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无声的世界里用光影播种希望
——闽侯特教老师卓立群为学生编织七彩梦想
看着充满生命力的仙人掌在学生的彩笔下勾勒出来,44岁的卓立群为学生竖起大拇指。
这是一堂无声的美术课。卓立群用手中的相机、画笔和手语,在无声的世界中为听障学生编织着七彩的梦想。
卓立群刚满一周岁时,因为意外丧失了语言能力。面对命运,他没有自暴自弃,而是克服了很多艰难困苦,考上长春大学美术专业。2006年,卓立群回到家乡闽侯,成为一名特教老师,一干就是19年。
虽然世界对卓立群而言是无声的,但寂静孕育了他对光影、色彩和情感最敏锐的感知。在不久前举行的2025年福建省残疾人岗位精英职业技能竞赛(龙岩站)中,他夺得摄影艺术创作项目全省第一名,这也是他连续第三年获此殊荣。
与摄影结缘,缘于卓立群在教学生的过程中,想用图片留下孩子们最美好的瞬间。于是他自费购买单反相机,开始研究摄影技巧。
学习摄影的过程中,卓立群也体验到很多人与人之间的温暖与美好。“刚开始研究人像摄影时,我不知道如何捕捉人物最自然的神态。一位摄影师知道后,专门给我发了好长一段文字,详细讲了不同场景下引导被摄者放松的方法,还配了很多他拍摄时的示意图。”卓立群用手机打文字告诉记者,“更让我感动的是,他怕我理解不到位,又通过图文一步步演示拍摄时的站位、与被摄者的互动技巧。他几乎是随问随答,特别有耐心。在他的帮助下,我慢慢找到拍人像的感觉,也让我坚定了在摄影这条路上走下去的决心。”
卓立群也一直将人与人之间的这份温暖传递,用自己的方式改写一些听障孩子的人生。今年考上西安美术学院特殊教育艺术学院的听障女孩津津,就是卓立群的学生。
2011年,津津初到特殊教育学校时,因为交流上的障碍,性格十分内向。特教学校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她对绘画很感兴趣,也极具天赋,于是制定了详细的因材施教方案,安排卓立群对她进行一对一教学。
同是听障人士的卓立群与津津能够彼此理解,沟通上没有障碍。他经常利用课余时间指导津津选取绘画素材,传授她绘画技巧。津津聪明好学、勤学苦练,遇到问题主动请教老师,对此,卓立群总是耐心讲解、悉心指导。
几番耕耘,几分收获。4年来,津津学会了沟通、学会了微笑,成为品学兼优、活泼开朗的少先队大队长,并在福州市“小石子”杯现场色彩绘画比赛中荣获三等奖。津津的梦想是长大后成为一名美术老师,如今考入西安美术学院的她朝着梦想实现迈出一大步。
卓立群告诉记者,特殊教育和普通教育最大的不同,在于面对的是有特殊需求的孩子,需要更耐心、更细致地去关注每个孩子的独特性,要花更多精力去寻找适合他们的教育方法。
“把每个孩子都当作独特的个体去关爱,不断学习特殊教育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鼓励他们,帮他们建立自信,让他们在自己的节奏里成长、进步。”卓立群在手机上打下这段话。
卓立群坚信,教育不能囿于教室的四壁。他主动教孩子们用手机接触摄影,带他们在校园内拍摄,引导他们用手语、绘画表达理解。
卓立群也常常借学校举办活动的机会,带学生们领略外界,帮他们观察生活、发现美好,领略摄影艺术魅力。他用光影记录下这一切,在孩子们原本可能封闭的世界与广阔的社会之间,架起一座理解的桥梁。
“用心养兰,意外花开,这是生活给努力付出的人们最好的奖赏。”卓立群养的兰花盛开了,他在朋友圈里发出这样一段话。在工作里,卓立群也像一位“养花人”,在无声世界里,用光影播种希望、传递尊严、静待花开。(记者 谭湘竹 通讯员 林若野 陈堡)
上一篇:国台办再回应赖当局恐吓台湾艺人
下一篇:51家闽企亮相中国国际商标品牌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