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确已经太久没遇到双方实力走势都在线的德国国家德比了。过去几年,拜仁和多特蒙德要么一方处于低谷,要么两队都不在状态。尤其是多特蒙德,这几年卖了不少好球员,眼看在德甲的势头往下掉。具体到23到24赛季,反而拜仁和药厂的比赛,更有国家德比的感觉。
但本赛季,南大王和大黄蜂强势占据德甲前二,这也使得首回合国家德比的吸睛值拉满。比赛谈不上多精彩,但绝对具备了德国国家德比该有的激烈感和话题性。
而最具争议的,就是凯恩的那个进球。
当时凯恩埋伏在禁区,接队友开出的角球,头球完成破门,干脆利索。不过,通过慢动作我们能清楚地看到,凯恩进球前,对盯防他的吉拉西有一个轻微的推搡动作。
赛后,对于这个球,不同领域不同立场的人,有不同的态度和看法。拜仁这边的人认为,这只是一次正常的对抗,裁判不会吹犯规的。如果这也算,那么比赛中有很多需要认定为犯规但没有吹的动作。而多特蒙德这边的人则直接认为裁判毁了比赛,也毁了自己的胜利。如果这个球不算进,以多特蒙德下半场的表现,他们是有可能在安联拿走3分的。
其实,足球场上很多判罚,是带有裁判的主观色彩的。有一句话,也许更让人讨厌——可判可不判。肯定有人对这种模棱两可的态度嗤之以鼻,犯规就要判,没犯规就不判,天经地义,有什么好游移的?
但足球是复杂的,任何判罚,都会融入到每一场比赛的特殊语境里。
而凯恩的聪明之处就在于,他正好游移在可判可不判的灰色地带里。这个球,既然有那么多人提出抗议,肯定是有讨论空间的。但如果把它放到对抗激烈的语境里,这无可指摘。这也许是顶级球员的小聪明。
如果把凯恩对吉拉西的隐蔽小动作视为犯规,那么2008年欧洲杯的历史,也许需要重写。
2008欧洲杯四分之一决赛,德国对葡萄牙。当时葡萄牙气势正盛,而勉强晋级的德国倒是不被看好。结果德国破釜沉舟,反而激发了战斗力,3:2拿下比赛,进军四强。
不过,比赛也是有争议的。德国打进的第三个球,就和凯恩的进球有异曲同工之妙。
当时,巴拉克埋伏在禁区内,接队友开出的任意球头球完成破门。但通过慢动作,我们一目了然,巴拉克对起跳防守他的费雷拉有一个轻微的推的动作。别小看这个动作,虽然不大,没有伤害性,但绝对对后者的重心有影响。足球比赛,拼的就是节奏,气口,一秒的失位,都有可能造成丢球。
其实巴拉克也耍了一个小聪明。他用一个隐蔽的动作破坏了对方的重心,从而取得了一个舒服的头球环境。
而当时没有VAR,而且这个隐蔽的动作又不足以构成严重犯规,所以费雷拉有苦也说不出。
如果这个数吹掉了,那么德国还真未必拿下葡萄牙。那么,2008欧洲杯的历史,或许要改写了。说不定,决赛会上演伊比利亚德比。
巴拉克也是顶级球员,也知道在判罚的灰色地带游走。其实这两个球,裁判如果判了,那也就判了,没什么好说的。但既然没判,进攻方就得利了。也许,这只是巴拉克和凯恩下意识的动作,但这也许也是球商的一部分。
下一篇:清华大学设立杨振宁缅怀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