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常驻世贸组织代表进行人员调整。
据新华社10月20日报道,中国任免驻外大使,其中:免去李成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常驻世界贸易组织代表、特命全权大使,兼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和瑞士其他国际组织副代表职务。
同时,任命李詠箑(女)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常驻世界贸易组织代表、特命全权大使,兼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和瑞士其他国际组织副代表。
看到这则任免消息,很多人肯定会感到不解,在中美贸易有多人重要时刻,为什么会将被美国财政部长贝特森称作“战狼”的李成钢的世贸组织代表等免掉呢?难道对李成钢的表现不满意吗?
显然,这是对人事情况不了解的表现,也是一种过度想象、过度解读。尤其是美方,切不要以为对李成钢的任免,是因为美方的不满。如果这样,美方就真的想多了,也太没有自知之明了。在李成钢的任免问题上,与美方没有半毛关系,而是中方正常的人事调整。
首先,李成钢的世贸组织代表等职务任期已到。如果关注中方世贸组织代表等职务任免情况,就应当知道,中方在这一职务的安排上,基本是一个任期四年。
2013年10月,时任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副部长级)、党组成员的俞建华,被任命为常驻世界贸易组织代表、特命全权大使,兼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和瑞士其他国际组织副代表,到2017年2月,由时任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副部长级)、党组成员的张向晨接替,虽然四年差几个月,但可以认为是任职四年。
2021年02月,时任商务部部长助理、党组成员的李成钢,接替张向晨出任此职,张向晨的任职时间为整四年。而这次李詠箑接替李成钢的时间是2025年10月,与当年俞建华出任此职的时间相同。只是,李成钢的任职时间,是三个人中最长的,达到四年零八个月,等于把俞建华没有任满的时间全给补上了。所以,李成钢不再担任世贸组织代表等职务,是正常的人事调整,也是任期已到。
其二,李成钢已升任国际贸易谈判代表(正部长级)兼副部长、商务部党组副书记。从商务部领导班子成员的排名来看,李成钢已经升任到第二位。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李成钢的国际贸易谈判代表职务,是在今年3月刚刚任命的,也是在中美贸易关系出现重大变化前的一次重量级人事调整。
李成钢毕业于北大法律系,又拿到了德国汉堡大学法律经济硕士学位。参加工作后,又担任过商务部进出口公平贸易局副局长、条约法律司副司长、司长职务,是标准的法律专家。担任国际贸易谈判代表,是中央对李成钢的信任,也是赋予他更加艰巨的任务,是想让李成钢这位法律专家更好地维护中国政府和企业利益。而不再担任世贸组织代表等职务,既是任期已到,也是为了让他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履行国际贸易谈判代表职务。
第三,李成钢不会退出中美贸易谈判,而会更加专注于此项谈判。2025年8月27日至29日,李成钢率团访问美国,与美财政部、商务部和贸易代表办公室相关官员举行会谈。然而,访问以后,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竟然公开指责李成钢“不请自来”,并声称李成钢曾警告“如果美国继续推进对中国船只征收港口费的计划,中国将在全球层面造成混乱”。 贝森特甚至暗示李成钢可能“行为异常”,并说“也许他以为自己是战狼”。
从贝森特的失控情绪来看,李成钢在与美方代表的谈判中,可能把美方代表压得喘不过气了,以至于让贝森特说出这种外交场合完全不该说的话。也就是说,李成钢的国际贸易谈判代表,会让美方很头疼。因为,李成钢不会因为不再担任世贸组织代表等职务,就不需要参加中美贸易谈判了。相反,时间和精力更充分了,会让美方谈判代表更加难以应对了。
同时,我们还要看到,接替李成钢的李詠箑,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还获得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曾任商务部条约法律司世贸组织法律处处长、条约法律司副司长、司长等职,2024年6月任商务部党组成员、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副部长级),也是一位法律领域的专家,完全能够胜任世贸组织代表等职务。在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贸易谈判中,中方又多了一位得力干将。
下一篇:美媒:NASA局长职位之争陷恶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