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暑假,去了趟牛河梁,不仅娃娃们有收获,随行的家长们也大有收获。
我们说,成人与孩子有着不同视角,特别是许多地方的亲子游学活动,同样目的地,如果根据成人与孩子的理解不同,做出两套产品,有适合家长的,有适合孩子的,既有亲子关系,又有家庭教育,一游双收,何乐而不为呢?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群落位于辽宁省朝阳市下辖的凌源市(县级市)、建平县、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简称喀左县)交界处,地处蒙古高原向华北平原过渡的丘陵地带。
这里,有国内发现的最早文明形态,五千年文明曙光由此升起;
这里,有中国最早的龙图腾和礼制雏形;
这里,有红山文化分布的核心区,是“百年百大考古发现”之一……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
为了做好这次亲子游学,颜悦读书会的老师做足了功课。
首先是把家长与孩子们分开,针对不同的理解,设计出了两套参观学习的体系。其次是植入了深度认知环节,通过不同侧重点,针对不同群体确定了方向。
对于孩子们更多是了解红山文化的定义、现场观察考古发掘的过程,了解古代人类的生活方式和技术水平。认识玉猪龙,了解出土的玉器古代制作过程,
而对于家长则立足于对作为牛河梁遗址为代表的古国时代的理解,通过遗址内的文物展览,如玉器、陶器等,直观地感受到红山文化的艺术成就和社会发展水平,通过对遗址中大型建筑遗迹(如祭坛、女神庙)的参观, 探讨红山文化时期的社会组织形式和宗教信仰体系,探寻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曙光之路。
考古游学并非是枯燥的,讲解老师用简单的故事给大家介绍“一泡尿浇出了一个奇迹”让孩子们都兴奋 ,一下子就记住了女神。故事说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考古队在这一地区展开考古工作,一天晚上收工后,一位考古队员在一条小沟边上去方便,这里是野外作业,不可能有厕所的。正在方便的队员突然在脚下的土中,发现了一块似石非石,像陶非陶的物件。满心好奇的他蹲下身捡起来一看,心跳立刻加速了,这分明是一件人头雕塑的的鼻子啊。考古队决定对这一地区进行更细致的挖掘,果然不久便发现了发现了轰动世界的牛河梁女神庙。更是发现了一件震惊世界的文物 ,她就是被誉为“中华民族共祖的女神头像”。
一个故事激发了孩子们的浓厚兴趣,对女神庙、女神像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更是对保护文物有了直观的认知。从青铜器到兵马俑,再到女神头像,出土文物的氧化,色彩的剥离,一下子就都记住了。
女神庙、祭坛和积石冢一处处的考古现场,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下,展开了丰富的想象,或许这正是考古中所说的“大胆猜想,小心求证”的基础,也是培养锻炼孩子们从小去理解逻辑推理能力的意义。这对于他们将来文化课的学习一定会有很大帮助。
虽然牛河梁红山遗址群落不是旅游网红打卡地,游客稀少,但却是一处非常意义的研学旅行的目的地。对于带着孩子们在这里体验田野考古、了解历史,是一处非常不错的课堂。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的考古发现,是上个世纪的世界性考古大发现,具有里程碑意义。
以牛河梁遗址为代表的红山文化处在古国时代的第一阶段,大约为距今5800~5200年前后。这里是目前国内发现的最早文明形态,而正是这一考古发现,把中华文明起源向前推进了五六百年,让我们对今天所说的五千年文明充满了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