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知音湖北·超级文旅日”17寻味荆楚武汉主会场活动在江汉路步行街开启。活动以“跟着美食游武汉”为主题,通过美食发布、文化展演、街头互动、线上直播等多维形式,打造了一场沉浸式文旅盛宴,吸引众多市民游客共赴一场“舌尖与精神的双重之旅”。
活动在主会场大汉口舞台举行了启动仪式。现场首次系统性发布了“最湖北”寻味之旅十大必吃美食榜,涵盖都市烟火、三国文化、温泉养生、土苗风味、秋蟹限定等板块,为游客提供权威美食攻略。通过前期网友征集,活动现场还发布了5张全民共绘的“江城味典”武汉美食寻宝地图及13个“跟着美食游武汉”尝鲜点位,从过早、午餐、下午茶到宵夜,吃遍全城,以“味蕾导航”引导游客深入体验武汉风情。
清蒸武昌鱼、武汉热干面等入选了十大必吃美食榜。
活动现场,武昌鱼非遗传承人卢永良对九派新闻介绍说,武昌鱼的底蕴非常深厚,不仅是一条鱼,更承载着历史。历史上有120多位文人墨客为它题词,这让武昌鱼声名远扬。
武昌鱼也成为来湖北旅游的游客必尝的一道明星美食。卢永良透露,像江汉路的大中华酒楼,在“十一”期间一天就能卖出600条武昌鱼,其中很多都是外地游客来品尝,尤其是清蒸做法。
“武昌鱼的做法非常多样,除了清蒸,还有红烧、红焖,甚至可以做成武昌鱼丸,”卢永良认为,作为楚菜第一菜,应该从文化、历史等多个角度,把武昌鱼好好地推广出去。
卢永良说,“知音湖北·超级文旅日”活动期间,鄂州推出 “万条武昌鱼免费品尝”的活动,此外,湖北省内参与活动的酒店,品尝武昌鱼普遍都有8.8折的优惠。
在传统清蒸做法的基础上,我和团队研发了红烧、红焖等多种做法,甚至还让鱼刺都可以食用。
现在他们还会对武昌鱼进行精细化分割:鱼背肉用来做鱼丸,鱼骨可以做成焦脆麻辣口味,鱼腹则可以做成粉蒸风味。通过开发鱼的不同部位和不同口味,来适应更多消费者,尤其是年轻人的需求。
蔡林记热干面非遗传承人王永中对九派新闻说,热干面早已不仅仅是一道小吃,它更是武汉城市形象的生动体现。
他形容道,武汉是一座“热热闹闹的城市”,拥有“干干净净的街道”和“面面俱到的生活方式”,而这碗香飘万家、随处可见的热干面,正是这种城市气质与市民生活的真实写照。它以其独特的风味,成为武汉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江汉路步行街也变身为一座开放式文旅剧场。“17寻味荆楚·武汉味道”美食市集集结汪玉霞、蔡林记、肥肥虾庄等30余家商户,从非遗老字号到新派楚味,烟火气与时尚感交织。
市集之外,肥肥虾庄门前复原老汉口宴席场景,NPC身着旗袍、西装、礼帽扮演名流雅士,与游客互动打卡,重现百年前的城市风情。安坻酒店门前举办街头音乐会,乐队演唱《知音武汉满城香》《武汉伢》等本土歌曲,观众纷纷围观欣赏;工商银行老建筑旁搭建国潮戏曲舞台,京剧《贵妃醉酒》选段吸引众多观众驻足。
此外,老武汉叫卖NPC、派发《长江报》的报童穿梭于江汉关至肥肥虾庄之间,营造出浓厚的怀旧市井氛围。活动现场还设置了多处高颜值打卡点,游客边逛边拍,沉浸式感受“文旅+街区”的创新融合。
据悉,本次文旅套餐产品将于11月16日17:17在“武汉文旅码”上正式开抢,部分有效期将持续至2025年12月31日。活动通过整合全市优质文旅商资源,以套餐化、高性价比的产品形式,为游客提供一站式消费选择,预计将有力拉动武汉秋冬文旅市场消费,提升城市文旅品牌影响力。
九派新闻记者 李曾卓
【来源:九派新闻】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