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景区名片 写好五台山故事
创始人
2024-10-05 00:00:50
0

山西画报五台山讯(范彦俊 王丹)“在五台山一年四季当中,不分春夏秋冬,不分天阴下雨、刮风下雪,我们一直坚守岗位。”孟美娜是一名在景区工作了20多年的导游员,她这样阐述自己对导游工作的认知:“做好这份工作需要我们的信仰,需要我们的一颗热心,需要我们对游客的一颗真挚的心。”

从开始单纯的向导、讲解员,到今天成为景区历史文化的传播者、文明旅游的倡导者、游客安全的守护者,导游、讲解员的身份正在变得更加“多元”。作为工作在五台山景区一线的旅游人,随着景区文化与旅游的进一步融合发展,如何更好地传播五台山传统文化、讲好五台山故事,正成为他们必须面对的课题。

国庆期间五台山景区游人如织

五台山景区在国庆假期第二日迎来了客流高峰。景区的导游员、讲解员们坚守岗位,比平时更加忙碌了。而孟美娜也在上午十点,迎来了一个来自吉林的大家庭,开始了一天忙碌的工作。

“这个花是不是咱们在公路沿街经常会见到的?它生命力非常顽强,叫格桑花。”“这里是五台山最古老的一座寺院,中国第一座寺院是在哪里呢?是在河南洛阳白马寺。”“这个日晷的针指在哪里,我们来看一下现在是几点。”……在孟美娜的讲解中,景点背后的 “冷知识”是经常出现的话题。围绕这些话题,孟美娜将景区随处可见的花草、古建文物背后的历史知识、文化内涵讲得深入浅出,引人入胜。

景区讲解员带领研学团

优质服务是景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环,导游、讲解员承担着讲好、讲活文物故事、普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使命。在旅游业发展趋于内涵式精细化的今天,千篇一律的导游词已经不再能满足游客的需求,不同景点也应该有不同的讲解思路。

想从知名景点中找到新的讲解角度并不容易,导游、讲解员从接到游客,到结束行程后把游客安顿在酒店里,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是家常便饭。而孟美娜总会忙里偷闲,在工作间隙挤出时间看书学习:“虽然在五台山这么多年,但是我感觉我的知识非常的匮乏。因为现在的社会飞速的发展,要求导游员也是知识化、年轻化,但我们这些老导游还在岗在位,在五台山迎接着大家。”

景区讲解员带领研学团

一场讲解,至少需要花费两个多小时,走上五六千步,忙起来非常累,往往顾不上喝一口水。但讲解过程中,观众给予的一句温暖的赞美、一个求知若渴的眼神,对导游员、讲解员来说都是莫大的鼓励。

孟美娜为游客讲解

“咱们的讲解员小姐姐给我们讲的非常深刻,因为我不太懂咱们山西的文化,通过讲解员小姐姐的讲解,使我对五台山,对山西有了一个更加深刻的印象,讲解员讲的非常棒。”来自长春的游客王先生在结束了上午的行程后,对讲解员的讲解不吝溢美之辞。

“这一次和以往的旅游不同的是,就是我们请了一位导游,我当然是觉得她的讲解是很到位的,很细致,而且她的这些身体上的语言也很丰富,也很容易就是带入进去这些情境。”在山东读研二的马同学告诉记者。

孟美娜获得“十佳志愿者”

“2023年度山西省十佳青年志愿者”、“2023年度忻州市优秀志愿者”、“2023年度‘忻州好人’”……这些都是孟美娜在2023年获得的荣誉。在奔忙于人间烟火之余,孟美娜经常牺牲自己的假期,选择积极地参与景区志愿活动,为景区的志愿服务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孟美娜正在做志愿工作

孟美娜的故事是五台山景区千余名导游员、讲解员的缩影,他们从未让人失望,总是在人们期盼的目光中交上优异的答卷。

孟美娜正在做志愿工作

史佩宜是景区一名年轻的讲解员,她在景区工作已经一年多了,她来到五台山的初衷是为了生活,但在这一年里,五台山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民俗风情深深触动了她。她告诉记者:“我想把我了解到五台山的历史文化更好地讲解给每一个游客,希望每一个游客来到五台山都能够了解到五台山的文化底蕴。”

当下,文化旅游逐渐成为新的旅游热点,游客们不再仅仅满足于简单的风景欣赏,而更希望深入了解旅游地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导游作为文化的传播者和解读者,其重要性在文化旅游中愈发凸显。

旅发局工作人员正在检查讲解员证件

据了解,2023年五台山景区累计接待了600多万人次的游客,景区旅行社的导游数量明显不足。景区根据这一市场情况,开放了讲解员制度。

“讲解员制度,是根据旅行社备案的导游人数的70%,按这个比例来确定讲解员名额。根据旅行社报回来的讲解员,我们进行5天的培训,培训结束以后,我们进行笔试和面试为期两天的考试,对考试合格的人员我们颁发讲解证。”景区旅游发展局安全生产负责人张鹏向记者介绍道。“日常我们会对讲解员进行监管,包括他们是否佩戴了讲解证,是否与客人完整地填写了旅游合同,也就是派团单,这样一来,既规范了旅游市场,同时还为来山游客保障了他们的权益。”

旅发局工作人员检查讲解员派团单

往昔已展千重锦,明朝更进百尺竿。如何让更多的人喜爱景区人文历史、古建艺术,感受景区深厚文化底蕴的魅力,工作在一线的导游员、讲解员们都积极进行着各自的探索,景区的监管部门也在全方位地保障服务秩序。他们的点滴努力最终会汇成一股合力,推动景区的文化旅游不断向前。

终审:杨强

复审:王国伟

初审:樊晶璟

编辑:张未平

版权所有 转载请注明出处

投稿邮箱:sxhbfwz@163.com

相关内容

智元机器人拟“入主”上纬新...
7月8日晚,上纬新材发布公告称,智元机器人拟通过公司及核心团队共同...
2025-07-09 08:40:22
两岸足球小将在榕以球会友
在榕城的绿茵场上,两岸足球小将们以球会友,展现出别样的风采。他们身...
2025-07-09 08:39:16
福州市创新创业大赛复赛名单...
近日,备受瞩目的福州市创新创业大赛复赛名单正式揭晓,令人振奋的是,...
2025-07-09 08:38:34
“中国体育彩票杯”中国·嘉...
7月5日至6日, “中国体育彩票杯”中国・嘉峪关第十六届国际铁人三...
2025-07-09 08:37:20
引入无人机智能巡查系统 罗...
在罗源的矿山监管领域,如今迎来了智慧“千里眼”——无人机智能巡查系...
2025-07-09 08:36:30
原创 ...
众所周知,美国的地理位置优越,大多数地区处于亚热带以及温带季风气候...
2025-07-09 08:34:11
原创 ...
引言 邓小平生前的好战友不多,除了周恩来、刘伯承之外,当之无愧的就...
2025-07-09 08:34:00
原创 ...
长枪是最主要的冷战兵器之一,综合威力大,是“十八般武器”之一,“四...
2025-07-09 08:33:39
原创 ...
在1949年爆发的金门战役中,我军遭遇了惨败,九千多人都牺牲在了战...
2025-07-09 08:33:39

热门资讯

我是上海人,去了一趟山西阳泉,... 一、火车往太行山里钻时,我心里正打鼓 从上海虹桥站出发,高铁像条银鱼,一路向北,钻过无数隧道,窗外的...
上海人去了一趟安顺,有5个问题... 一、这山咋就长成了水墨画? 从上海虹桥机场起飞时,舷窗外还是灰蒙蒙的楼群,像被揉皱的锡纸。等飞机在安...
爸妈退休后从上海搬去苏州住了一... 去年谷雨前后,父母收拾了两大箱衣物,把上海浦西那套住了三十年的老房子钥匙交给中介,坐上高铁去了苏州。...
跟着“苏超”游南通!超多夏季文... 燃情“苏超”,嗨玩南通! 这个夏天 足球的激情在江海大地澎湃 更点燃了全城文旅盛宴 ⚽️ ⚽️ “苏...
又又又火了!酉阳这里成了避暑打... 夏天太热不想宅家? 想找个地方既能躲凉 又能躺看星空云海 那你可别错过酉阳菖蒲盖旅游度假区 这里的...
贵州丹寨:特色苗寨全力备战暑期... 随着暑期来临,贵州省黔东南州丹寨县凭借凉爽宜人的气候和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正迎来旅游客流高峰。为把握...
五大板块万余场文旅活动邀市民游... 暑期旅游高峰到来。7月9日,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发布“京彩夏日”暑期文旅系列活动,围绕毕业季、研学游、...
浙产“钢铁侠”首次助力游客登上... “我今天是穿着风火轮上来的。”游客赵小姐激动地说,只见她身穿一款来自浙江企业的登山外骨骼机器人,登上...
原创 花... 前几天有人发视频说庐山有人坐轿子,这事我记得清楚。一对夫妻带了个小男孩去爬山,路上台阶又陡又长,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