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在东汉末年,历史的舞台上演绎出了一场波澜壮阔的三国争霸,其中曹魏的实力无疑是最为强大的,孙吴则屈居第二,蜀汉排名第三。刘备所统治的蜀汉占有荆州和西川的几个重要郡,这些地区位于今天的中国西南部,而魏国则控制着北方的广袤土地与汉中地区,东吴则领有江东的六个郡,大致涵盖了今江苏南部、浙江及安徽南部的部分区域。
公元219年,蜀汉名将关羽为扩展自己的势力,决定出兵攻打曹魏的襄樊地区,图谋打击魏国的力量。在此期间,东吴的孙权则趁关羽远征的机会,派遣大将吕蒙悄然袭击荆襄三郡。结果,关羽不仅失去了这片战略要地,还惨遭吕蒙的追杀,最终,这位被尊称为“武圣”的英雄就此陨落。为了给义弟报仇,刘备毫不犹豫地决定动用全力攻打东吴,他亲自领军向敌方发起进攻,但在夷陵之战中,却被东吴的名将陆逊击败。蜀军的精锐几乎损失殆尽,这一惨败使蜀汉失去了与其他两国争夺天下的能力。因此,荆州之战常被视为蜀汉的转折点,许多历史学者认为,如果关羽能够坚守荆州而不轻举妄动,蜀汉或许有机会实现统一大业。
接下来,我们就来进行一下三国之间的实力对比,数据采取正史记载。东吴的兵力大约为23万人。在晋朝灭吴时,对吴国的统计显示,东吴在其辖区内共有4个州、23个郡和52.3万户(若每户平均5人,这个人口数字将超过250万),其中可以征召的军队为23万。再来看魏国,其兵力不仅数量庞大,且后期通常在50万以上,而蜀汉的兵力则在约10万人左右。蜀汉灭亡时,刘禅上交的士民薄清楚记录着,蜀汉的户数为28万,人口为94万,其中具有作战能力的甲士为10.2万,官员则有4万人,显示蜀汉虽小,但依然不容小觑。相较于蜀汉,魏国虽没有明确的兵力记载,但可以推测,大约是蜀国和吴国兵力之和,接近32万。而在其后期,魏国的兵力常常维持在50万以上。
按照《三国志·诸葛诞传》的记载,在司马昭平定诸葛诞之乱的过程中,魏军甚至动员了40万的兵力(包含叛军),这在当时的一场战役中可见魏国的实力强大。司马昭在此次出征中调动了包括外域军队在内的26万众前去讨伐,而诸葛诞则在淮南与淮北地区聚集了十余万的官兵,结合扬州新附之武装,最终形成了庞大的40万兵力。可以说,即使关羽没有失去荆州,刘备想要一统三国也是极其困难的。如果对此有不同看法,欢迎大家积极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