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别看跑步简单,很多人在跑步过程中误入了错误的航道,最终导致跑步伤病不断。
这些伤病严重者可能会造成无法挽回的损伤,给跑者的身体和心理都带来沉重的打击,据相关数据显示,跑步受伤在跑者群体中大概占比80%,这意味着几乎每一个跑步的人都或多或少地经历过一些小的伤痛。
这些伤痛的来源,往往与跑者自身的跑步方式、不科学的训练计划等因素密切相关。
比如,有些跑者为了追求速度和距离,盲目增加跑量,却忽略了身体的承受能力;还有些跑者在跑步前不做充分的热身准备,跑步后又不进行有效的拉伸放松,久而久之,身体就会发出抗议的信号。
不过,幸运的是,一般这类小伤小痛在跑者吸取教训后,加以适当的休息和康复,基本很快就能恢复如初。
但对于所有跑者来说,最大的“噩梦”莫过于实在不得已要去医院进行检查,而最害怕听到的就是医生说出那句:“以后别再跑步了!”
这句话在跑者的心中会让他们感到无比的难过和痛苦。
毕竟,跑步已经成为了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失去了跑步,就好像失去了生活的乐趣和方向。
然而,当面对医生的这句话时,我们一定要保持理性,不能被情绪冲昏头脑。
首先要做的就是摸清伤病的原因。
我自己就有过这样的经历,曾经因为跑步膝盖痛去医院检查,医生一脸严肃地叮嘱我“以后不要再跑步了”。
当时我的心情低落到了极点,感觉自己的跑步生涯就此结束了。
但冷静下来后,我开始仔细分析自己的情况,发现原来是因为跑步过量导致的,于是,我开始减少跑量,增加力量训练,通过有针对性的练习来提高膝盖周围肌肉和大腿的力量。
慢慢地,我的膝盖疼痛逐渐减轻,我又重新回到了跑道上,那种失而复得的喜悦难以言表。
所以,一定要记住,医生口中的“以后不要再跑步了”,并不一定代表“以后永远不要再跑步了”。
虽然仅仅差了两个字,但往往会造成跑者的误解。
我们要主动向医生咨询详细的原因,如有不放心,建议也可以去到专业的运动恢复中心再去检查一遍。
根据运动学研究所的康复经验来看,基本上90%以上的跑步伤痛在经过准确诊断后,加上有效的治疗和康复,是可以恢复如初的。
当然,我们在面对每一次的伤痛之后,一定要深刻反思,找到问题的根源所在,而不是继续咬着牙盲目前行。
要懂得合理控制跑步计划,做到不盲目、不跟从、不攀比。
该休息的时候一定要果断休息,即便是小的伤痛也要给予足够的关注。
作为大众跑者,还是以健康慢跑为主才是最好的选择,这样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伤病发生的风险。
不过,现实生活中也确实存在“以后别再跑步了”的真实案例。
我们跑团之前有位大哥,退休之后时间充裕,他对跑步就有些盲目,每个月他都疯狂地跑,几乎一天一个半马甚至更多,而且速度还不慢。
可身体终究是有极限的,最终他的半月板严重损伤,差一点就到了换膝的地步。
医生直接下了命令,不允许他再跑步了!
直到今天,那位大哥只能改为散步加快走,看着他的背影我们都不禁感到惋惜。
跑步,是一场与自己的较量,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能会遭遇伤痛的困扰,但只要我们保持理性和积极的态度,勇敢地面对问题,就一定能够战胜困难,重新找回跑步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