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又刷频了
贵阳向广大市民游客朋友致感谢信
贵阳发布消息,5月20日,2025年“5·19 中国旅游日”城市(贵阳)接力倒计时活动服务保障指挥部发布《致广大市民游客朋友的一封感谢信》。
信中提到,5月18日,贵州民族团结大巡游盛大举行,这场跨越2.3公里的文化盛宴,吸引26.8万市民现场观演,2.17亿人次云端共赏,成为展示贵州开放形象、凝聚发展共识的“高光时刻”。
据当地媒体此前报道,本次巡游期间,26个方阵近3600人的巡游队伍以黔灵西路与中华北路交界为起点,沿中华路、遵义路行进至筑城广场,巡游过程中还穿插了众多特色表演。贵州全省9个市州亮绝活,展现贵州的山水风情与人文底蕴;“村超”“村BA”“村T”“村马”等贵州“村”字号文旅品牌与贵阳路边音乐会齐亮相。
解读:根据公开信息,这已是贵阳连续第二年举办相关活动。2024年,文旅部首次以城市接力形式在全国范围内遴选六座城市开展主题周倒计时活动。贵阳积极申报、成功入选,并于当年5月18日开展“娱”在贵阳·民族团结巡游大联欢。
当时,全省各市(州)2700余人组成的25支巡游方阵,用芦笙舞、跳花灯等非遗艺术形式,展示了贵州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历史文化、时代风尚及旅游特色。2025年,这一活动再次“升级”,也在社交媒体上狠狠赚了一波流量。
作为贵州旅游的交通枢纽和集散中心,贵阳旅游资源不算丰富,尤其是与黄果树大瀑布、小七孔、梵净山等贵州“黄小西吃晚饭”六大“顶流”景区相比,贵阳“头顶”的旅游光环稍显暗淡。
不过近年来,在互联网流量效应下,贵阳在全国的能见度和存在感不断增强,“小透明”省会的标签逐渐成为过去。而在外界看来,贵阳的成功,很大程度在于通过多元创新,找到了将“流量”变为“留量”的破题之道。
就在今年初,伴随《哪吒2》爆火,拥有“亚洲第一巨幕”的贵阳越界影城一跃成为新晋“顶流”,单日票房连续多天在全国影院中“断层”领先。数据显示,今年已有30余万人次为一块屏而来,其中四成来自省外。
贵阳也有意借势更进一步。今年3月,由贵州市委主要领导主持召开的《哪吒2》文化传播与算力渲染座谈会强调,要推动文化创新,促进文旅融合,不断提升城市影响力和竞争力。
文旅加持,不仅为城市聚拢了人气,也增加了更多就业机会,为吸引更多人口奠定了基础。2024年,贵阳常住人口增加19.96万人,超越深圳、成都、西安、杭州等城市,居全国第一;人口总量达到660.25万人,过去十年年均人口增量接近20万人。
按照最新目标,这座西部城市正争取到2035年人口达800万至1000万人,建成千万人口特大城市。
来源:城市进化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