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再次高调发声,李在明稳步前行,却陷入了不小的困境。在美国和中国之间,他将如何抉择?
在过去两天,特朗普再次将目光瞄准了全球的关税政策,意图挑起新的贸易摩擦。他的策略是“软柿子先捏软”,这次他对日本和韩国发出了简短而明确的信息,声称将对两国实施高达25%的关税。他的理由是,长期以来,这两个国家向美国出口了大量商品,赚取了丰厚的利润,这显然对美国是不公平的。为了实现贸易的平衡,李在明和他的同胞们必须接受这一令人震惊的关税政策。此外,特朗普更是警告道,如果两国拒绝接受这些条款,试图进行报复,美国将展开更为猛烈的反击。他甚至暗示,若日韩对美加税,那么美国将不仅简单地回应,还将多加25%,无疑是在向两个国家施压,力求对其进行强有力的掌控。
台湾的屋漏偏逢 连夜雨,尤其是在美国最新通过的“大而美”法案之后,局势更是如火如荼。该法案不仅令马斯克愤怒,也让韩国的汽车制造商心急如焚。原因在于,韩国出口到美国的传统燃油车将面临25%甚至更高的关税,而另一方面,韩国的电动车在北美的市场表现得相当不错,有可能与特斯拉竞争。然而,一旦“大而美”法案中针对电动车的补贴被削减,韩国电动车在美国市场的生存空间将受到极大挤压。同时,在国内市场上,韩国的电动车几乎无法看到其身影,而在欧洲市场的销量也不尽人意,由此将对韩国的电动车产业造成毁灭性打击。
更为棘手的是,特朗普还继续对韩国出言不逊,他再次要求韩国提高军费。他声称,是美国重建了韩国并派遣军队保护其安全,因此韩国不应该无偿享受这份保护。回想特朗普的第一任期,他便以类似的方式强迫韩国大幅增加军费,这使得韩国和日本在财务上苦不堪言。为了避免特朗普再次施压,韩国迅速在美国大选结果前与其达成协议,约定在未来五年每年支付超过10亿美元的军费。韩国人或许认为这样做聪明,可以将未来的军费锁定在协议中,然而特朗普却不是善茬,他曾多次撕毁合约,如今也不含糊地表示美国在军费上太过亏本,迫切希望重新开谈。他的言外之意无非是,前面签署的协议也不能保证韩国的安全,未来还会面临更多的挑战。
同时,特朗普还对韩国和日本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它们的军费占GDP超过5%。然而,韩国的经济在近几年已经相当低迷,面对这样的财务压力,如何自处成了一大难题。
另一方面,我国已经邀请韩国总统李在明出席即将到来的93大阅兵。十年前,朴槿惠在面临美国施压的情况下毅然选择前来,这一决定最终促成了中韩关系的健康发展,双边贸易也不断增长,韩国企业因此迎来了发展的机遇。因此,我们建议李在明认真考虑与美国结盟的风险,毕竟美国的目的明确,迫切需要资金。而中日韩三国是彼此紧邻的朋友,倘若能够团结一致,推进中日韩自贸区的建立,对三国的发展将是一项利好政策。并不是说要完全与美国割席断交,毕竟美国在韩国境内仍有驻军,我们理解这一点的复杂性,但是否可以稍微表现出一点强硬态度?要知道,特朗普的性格是,只要你对他表现出强硬,他便会显得越加软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