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上海人,去了一趟山西阳泉,不吹不黑:阳泉人是真的牛!
创始人
2025-07-09 21:45:18
0

一、火车往太行山里钻时,我心里正打鼓

从上海虹桥站出发,高铁像条银鱼,一路向北,钻过无数隧道,窗外的景儿渐渐变了。南方的水网稠密,处处是绿得发亮的稻田,到了华北,地就干起来,山也显出硬棱棱的模样。快到阳泉时,车窗外的山突然近了,像是一堵堵灰黑色的墙,火车就往那墙缝里钻。我这上海人,见惯了弄堂里的精致,头回见这等莽苍的山,心里头既有好奇,也有点发怵——这地界,咋看都不像是个能“养人”的地儿。

下了阳泉北站,一股子干燥的风裹着点土味扑过来,跟上海梅雨季那黏糊糊的潮气截然不同。出站口有个拉客的出租车师傅,见我背着相机包,操着带口音的普通话问:“姑娘,去哪?咱阳泉,可有的看嘞!”我报了酒店名字,师傅一边帮我放行李,一边絮叨:“别看咱这儿山多,早前可都是‘乌金’堆起来的地儿。现在煤少了,可咱阳泉人,骨头缝里都是劲儿,不信你待几天瞧瞧。”

二、阳泉的“牛”,先在那山旮旯里藏着

在阳泉待的头一天,我去了娘子关。这名字听着温柔,实则是万里长城的关隘,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坐着当地老乡的三轮摩托往山上走,路两旁是层层叠叠的石屋,墙缝里长着些叫不出名的野草。开车的大爷姓王,头发花白,可眼神亮得很,指着远处的山说:“姑娘,瞧见没?那山里头,早前都是煤矿,咱阳泉人,祖祖辈辈跟这山打交道,挖煤、运煤,手上的茧子比石头还硬。”

到了娘子关关城,城墙上的砖块被岁月磨得发亮,垛口还留着当年打仗的痕迹。景区里有个卖土布头巾的大娘,见我拍照,笑着递过来一块蓝底白花的布:“戴着吧,遮阳。咱这儿的布,都是自家纺的线,耐穿得很。”我接过头巾,触感粗粝,却透着股实在劲儿。跟大娘聊天才知道,她儿子以前在矿上干活,后来矿上转型,儿子就跟着村里搞旅游,现在在景区里开了家卖特产的小店。“日子难不难?”我问。大娘摆摆手:“难啥?咱阳泉人,就像这太行山上的石头,看着硬,底下全是缝,能长出草来,能活出个样儿来。”

三、阳泉人的“牛”,是刻在骨子里的韧劲儿

在阳泉待得越久,越觉得这地界的人有意思。有天傍晚,我在河边散步,见一群大爷大妈在跳广场舞,音乐响得热闹,可领头的大爷手里还拿着个鸟笼子,跳几步就逗逗鸟,那派头,跟上海公园里的嗲叔们完全不一样,带着股子“不管啥日子,都得活出个乐子”的劲儿。

后来经人介绍,认识了个在阳泉开文创店的年轻人,叫小李。他是矿务局子弟,父辈们都在矿上干了一辈子,到他这儿,不想再挖煤了,就琢磨着把阳泉的老手艺拾掇起来。店里卖的是平定刻花瓷,还有用煤矸石做的摆件。“很多人觉得咱阳泉就只有煤,土得很,”小李一边打磨着手里的瓷瓶,一边说,“可你看这刻花瓷,宋朝就有了,咱老祖宗的手艺不能丢。现在年轻人回来搞这个,政府也支持,你说这算不算‘牛’?”

他说得轻描淡写,可我知道,在一个以资源起家的城市里,转身去搞文化,得有多难。就像他店里那个用煤矸石雕的太行山羊,看着粗糙,可那羊角弯曲的弧度,透着一股非要在石缝里活下去的狠劲。

四、这“牛”,还藏在一碗抿尖面里

在阳泉,最不能错过的就是吃食。朋友带我去了家藏在巷子里的小馆子,门头破破烂烂,可一进门,满屋子都是酸溜溜的醋香和面香。老板是个中年汉子,系着围裙,见了熟人就扯着嗓子打招呼:“来啦?今儿吃抿尖还是擦圪斗?”

我要了碗抿尖,看着老板把和好的面团放在一个带孔的抿尖床上,手一压,面条就像小鱼一样溜进滚水里。煮好的抿尖浇上西红柿鸡蛋卤,再配上一碟老陈醋,夹一筷子送进嘴里,面软和,卤酸甜,醋香得直窜鼻子。旁边桌的大哥看我吃得香,笑着说:“姑娘,咱阳泉人吃饭不讲究排场,就讲究个实在。这抿尖,过去是穷人家的饭,现在照样爱吃,为啥?因为经饿,吃完了有力气干活。你看咱这儿的人,看着不声不响,干起活来,那叫一个‘牛’!”

这话不假。后来我去了藏山,爬那陡峭的台阶时,遇到几个挑着担子卖水的老乡,都是五十多岁的人了,挑着百来斤的担子,蹭蹭往上爬,气都不带喘的。我问他们累不累,一个大叔抹了把汗说:“累啥?祖祖辈辈都在这山里走,这点路算啥!”

五、离开阳泉时,我心里那点“上海优越感”,彻底没了

在阳泉待了七天,从娘子关到藏山,从煤矿遗址到文创小店,见了形形色色的阳泉人。他们不像上海人那样讲究精致,说话嗓门大,穿着也朴实,可你跟他们聊天,能感觉到一股从骨头缝里冒出来的“牛”劲儿——不是张扬,不是蛮横,而是一种在艰苦环境里扎根生长的韧性,一种对土地和生活的实在劲儿,一种“不管日子咋变,咱都能活出个样儿”的自信。

回上海的火车上,我看着窗外渐渐远去的太行山,想起阳泉那位开出租车的师傅说的话:“咱阳泉人,就像这山,看着普通,可里头有东西。”是啊,这“东西”,是千百年来跟大山较劲攒下的力气,是面对时代变迁不低头的骨气,是把苦日子过出滋味的灵气。

我这上海人,以前总觉得大城市里的人才“精明”“厉害”,可在阳泉走了一遭才明白,有些“牛”,不是写在脸上的光鲜,而是藏在泥土里、刻在骨子里的生命力。就像那太行山上的石头,看着粗糙,却能长出最顽强的草,开出最朴实的花。这阳泉人的“牛”,不吹不黑,是真值得竖个大拇指的。

相关内容

智元机器人拟“入主”上纬新...
7月8日晚,上纬新材发布公告称,智元机器人拟通过公司及核心团队共同...
2025-07-09 08:40:22
两岸足球小将在榕以球会友
在榕城的绿茵场上,两岸足球小将们以球会友,展现出别样的风采。他们身...
2025-07-09 08:39:16
福州市创新创业大赛复赛名单...
近日,备受瞩目的福州市创新创业大赛复赛名单正式揭晓,令人振奋的是,...
2025-07-09 08:38:34
“中国体育彩票杯”中国·嘉...
7月5日至6日, “中国体育彩票杯”中国・嘉峪关第十六届国际铁人三...
2025-07-09 08:37:20
引入无人机智能巡查系统 罗...
在罗源的矿山监管领域,如今迎来了智慧“千里眼”——无人机智能巡查系...
2025-07-09 08:36:30
原创 ...
众所周知,美国的地理位置优越,大多数地区处于亚热带以及温带季风气候...
2025-07-09 08:34:11
原创 ...
引言 邓小平生前的好战友不多,除了周恩来、刘伯承之外,当之无愧的就...
2025-07-09 08:34:00
原创 ...
长枪是最主要的冷战兵器之一,综合威力大,是“十八般武器”之一,“四...
2025-07-09 08:33:39
原创 ...
在1949年爆发的金门战役中,我军遭遇了惨败,九千多人都牺牲在了战...
2025-07-09 08:33:39

热门资讯

【组图】张掖肃南:藏乡民族特色... 7月8日,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马蹄藏族乡“藏乡盛会展风华·同心共富谱新篇”系列文化活动展演暨农牧民...
咸丰朝阳寺:一池荷韵落马滩 云上恩施报道(咸丰通联记者李维君 通讯员 熊成芳 摄影)层峦叠翠间,咸丰县朝阳寺镇落马滩村一处恣意盛...
原创 昆... 昆凌与周杰伦再次登上热搜,源于他们带着大女儿Hathaway在香港迪士尼庆祝生日。这个小姑娘身着香槟...
大理上线“民宿信用公示系统”让... 大理市作为热门旅游目的地,近年来民宿产业快速发展。为规范行业秩序、提升服务质量,大理市积极探索创新,...
原创 1... 14年前,一个来自中国的女孩拉姆,在前往非洲支教时,意外遇到了一个比自己年长20岁的酋长。虽然酋长已...
我是上海人,去了山西吕梁后发现... 一、出发前:对吕梁的想象,是黄土高坡还是“煤老板”? 作为一个在上海长大的“土著”,我的生活半径里挤...
好评第一的多元密码:青年神州,... 青年神州旅行社能长期霸榜好评第一,在于它总能精准捕捉到不同群体的深层需求。那些来自研学团队、残障游客...
陕西省消保委发布暑期旅游消费提... 近日,据陕西省消保委消息:省消保委近期联合内蒙古、重庆、四川、云南、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的消费者组...
广东人过了40岁都这样吃,6种... 广东人过了40岁都这样吃,6种家常食材天天煲汤养肾不虚寒 6种家常“隐秘滋补食材”,天天煲汤,养肾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