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原创有关陕西的五个冷知识,陕西人自己可能都不知道
创始人
2024-08-28 14:00:50
0

文|拾荒杂谈

(本文由拾荒杂谈原创,欢迎署名转载!)

不管是文史爱好者,还是美食爱好者,都一定避免不了这一个地方——陕西。

作为孕育了华夏文明的两大发源地之一,陕西至今仍在各个方面保持着最纯正华夏子孙的生活方式。虽然在经济高速发展的现代,陕西的风头大不如从前,但不管是从文化发展亦或者是战略地位来讲,陕西依然有着无可替代的地位。

所以这一期的省市冷知识专题即将带你走进这个神奇的省份!

冷知识一:“么么哒”神似陕西话

经常涉及网络的读者们肯定为这一句魔性话语上过头——记得双击么么哒!

“么么哒”作为关系亲密者之间的常用话语,间接地表达了“吻”这一动作,同时也有着亲爱的之意。根据百度百科给出的答案解释则为“mu a”的谐音,同表亲吻。

但你是否知道,如此卖萌表示亲近的话语,虽说流行于华夏大地,可有一个地方是不会轻易使用的。

而这个地方就是陕西。

说起原因其实也很简单,因为在陕西方言当中,也有着一句常用词和“么么哒”极为相似,此即为“么嘛哒”,表示“没问题”。

所以如果你身处一群陕西人当中,恰巧他们让你解决一件事,而你又没办法解决,无奈进行卖萌说出“么么哒”的时候,大概率结局会很感人。

冷知识二:西藏民族大学在陕西

校名当中带有很明确省份的高校,其所在地却是在另外一个省份,这种情况我们在之前的几期冷知识当中写到过:如河北极少的211大学——河北工业大学,真实主校区是在天津;又比如号称美女集中地的两大高校—四川美术学院以及四川外国语大学,其真实的主校区都是在重庆。

挂着一省之名却在另外省份教学的高校还有一些,但大部分都是像上面的两个例子一样,名称归属地和主校区之间曾经有过短暂的归属关系,或者是两地毗邻。

本以为这种事情就已经是让无数“报错名”的高考学子难受的了,却是没想到西藏民族大学才是这类学校真正隐藏起来的王者。

为什么?因为其名字叫“西藏民族大学”,就算是不在西藏教学,最起码也得在毗邻的青海教学,而全国除了这两个地方藏族占据主体外,其他地区都是以汉族居多。

然而,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名称上带有如此浓烈的民族特色类高校,其主校区所在地却是在汉文化发源地之一的陕西。

其实想想也能明白,既然是民族大学,在全国五十六民族是一家的宗旨下,让藏族同胞多和汉文化最明显区域的同胞进行接触,显然是一举两得。

而且最值得称赞的地方就在于:经此合作,陕西羊肉泡馍终于有了稳定的进货来源!

冷知识三:“婆姨”一词很大概率来自于佛教

这一个冷知识出自于部分佛教研究学者,笔者对这个冷知识的真伪度持旁观态度。

你知道陕西最带有地区名称色彩的谚语是哪句吗?

没错,就是“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

这句话的意思很明显就是说娶妻就要到美女遍地的米脂,而嫁夫就要找绥德的汉子。

这句谚语不仅具有地区名称色彩,而且还夹带着陕西、山西特有的名称方言——婆姨。

有一些不熟悉陕西的读者大都对陕西电视剧中频繁出现的“婆姨”一词感到疑惑,这究竟是什么意思?

其实在陕西和山西的方言中,“婆姨”一词泛指妇女以及妻子,而这一词语的来源,根据相关专家的说法是来自于佛教。

专家的解释为:这一名词的发源时间应该是在东汉时期,彼时佛教传入中原,全国兴佛,有很多女性也开始礼佛起来。而在梵文当中还有对此人群的一个专有名词,音译过来就是“优婆夷”,即汉语“女居士”的意思,后来就简化成了陕西方言以及山西方言中特指妇女以及妻子的“婆姨”。

其实不仅“婆姨”一词可能来自于梵文演变,很多一听就具有浓重的佛教色彩用语也是梵文的音译,如浮屠、阿育王、舍利、般若等等皆是。

冷知识四:陕西地下埋着的都是改变进程的人

这一个就不用过多解释的,都说陕西的黄土埋帝王。随便在西安或者洛阳两地开个挖机挖一小时,出土的东西都能让中国考古界研究两年。

这种言论并不是夸大,而是作为帝王埋骨处的陕西人有这个资本可以这么说。

如果你不信,给你列举出来一些已经明确埋骨陕西的名人:

周朝建立者——周文王,葬于咸阳市渭城区;

秦王朝建立者——中国第一位皇帝嬴政,葬于西安市临潼区;

大汉王朝建立者——汉太祖高皇帝刘邦,葬于咸阳市东(陪葬人员:萧何、曹参、周亚夫);

大汉王朝盛世建立者——汉世宗孝武皇帝刘彻,葬于咸阳市兴平市(陪葬人员:卫青、霍去病、霍光);

大唐王朝盛世建立者——唐太宗文皇帝李世民,葬于咸阳市礼泉县(陪葬人员:长孙无忌、程咬金、秦琼、李靖、徐茂公、尉迟敬德、房玄龄);

这还只是名声最响的帝王,还有各行各业的顶尖人物也在这里埋骨。

如武将之中的白起、卫青、霍去病;文臣当中的诸葛亮、董仲舒、寇准;名医当中的扁鹊;外交家之中的苏武、张骞;文学家当中的司马迁等等等等。

所以这就表达了一个什么意思呢?

在西安干工程的人员都是喜欢刺激的!

冷知识五:日语有一部分源自于陕西话

这个冷知识其实也很好理解,主要原因自然是追溯到唐朝时期的“万邦来朝”。

唐朝早中期有多强大自不必说,而日本和唐朝之间的渊源也已经成老生常谈了,所以这也算不上什么新鲜冷知识,毕竟唐朝繁盛在长安,日本人来学习自然也就把长安方言适当学习了。

而之所以要把这条加进冷知识里面,是因为发现了几个有意思的日语学习陕西方言的词语:

如陕西话中一些语气助词“得丝”,而在日语中也时常出现“德斯(desu),像“搜德斯内”、“德斯嘎”、“阔一德斯”等,

又如我们上面说过的没问题、没事,陕西话为“么麻达(么得)”,日语表现为“么得(mede)”,表意大致为没事。

再如日语打电话“么西么西”,原音大致为陕西话中的“么事?”。陕西话中头发的方言为“摩葛”,日语发音同为“mo ge”。

以上就是今天的陕西冷知识,因为笔者了解以及咨询的条件有限,故有些冷知识并不十分严谨,希望有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在评论区斧正,同时也欢迎各位喜欢这个系列的读者提供相关素材。

相关内容

南京图书馆赵瑞蕻杨苡专藏室...
南京图书馆赵瑞蕻杨苡专藏室落成 江南时报讯(记者 钱海盈) 194...
2025-07-14 00:33:41
原创 ...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在那个刀光剑影、人才辈出的三国时代,...
2025-07-14 00:33:28
马王堆汉墓考古发掘50周年...
今天,马王堆汉墓考古发掘5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 在湖南长沙召开 将...
2025-07-14 00:33:24
原创 ...
在诸葛亮去东吴与孙权商讨联合抗曹的时候,专门提到了自己手中还有一支...
2025-07-14 00:33:09
罕见的三位名将同框合影,左...
这张比较罕见的珍贵老照片,是在淮海战役爆发时留下的。照片中的三人,...
2025-07-14 00:33:09
原创 ...
纵观历史来看,有一些神秘事件的发生,至今依然还是会引起人们的关注和...
2025-07-14 00:33:01
原创 ...
文| 夜谈 编辑| 古往奇事说 毛人凤逃到宝岛后,竟然密谋绑架蒋经...
2025-07-14 00:32:56
原创 ...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内斗。 三国时期,由于内部的激...
2025-07-14 00:32:53
原创 ...
晚清1907年的初秋之际,一位名叫沙畹的法国学家来到清朝进行建筑考...
2025-07-14 00:32:44

热门资讯

喀纳斯宝藏旅游攻略,这些打卡景... 喀纳斯宝藏旅游攻略,这些打卡景点不玩亏大啦! 嘿,宝子们!喀纳斯,那可是一个宛如仙境般的地方,它就...
盘锦海边:一场不可错过的梦幻之... 盘锦海边:一场不可错过的梦幻之旅 在东北的广袤大地上,有这样一座宝藏城市——盘锦。它或许没有三亚的...
“会盟武当·旅启新程”2025... 7月13日,郧西县迎来“会盟武当·旅启新程”2025武当国际旅游联盟旅游链对接洽谈会的中外旅行商考察...
文旅融合,解锁22℃夏天的无限... 7月11日晚,“2025吉林省消夏避暑休闲季暨长春消夏艺术季”在青怡坊云琅CAMP城市营地活力启幕。...
【头条】22℃的清凉!赤峰这条... 暑假来临 各位家长做好安排了吗 不如带着孩子逃离城市的喧嚣 一头扎进赤峰的山水画卷中 不仅有经典的美...
利川:山情水韵 醉美兰田 云上恩施报道(利川通联记者 朱婧 通讯员 陈小林 胡安民)利川市毛坝兰田村的地形独特,两山夹一水,清...
野三关绿葱坡旅游度假区入选国家... 7月14日记者从巴东县气象局获悉日前在全国暑期文化和旅游消费季主场活动中中国气象局发布16条全国暑期...
一起看风景!然后,我也活成一道... 骑行如人生!有快有慢,有高潮有低谷,有风雨处必然也有彩虹。 13日,2025单车天使圆梦之旅环太湖骑...
重庆再通报游客在洪崖洞遭拉拽拍... 近日,有游客在社交平台发布视频称,其侄女在重庆洪崖洞游玩时,遭红衣女子唐某拉拽拍照,拒绝后遭对方恶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