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拉松,你们不跑不行吗?”
相信不少人看到这个问题都会打个问号,为啥这么问呢?
马拉松全程 42.195 公里,这可不是一段轻松的路程,简直就是一场长期自我克服的艰苦战斗。
它累得让人怀疑人生,虐得让人痛不欲生。
要一步一步地跑完这漫长的距离,每一步都在挑战身体的极限,每一米都在考验精神的韧性。
首先,对于普通大众跑者来说,前期的备训时间那可真是个“时间黑洞”。
少则备训半年,多则备训一年。
就拿上班族来说吧,在这半年或一年里,得像个自律的机器人一样,每天雷打不动地进行训练。
专家建议,要想在赛场上顺利跑完马拉松,每个月的跑量不得低于 200 公里。
咱来算笔账,一个月按 30 天算,平均每天至少得跑 6.7 公里,这对于平时忙碌的上班族来说,真的是个不小的挑战。
而且,跑全马前的训练那叫一个费时间啊。
假如你的 10 公里需要 1 个小时跑完,那么每周至少要在清晨或夜晚抽出 1 个小时投入到跑步中。
一到周末,还得拉个半马的长距离,这又得花去 2 个小时。
这样算下来,你的业余时间基本上都被跑步占满了,想做点别的事情都难。
就像有位跑者说的:“自从开始备战马拉松,我的生活就只剩下跑步了,连看场电影的时间都没有。”
除了时间成本,跑马拉松的风险也不容小觑。
在备训不足的情况下,马拉松会给身体带来很大的健康隐患。
我有个朋友,备战了 6 个月去参加上海马拉松,比赛那天天气特别热,他花了 5 个小时才坚持下来,可赛后的状况简直惨不忍睹。
第二天,他的大腿酸痛得不行,上下楼梯都得扶着墙,正常走路都成问题。
脚趾甲 10 个黑了 6 个,其中一个淤血到现在都没好,身上的皮肤晒得黝黑,还受了伤。
大部分马拉松选手赛后都会出现皮肤发痒的情况,这都是马拉松带来的“后遗症”。
还有一个不得不说的问题就是费钱。
虽然对于有钱人来说,这可能不算什么,但对于普通大众跑者来讲,去外地参加一场马拉松,预算至少得千元不等。
报名费、交通费、住宿费,这些加起来可不是个小数目。
说了这么多不能跑马拉松的理由,是不是就真的不建议大家跑了呢?
其实也不是。
很多人会说“我喜欢、我乐意”,这就是跑马拉松最大的动力。
如果你的跑步只是为了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那真的可以考虑一下是否要跑马拉松,毕竟 1 - 42 公里和 1 - 10 公里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但如果你真的想跑,也不是不可以。
不过一定要做好万分的准备,对这 42.195 公里怀抱着敬畏之心。
在备训过程中,要科学训练,合理安排时间和跑量,同时,也要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一旦出现不适,要及时调整。
在决定是否要跑马拉松之前,一定要权衡好其中的利弊,不要盲目跟风。
希望每一位跑者都能在跑步的道路上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和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