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三亚11月23日消息(记者 蔡文娟)近日,2025三亚啤酒节暨美好生活展(以下简称“2025三亚啤酒节”)在大东海广场火热开启。这场骤然点燃冬日热情的盛大狂欢,以啤酒为媒,融合各色美食、音乐演艺、文旅消费等多元业态,打造多种新消费场景。开幕首日,多个话题登上话题榜单,以“啤酒+”多元业态构建起“消费热力场”,实现口碑与营收的双重攀升,为三亚冬季旅游注入强劲动能。
啤酒节现场(央广网记者 蔡文娟 摄)
据了解,本次活动通过打破单一节庆边界,构建“核心会场+全城联动”的消费格局。在位于大东海广场的核心会场,10余家啤酒品牌带来近百款产品,50余个美食摊位日均营业额超4万元,其中青岛啤酒、海岛记精酿等品牌单日销售额突破5万元,香辣鱿鱼、生猛海鲜等特色小吃摊位前的长队已是屡见不鲜。摊主林先生透露:“相比去年啤酒节,今年客流量至少增加三成,周末单日收入能达到去年的1.8倍。”
美食区排长龙(央广网记者 蔡文娟 摄)
商圈联动则进一步放大消费效应。此次主办方联合国药中服免税三亚店、三亚海旅免税城推出“消费返券”机制,游客凭商圈购物小票可兑换金额不等的啤酒节代金券,截至11月23日,已有近万名游客参与该活动,客流均有一定程度的上涨。“买完免税品再来啤酒节吃烧烤、喝啤酒,既划算又尽兴。”来自上海的游客陈女士说。此外,与滴滴出行合作发放的5万份“出行券包”,也带动了大东海区域打车需求增长,间接提升游客停留时长与消费频次。
游客畅饮(央广网记者 蔡文娟 摄)
亚沙会元素的深度融入,成为引爆话题的新引擎。活动现场的特许商品展区内,数十款融合海南热带风情、亚沙会运动符号以及本土非遗文化的产品纷纷走红,成为“爆款”。其中,“亚亚”系列毛绒玩具、冰箱贴、纪念邮品与徽章等商品,咨询及销售热度稳居前列,备受青睐。亚沙会执委会市场开发部特许经营处处长赵强表示:“借助啤酒节的高热度与高人气,不仅带动了特许商品销量的显著增长,也有效提升了亚沙会的品牌认知。我们诚挚欢迎更多具备成熟零售经验、畅通销售渠道,并认同亚沙会品牌理念的优质企业加入合作,共拓亚沙品牌价值。”
国际化服务则拓宽了消费客群。现场俄文菜单、俄文指引标识及俄语志愿者,让俄罗斯游客在游玩体验的过程中倍感便利。来自莫斯科的游客安娜通过俄文菜单轻松点选餐品:“语言无障碍让我更愿意消费,这次已经在啤酒节花费近2000元,还计划去免税店购买护肤品。”
中外游客随音乐舞动(央广网记者 蔡文娟 摄)
“体验感升级”成为游客口碑传播的核心关键词。活动设置的酒王争霸赛每日吸引超百人报名,每日冠军获得的金镶玉挂件以及总决赛“金船”摆件等奖品,激发游客参与热情;DJ电音派对、海岛风情竹竿舞等互动环节,日均吸引超5000人次参与,社交媒体上#三亚啤酒节太会玩了#话题阅读量突破2.3亿,超80%的参与者在小红书、抖音发布体验笔记,形成“线下体验—线上传播—吸引新客”的良性循环。
来自哈尔滨的游客张先生在社交平台分享:“我是连续两年参加三亚啤酒节了,今年的亚沙会互动、俄文服务更显用心,已经推荐几位朋友来三亚度假。”良好口碑正转化为三亚冬季旅游的“长效吸引力”。
游客一起舞蹈(央广网记者 蔡文娟 摄)
“我们希望通过这场兼具国际范、体验感、文化味的盛会,让市民游客感受三亚冬日浪漫,更助力三亚打造冬季旅游消费热点。” 活动主办方有关负责人表示,从2024年三亚(电音)啤酒节接待近20万人次、实现数百万元直接营业额,到今年升级推出 “美好生活展”,希望“啤酒 +” 的模式能成为三亚激活文旅消费的重要抓手。“未来,我们将持续以文体活动为纽带,拓展消费空间、丰富消费场景,吸引更多游客来到三亚感受热带滨海城市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