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林府监事李善德领了个要命的差事,六月初一杨贵妃生辰前把岭南的荔枝运到长安。而岭南距长安五千余里,在没有冷链的年代,把新鲜荔枝运到长安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为了活下去,李善德在一次次测算、实验中成功找到了将岭南的鲜荔枝运到长安的办法。以上是电视剧《长安的荔枝》的核心情节。假设荔枝使李善德懂知识产权法,把荔枝运到长安,他该怎么做?
荔枝转运法可申请发明专利
李善德研究出的荔枝转运之法有三个关键步骤,即“带枝保存-隔水保鲜-盐水浸泡”,依次进行可将荔枝的保鲜期从三天延长到十一天,那么如果在今天,这荔枝转运之法能通过知识产权法进行保护吗?这一方法属于知识产权中的哪种权利?
我国专利法所称的发明创造是指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其中,发明是指对产品、方法或其改进所提出的新技术方案,也就是说方法也可能成为一项发明专利。那么,要满足哪些条件才能获得专利权呢?我国专利法明确规定,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应当具备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
从“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的特征来看,李善德通过“带枝保存-隔水保鲜-盐水浸泡”三个步骤按顺序执行,将荔枝保鲜期从3天延长到11天,相较传统运输,属于一种全新的保鲜运输方法,具备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通过荔枝转运法,打通技术卡点,实现“南果北运”。所以,李善德发明的荔枝转运法符合发明专利的条件,可以通过知识产权予以保护。
李善德发明的荔枝转运法是“带枝保存-隔水保鲜-盐水浸泡”三步骤顺序执行产生的协同保鲜效应,在撰写专利权利要求时可以侧重限定适用对象的特殊性,步骤顺序,精确量化参数,如瓮内温度控制、浸泡盐水浓度,对区别与常规操作的步骤进行限定,在申请专利时提交对照组实验数据,证明协同效果。
双层瓮可申请实用新型专利
在隔水保鲜法中需要一种结构特殊的瓮,该瓮中带有夹层,名曰双层瓮。李善德无意中发现在夹层中注水,可以起到给内瓮中的荔枝降温保鲜的作用。整个高州只有胡商苏谅有双层瓮,那么苏谅能将双层瓮申请实用新型专利吗?
我国专利法规定的实用新型专利是指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也就是说实用新型专利保护的是实体产品。作为专利的一种,实用新型获得专利权也需具备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的特征。但相较于发明专利,对实用新型专利的创新性要求更低,仅要达到“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即可,不要求具有“突出性”。
双层瓮在单一容器内形成嵌套结构,属于对产品构造的实质性改进,通过夹层注水形成水冷隔热,实现温度控制,解决运输中因高温导致的荔枝腐败问题,显著延长保鲜时间,符合“构造结合功能”的实用新型专利创新性要求。且双层瓮具有明确的技术效果也可以进行批量生产,具备新颖性和实用性。苏谅可以对他的双层瓮申请实用新型专利,他需要提交请求书、说明书(含附图)、权利要求书、摘要,为证明新颖性还可以提交一份专利检索报告。
高州荔枝可申请地理标志
这岭南的荔枝有多好吃?唐代张九龄在《荔枝赋》中也盛赞岭南荔枝“百果之中,无一可比。”剧中,荔枝使李善德去往高州,听闻此地品质最佳的荔枝产自阿僮的荔枝园,那么高州荔枝可以申请地理标志吗?阿僮可以作为申请人吗?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办法》规定,地理标志产品,是指产自特定地域,所具有的质量、声誉或者其他特性本质上取决于该产地的自然因素、人文因素的产品。可见,地理标志强调的是产品与产地的关联性。
地理标志产品应当具备哪些特征?首先,要具有真实性,即地理标志产品的名称经过长期持续使用,被公众普遍知晓;其次,具有地域性,即产品的全部生产环节或者主要生产环节应当发生在限定的地域范围内;此外,产品需要具有较明显的质量特色、特定声誉或者其他特性,且这些特异性是由特定地域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所决定。高州荔枝种植历史久远,因其土壤气候条件,荔枝甜度高,产桂味荔枝等品种,符合地理标志的要件。
阿僮可以作为申请人吗?还真不行。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请由提出产地范围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指定的具有代表性的社会团体、保护申请机构提出,并应当提交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关于划定地理标志产品产地范围的建议、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关于地理标志产品申请及保护机制的文件、地理标志产品的相关材料及其他说明材料或证明材料。剧中,刺史府定不会主动申请地理标志,李善德倒不如联合荔枝园成立产业协会,由协会申请注册“高州荔枝”地理标志集体商标,再授权阿僮在符合标准的荔枝上使用该商标。
荔枝转运可设计商标
胡商们嗅到了荔枝转运项目的商机,纷纷提议统一骑手服装,在瓮上印制标识,发布宣传标语和推广文章等。那么注册商标时有哪些注意事项?胡商的设想可以实现吗?
商标的主要功能是区分商品或服务的来源,显著性是商标的基本属性。我国商标法规定任何能够将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商品与他人的商品区别开的标志,包括文字、图形、字母、数字、三维标志、颜色组合和声音等,以及上述要素的组合,均可以作为商标申请注册。所以胡商们可以发挥想象,为荔枝转运设计商标。
但是并不是所有标识都可以注册为商标,我国商标法也明确规定了不能作为商标使用以及不得作为商标注册的情形,比如应避免使用“百分百保鲜”这类带有欺骗性以及“鲜荔枝”这类缺乏显著性的标识。此外,在申请注册之前要检索是否与在先商标冲突,避免同他人在同一种或者类似商品或服务上已经注册的、初步审定或在先申请的商标相同或者近似。荔枝转运涉及物流、包装、广告等多环节,所以商标可以注册在多个类别上,这样胡商们希望能在双层瓮、骑手服装、驿站以及广告宣传中使用的目标也就可以实现了。
转运项目藏知识产权妙法
综上,假设李善德是一位从现代穿越回唐朝的知识产权从业者,碰上这荔枝转运的项目,他应该这样做:
第一件事儿就是给荔枝保鲜技术申请专利,将“带枝保存-隔水保鲜-盐水浸泡”三步法申请发明专利,然后找来苏谅,建议他给双层瓮申请实用新型专利,苏谅可以作为双层瓮的供应商,与李善德签订合同,明确专利归属和保密条款。阿僮要调配浸泡荔枝的盐水配方,通过反复实验得出能使荔枝保鲜时间最长的配比,而这一盐水浓度则是阿僮荔枝园的商业秘密,如果有其他果园窃取,阿僮可以依据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进行维权。
下一步,是成立高州荔枝协会,把“高州荔枝”注册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同时为荔枝运输专线设计一款具有显著性的商标,与胡商商会签订商标许可合同,授权使用商标并收取许可费。
在维权方面,李善德还可以为荔枝贴上溯源防伪标志,将运输过程中将温度数据进行区块链存证,监测恶意抢注商标、侵害商标权等行为,及时发起维权。
李善德的这段唐代打工人逆天改命的故事,又何尝不是一场跨越千年的知识产权漫游?
“贵妃,这颗荔枝上凝结了1项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2枚注册商标,您尝尝这岭南的荔枝甜吗?”
文/秦婧然(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