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平 宋广军 通讯员 田晓业
“在这个山清水秀的小山村住几天,吃原麦味的大馒头、自己摘的小青菜、现炒的跑山鸡,特别有家的味道,让人感觉很惬意,很放松!”5月28日,在禹州市浅井镇马沟村“逍遥居”院子里,一群前来体验“村房短住”的外地游客开心地说。
马沟村因崆峒山中的“逍遥观”而闻名。今年“五一”期间,长年跑客运的56岁的村民郭彩霞学习外地经验,把自家闲置的空房、空院布置一新,打造成了游客与房主同吃同住同劳作的“逍遥居”。游客们可以长玩短住,郭彩霞用短视频的方式推介出去后,迅速引来了不少周边游客前来打卡体验。目前,该村共有6户村民经营“村房短住”,房间20个,可同时容纳40余名游客入住。
近年来,浅井镇把绿水青山、历史文化与人居环境整治成果融合起来,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理念,依托逍遥观道教养生文化、黄帝历史文化、麻地川后汉文化、扒村瓷窑文化和“宋聘三”红色文化等资源优势,培育文旅消费新业态,实现了从美丽乡村向美丽经济蝶变。
浅井村的“宋聘三”故居和宋家大院,成为游客们传承红色基因的教育基地;扒村在干净整洁、规划一新的街道里恢复了每周六的“古玩市场”,鳞次栉比的摊位、人流如织的游客,见证了扒村瓷的新生;麻地川、张垌、王家门、魏家门、范家庄等村,通过“美丽乡村”的宜人环境与“农家乐”的结合,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游玩品尝。
“清炖鸡、山野菜、手擀面都是客人必点的,现在我们每天都要接待40多桌客人,最多的一天接待了109桌客人。”王家门村经营石门农家院的许红伟高兴地说。
“让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是我们建设和美乡村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激活文化、环境资源,积极培育文旅融合发展新业态,延伸文旅产业链,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浅井镇党委书记王高伟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