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天,在天津直升机博览会的一系列照片中,作者又看到了AHL系列重型运输直升机。不得不说,这一直升机项目,从2010年代开始,一直发展到了2020年代中期。其实,作者认为,与其说中俄继续联合发展AHL,还不如中国发展属于自己的重型运输直升机。因为,中国、俄罗斯的需求不同、定位不同,重型运输直升机,很难相互兼顾。今天,我们就聊聊这个问题。
中国直8L中型运输直升机
首先,我们聊聊解放军部队一个非常明显的短板,缺乏重型运输直升机。截止目前,解放军在直升机领域,装备了国产直9系列、直8系列、直20系列。其中,直9属于4吨级多用途直升机,直8属于13—15吨级中型运输直升机。以最新的直8L为例,最大起飞重量15吨,最大运载能力5.5吨,大体上对标了欧洲的EH-101系列直升机。
至于直20系列,属于10吨级通用型直升机,定位类似于美国的UH-60“黑鹰”、欧洲的NH-90系列等等。但是,大家或许发现了一个问题,解放军部队在现阶段,缺乏重型运输直升机。直8系列或者进口的俄制米171系列直升机,能够运输山猫全地形车、吉普车等车辆,但仅此而已。
俄罗斯米26重型运输直升机
空军空降兵、海军陆战队、陆军轻型合成旅或者山地旅,都装备了各种不同的轻型装甲车辆。依靠直8系列、米171系列无法运输,大大限制了解放军部队灵活投送、垂直投送的能力。从实战出发来说,解放军部队迫切需要重型运输直升机。甚至武警部队,或者地方应急救援部门,也需要一定数量的重型运输直升机。
那么,世界上有哪些重型运输直升机,能够参考呢?其实,大体上只有3种,分别是俄罗斯的米26、美国的CH47和CH53。俄罗斯的米26系列直升机,最大起飞重量56吨,最大运载能力20吨,与我国运9或者美国C130J中型运输机,运载能力相当。这是米26系列直升机的最大优势,吊运能力强悍。
美国CH-47系列重型运输直升机
使用了两台D-136型涡轴发动机,单台最大功率为7460千瓦。但是,米26系列直升机体积偏大,对于起降条件的要求比较高,而且不适应舰载使用。美国的CH-47重型运输直升机,最大起飞重量22.6吨,最大运载能力12.1吨。使用了两台T55-GA-714A涡轴发动机,单台额定功率3529千瓦。CH-47系列直升机,运载能力相对偏弱。
至于CH-53系列直升机,最新的CH-53K型直升机,最大起飞重量38.4吨,最大运载能力15.9吨。使用了3台通用电气的GE38系列涡轴发动机,最大功率5600千瓦。如果我国发展国产重型运输直升机,肯定需要在美式、俄式重型运输直升机,进行借鉴和学习,然后进一步发展。
CH-53系列重型运输直升机
其实,早在2010年代,我国已经与俄罗斯,达成了协议,双方联合开发AHL系列重型运输直升机项目。这一项目,2016年开始。截止2025年,已经过去了9年时间。截至目前,没有出现任何的验证机,也没有首飞测试。作者认为,不是双方航空工业的问题,而是两国的需求和定位,不在一个频道上。
其实,大家可以联想当年的CR929大客机项目,也是类似的情况。当年,中国、俄罗斯联合发展宽体型大客机,项目被称为CR929。但是,随着项目的推进,双方发现,各自的需求和模式,差距很大。俄罗斯需要在自己伊尔96系列客机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推进自己的大型客机发展。中国不能接受,因为中国需要一步步磨砺自己的航空工业团队和体系框架。
美国CH-53直升机,能够舰载使用
久而久之,双方的要求差异,越来越大。最终,俄罗斯退出,CR929更名为C929客机项目,由中国自己负重前行。作者认为,中俄联合发展的AHL重型直升机项目,可能会出现类似的情况,不是“泼冷水”,而是双方的要求、任务定位,实在是差异巨大。预计俄罗斯不愿意放弃米26直升机平台,会要求在米26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升级、优化。
但是,米26并不完全符合我国的需求,尤其是不符合解放军部队的需求。对于解放军部队来说,肯定希望发展一款能够兼容多个军兵种使用的直升机平台,例如针对陆军、空军、海军、武警等不同力量的不同需求。而且我国肯定希望依靠研发重型运输直升机,进一步推进自身直升机工业的发展。
AHL直升机的参数,很有意思
结合上述要求,作者认为,中俄联合研发的AHL直升机项目,可能会面临各方面的困难。与其说如此,中国应该腾出手来,单独发展自己的重型运输直升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缺乏技术可靠、功率强劲的涡轴发动机,属于大难题。不过,近年来,这一问题,开始得到基本解决。我国5000千瓦涡轴发动机,在一步步推进和成熟。
AHL重型直升机模型
请大家联想,美国的CH-53K,采用了3台5600千瓦的涡轴发动机。如果我国以3台5000千瓦涡轴发动机为动力配置,进一步发展自己的重型运输直升机。各方面的配置、运载能力、最大起飞重量等等,应该与CH-53系列的中期型号相当,略小于美国的CH-53K。例如最大起飞重量35/36吨,最大运载能力15吨左右,没有太大的问题。
5000千瓦涡轴发动机
关键是5000千瓦涡轴发动机,何时能够定型、批量生产,这是主要问题。众所周知,涡轴、涡桨发动机,拥有很大的技术相通性。如果5000千瓦涡轴发动机技术成熟,那么,5000千瓦涡桨发动机,肯定也已经基本成熟。这样一来,传说中的新一代中型运输机计划(运30项目),不再是梦想。
当年的新中运模式
关于我国直升机领域发展、建设的一系列故事,还有很多,作者在以后的文章中,和大家慢慢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