双方“各让一步,各自宣布胜利”的快速解决方案,这一提议一度得到了乌克兰部分官员及欧洲一些渴望冲突结束的国家的呼应。
然而,这一方案对普京而言是无法接受的。
俄方的底线至少是要求乌克兰军队完全撤出顿涅茨克等顿巴斯地区,以实现其“特别军事行动”预设的最低目标。
普京的断然拒绝,让自诩为顶级交易艺术家的特朗普感到颜面扫地,认为普京并未给予他应有的“尊重”,从而引发了后续一系列的强硬反应。
如今,博弈已进入新阶段。
美国对俄制裁的“核选项”——能源制裁正式启动,而俄罗斯的应对策略依然延续“以核制常”的传统。
未来局势发展存在三个可能的方向:
其一,僵局持续升级。
若俄罗斯在乌克兰东部发动新攻势,美国可能向乌克兰进攻性武器,甚至加大制裁力度,俄方必然以强化核威慑反制,双方陷入“制裁-演习”的恶性循环。
其二,临时妥协出现。
普京可能在冬季能源危机加剧时抛出“人道主义停火”提议,利用欧洲内部压力牵制美国;特朗普若在中期选举压力下需要外交成绩,或会默认局部缓和。
其三,第三方介入调停,但前提是美俄均认为继续对抗代价过高。
对于国际社会而言,美俄对抗外溢效应正在显现:能源市场面临新一轮动荡,新兴国家在美俄间选边压力加剧,军控体系濒临崩溃。
特朗普与普京的这场隔空交锋,看似是外交礼仪的破裂,实则是两个核大国在试探对方红线。
而世界各国能否避免最坏结局,取决于能否在威慑与克制间找到平衡——这需要智慧,更需要清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