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面分析】
现在的行情回到了去年高潮时段的市场,上百只个股的涨停潮,再加上指数“跌不下去”,不得不说又到了“股神随处可见”的时候。牛哥只能说市场已经开始加速了,到底是一波流还是走慢牛,在8月中下旬会有一个定数,最关键的是机构集体高呼“4000点”,这种情况属于是市场反弹的一致性了,然而现在的经济环境以及金融市场支持力度跟2015年是没法比的,但是牛哥仍然坚持之前说的一句话:“不要猜顶,继续跟随,该赚的钱不要放过!”
骑牛看熊发现商保创新药目录推出在即,国家医保局共收到商保创新药目录申报信息141份,涉及药品通用名141 个,经初步审核,121 个药品通用名通过形式审查。以CAR- T 为代表的多款高价创新药冲刺商保创新药目录,多元支付有望激活国内创新药高端支付市场。当前位置,市场短期关注点集中在中报业绩兑现及2025 年国家医保目录谈判情况,选股思路建议持续关注研发管线价值兑现因子边际变化,同时提升商业化价值兑现因子权重,建议重点关注纳入医保的弹性品种。看好的子行业排序分别为:创新药>科研服务>CXO>中药>医疗器械>药店等。
三大指数开盘涨跌不一,两市个股开盘涨多跌少,题材板块方面通信设备、动物保健、创新药等板块表现较强,玻璃玻纤、航空装备、地面兵装等板块表现较差。创新药概念延续强势,申联生物走出20cm3连板,福瑞股份20cm2连板,诺思兰德、甘李药业等涨幅靠前,诺和诺德宣布司美格鲁肽(Wegovy)的补充新药申请(sNDA)获FDA批准,用于结合减少卡路里的饮食和增加体力活动,治疗伴有中晚期肝纤维化(F2期或F3期)的代谢功能障碍相关性脂肪性肝炎(MASH)患者。
柴油发电机概念走强,泰豪科技、动力新科涨停,科泰电源涨超15%,潍柴重机触及涨停创历史新高,新柴股份、美心翼申等跟涨,海外柴发的价格比国内更高,当前国产柴发在国内价格300万左右、出海价格400万左右,单台利润中枢加快拔升。未来柴发的估值体系将从国产算力链估值迈向国际化定价,出海市场星辰大海,远期市值空间打开。稀土永磁概念盘中再度走强,华宏科技3连板,北矿科技、久吾高科等涨幅靠前,中国海关数据显示,中国7月份稀土及其制品出口量为12416吨,同比增14.5%。
白酒股震荡拉升,酒鬼酒涨停,皇台酒业、舍得酒业等跟涨, 国务院第九次全体会议上指出,要持续激发消费潜力,系统清理消费领域限制性措施。此外,今年7月份,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发文称,胖东来与酒鬼酒联名打造的白酒产品酒鬼·自由爱单品,今年营收可能达10亿元。鸿蒙概念日内震荡走强,诚迈科技20cm涨停,海能技术、高新兴等多股涨超10%,央视《对话》聚焦鸿蒙生态的最新进展,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余承东首先披露了鸿蒙最新进展,目前,鸿蒙5.0终端数量已突破一千万。这标志着,鸿蒙操作系统生态迈过关键门槛。
大盘:
创业板:
【大盘预判】
上证指数周二出现冲高回落的走势,如果指数斜率仍缓,建议多单继续持有,如果加速上行,可提高止盈设定,注意震荡的风险。据CME“美联储观察”:美联储9月维持利率不变的概率为15.4%,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为84.6%。美联储10月维持利率不变的概率为6%,累计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为42.4%,累计降息50个基点的概率为51.5%。接下来注意上证指数能否在3730点之上稳住。
创业板指数周二出现上涨压力,跌停板个股数量开始增多,暂时来看有一点“降速”的感觉,但是趋势依然是向上的!港股科技和互联网板块上周受资金关注,多只相关ETF净流入额居前。展望后市,随着经济基本面延续温和修复,市场结构性机会有望延续,建议继续关注大盘成长的核心资产。接下来注意创业板指数能否在2600点之上稳住。
【淘金计划】
近期,A股走出强劲的上涨行情,市场涌现越来越多“翻倍股”。从此前披露的基金二季报来看,逾六成翻倍股被公募基金重仓持有。站在当前时点,公募基金普遍看好后市,认为多重利好因素将驱动A股估值进一步修复,其中科技创新、医药生物等板块值得重点关注。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共有323只A股今年以来股价翻倍,其中199只个股被公募基金重仓持有,占比逾六成。其中,胜宏科技、一品红、热景生物、仕佳光子、益方生物等个股均被50只以上基金重仓持有。
题材板块中的创新药、黑色家电、产业互联网等概念是资金净流入的主要参与板块,玻璃玻纤、航空装备、地面兵装等概念是资金净流出相对较大的板块。骑牛看熊发现9月份世界肺癌大会召开,板块有望持续迎来催化。从产业运行趋势来看,国内创新药产业十年蓄力,当前步入创新成果业绩兑现的产业拐点阶段,建议重视这一趋势变化。政策方面,近期国家医保局在创新药械专场会议中提及制定了“新上市药品首发价格机制”,后续有望出台相关细则政策。
2025年国内创新药产业有望迎来拐点,产业运行趋势由资本驱动转向盈利驱动,板块有望迎来业绩与估值双重修复投资机会。创新药支持政策持续释放:
1、支付政策落地元年:首个丙类医保目录年内推出,支付政策变化开启有望持续推动创新药市场规模扩容。
2、全产业链支持政策持续深化:药品价格形成机制及进一步支持创新药政策有望落地新举措。
从中期维度来看,行业需求端确定性优势显著,供给端产业及市场竞争格局持续改善,整体供需格局不断优化,持续看好创新药投资机会。
8 月12 日,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公示通过2025 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和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及商保创新药目录调整初步形式审查的药品及相关信息的公告》,121 个药品通过商保创新药目录的初步形式审查。从申请策略上,79 个同时出现在基本医保目录和商保创新药目录的公示名单中,相当于上了“双保险”。靶向药物是商保目录申报主力:单抗注射液中,PD-(L)1 单抗的申报数量最多;CAR-T 疗法中,国内7 款获批上市的CAR-T 产品中,5 款申报了本次商保创新药目录;ADC、双抗的申报主体大部分是外资药企。
商保创新药的支付管理政策空间更大:商保目录中创新药,可不计入基本医保的自费率指标,以及集采可替代品种的监测范围;符合条件的商保创新药可不纳入按病种付费范围,经审核评议程序后支付。在我国创新药“全球新”药物不断涌现的背景下,商保创新药目录的推行有望为创新药开辟更广阔市场空间。
一、创新药企积极性提升。近年来国家持续优化医保目录调整机制,将“临床价值” 作为核心评价标准。此次大量创新药通过形式审查,是前几年创新药研发投入的集中体现。政策的连续性和可预期性,让企业能够更清晰地规划创新药的商业化路径,极大激发了企业的创新热情。以肿瘤领域为例,ADC(抗体偶联药物)成为最大亮点,多款国产ADC 药物均通过初审。创新药企业在看到产品进入医保及商保目录的可能性增加后,会加大研发投入,加速创新药的研发进程,进而推动整个创新药行业的发展。
二、商保创新药目录意义重大。商保创新药目录的定位是面向尚无法纳入医保目录、但具有较高创新程度和临床价值的药物。其设立是国家在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上的关键一步,通过该目录路径,能让更多高价值创新药更早进入支付体系,缓解医保基金短期压力的同时,也为企业商业化提供更多试错和市场培育空间。例如国内首批CAR-T 产品的升级适应症、部分进口罕见病酶替代疗法,以及价格较高但临床获益显著的靶向药物,都进入了商保创新药目录候选名单。这对于研发这类高值创新药的企业来说,拓宽了产品的支付渠道,增加了产品的市场潜力。
三、市场竞争格局或生变。随着众多创新药通过形式审查进入后续评审环节,不同企业的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在肿瘤、代谢、免疫及罕见病等热门治疗领域,同类产品之间会在临床价值、价格、医保支付等方面展开竞争。
随着市场竞争格局变化,医药行业可能迎来新一轮的整合。需要关注那些具有资金优势、技术优势的企业对其他企业的并购整合机会,以及在整合过程中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协同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