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对韩国企业实施制裁后,韩国政府的反应相对平静。然而,美国却迅速出面为韩国“辩护”。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局面呢?
2023年10月14日,中国商务部宣布,对韩国韩华海洋株式会社在美国的5家子公司实施制裁,禁止中国的个人和组织与其开展任何交易和合作。对此,韩国总统办公室当天回应表示,考虑到这些子公司与中国的业务联系较少,预计制裁对相关企业的影响有限,并表示将启动中韩经贸沟通渠道,尽量减轻制裁带来的损失。
从韩国政府的初步反应来看,他们的应对策略比较稳妥,首先选择通过沟通来解决问题,而非激烈反应。这种方式显得相对冷静和官方。
然而,让人意外的是,在韩国政府并未做出强烈反应的情况下,美国却迫不及待地站出来批评中国。2023年10月17日,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公开指责中国制裁韩华子公司,称这一举动不仅破坏了美韩合作关系,还在“胁迫”美国的亚洲盟友。
为什么韩国和美国在面对同一件事时表现得如此不同?从韩国的角度来看,他们的首要目标是维护自身利益,而不是卷入中美之间的争斗。中方的制裁仅涉及韩华的5家美国子公司,而这些子公司本身与中国几乎没有业务往来。正如韩国总统办公室所言,这些子公司和中国的交易较少,因此,韩国政府认为制裁的影响并不大,不需要过度反应。
从地缘政治的角度来看,韩国政府采取了一种谨慎而务实的立场。韩国一直强调要以韩美同盟为基础,同时发展与中国的合作关系。为了避免因为美方的子公司与中国发生冲突而影响整体局势,韩国选择了较为温和的对华政策,这符合他们的战略目标。此外,韩国还计划在庆州举办2025年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希望中国高层能够出席。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保持与中国的良好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当然,韩国政府也清楚,中国商务部发布制裁公告时明确指出,韩华的5家子公司参与了美国对中国海事、物流及造船业的301调查,损害了中国的利益。对此,韩国政府并没有为韩华的行为辩解,而是承认了中方制裁的合理性。
从美国的角度来看,虽然中国制裁的是韩企的子公司,但实际上这也影响了美国造船业的重振计划。根据美韩贸易协议,韩国政府承诺投入1500亿美元来支持美国造船业的复兴计划,这一计划被称为“MASGA”(Make American Shipbuilding Great Again)。在这个计划中,韩华扮演了关键角色,特别是他们收购的5家美国子公司。举例来说,韩华计划为费城造船厂投资50亿美元,预计将费城造船厂的年产量从不到2艘提高到最多20艘,这是美国造船业复兴的关键一步。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总统特朗普曾公开表示,美国不仅要从韩国购买船只,还希望韩国与美国本土工人共同合作建造船只。因此,中国对韩华5家子公司的制裁,实际上是在干扰美国的造船业重振计划,也影响了“MASGA”战略的实施。
最初,中国的反制措施是针对美国对中国船舶加收港口费用的单方面行动,虽然中国迅速对美方的船舶采取了反制措施,但美国制造的船只数量极少,反制压力对美国来说并不显著。为了更有效地回应中国的反制,美国选择站出来为韩国辩护,试图维护美韩之间的合作基础,并对中方的制裁进行反击。
总的来说,美国的强烈反应,正是因为中方的制裁直接威胁到了美国造船业复兴计划的核心——即“MASGA”战略的顺利进行,而这也正是美国急于出面反驳中国立场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